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0734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尺度材料成形极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包括:上模、压板、下模和冲头,所述压板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冲头固定在上模上,所述压板中心设有导程孔,在压板下部和下模上部设有相互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内安装对试样进行定位的定位套筒;所述下模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上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部和下部;上模下部与压板之间安装有弹簧,压板与下模之间也安装有弹簧;压板与下模之间设置有试件传输系统。所述模具能够直接对不同厚度的长板料实现右侧成型极限的测试,并能够实现测量的高效性、结果的准确性,以提高板料成形在制造过程中的理论支撑。中的理论支撑。中的理论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尺度材料成形极限
,具体涉及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燃料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钛合金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钛合金双极板成形的质量与效率,需要对钛合金板料的成形极限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传统的右侧成形极限测量采用Marciniak方法,由于尺寸效应的存在,宏观尺度下的成形极限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微观尺度下材料的成形极限的测量。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关于微尺度下成形极限的测量有很多模具,大多定位复杂,观察繁琐、误差较大,但在微尺度成形极限的测量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大量试件进行测量,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模具及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模具能够直接对不同厚度的长板料实现右侧成型极限的测试,并能够实现测量的高效性、结果的准确性,以提高板料成形在制造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包括:上模、压板、下模和冲头,所述压板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冲头固定在上模上,所述压板中心设有导程孔,在压板下部和下模上部设有相互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内安装对试样进行定位的定位套筒;所述下模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上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部和下部;上模下部与压板之间安装有弹簧,压板与下模之间也安装有弹簧;压板与下模之间设置有试件传输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顶面设有凹缘,压板底部设有凸缘,压板与下模之间通过凹缘和凸缘进行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内设置有排气孔连接外部空气;所述定位套筒内设有用于连接试样和下模的连接件;所述定位孔包括多个,多个定位孔沿着压板和下模的圆周方向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测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部的中心为阶梯孔,上部为螺纹孔,下部为圆孔,且圆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所述上模下部的中心为阶梯孔,阶梯孔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或者,所述下模中心通孔为阶梯孔,通孔下部的直径大于上部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成形极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青浩王继来李取浩万熠史振宇梁西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