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7253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艾烟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工作台、支撑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支撑单元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位于支撑单元外侧;目前的检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一次只能对一根万向竹节管进行性能检测,且该装置只能对万向竹节管进行局部的折弯检测,存在检测死角;该装置无法同时对万向竹节管进行折弯检测以及高温检测,因此该装置对万向竹节管进行折弯检测之后,需要增加高温检测工序;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万向竹节管进行全方位折弯检测,进而可以避免出现检测死角,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检测万向竹节管的抗高温性能,从而可以节省万向竹节管的检测工序。从而可以节省万向竹节管的检测工序。从而可以节省万向竹节管的检测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艾烟净化器
,特别涉及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艾条、艾柱会产生烟气,因此人们通常会采用艾烟净化器对艾烟进行净化处理,以防止艾烟散发到空气中;艾烟净化器一般包括净化器本体和进风组件,进风组件一般由万向竹节管和烟罩组成,艾烟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万向竹节管作为高温艾烟的通道,因此万向竹节管需要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同时根据不同厂商的要求,经常需要不同弯度的万向竹节管,因此万向竹节管需要较高的折弯性能;为了确保万向竹节管后期的使用性能,万向竹节管需要进行相应的耐高温性能检测和折弯性能检测。
[0003]目前市面上的检测装置对艾烟净化器的进风组件进行性能检测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检测装置一次只能对一根万向竹节管进行性能检测,因此影响对万向竹节管的检测效率,且该装置只能对万向竹节管进行局部的折弯检测,因此存在检测死角,且该装置无法对万向竹节管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弯检测。
[0004]2.上述的检测装置无法同时对万向竹节管进行折弯检测以及高温检测,因此该装置对万向竹节管进行折弯检测之后,需要将万向竹节管放置到另一个检测装置上,以检测万向竹节管的抗高温性能,因此需要增加检测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支撑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支撑单元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位于支撑单元外侧。
[0006]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移动槽、位移块、承托板、三爪卡盘和加温组件,其中:工作台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两个移动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位移块,位移块顶部安装有承托板,承托板的相对侧从左到右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三爪卡盘,工作台上前后两个承托板的相背侧均安装有加温组件;支撑单元便于对多个万向竹节管进行固定,以确保万向竹节管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万向竹节管检测时,承托板可以随万向竹节管两端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发生相应的滑动,从而可以避免万向竹节管在折弯检测时发生断裂。
[0007]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定位板、伸缩轴、驱动电机、连接板、插接销、移动杆、固定座、联动环和增幅组件,其中:工作台的上端安装有多个呈矩阵排布的定位板,多个定位板均与承托板平行,工作台上前后两侧的定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伸缩轴,工作台前侧的两个定位板前端均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工作台前侧的伸缩轴相连接,伸缩轴靠近工作台中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转动设置有插接销,工作台上前后两侧的插接销沿连接板呈中心对称排布,工作台上左右两侧的插接销之
间转动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上端通过固定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联动环,增幅组件安装在定位板;检测单元通过前后两侧的联动环能够同时对多个万向竹节管进行多方位折弯检测,从而便于检测万向竹节管的抗折弯性能。
[0008]所述增幅组件包括支撑架、弧形槽、转盘和螺纹套筒,其中:工作台前后两侧相对的两块定位板之间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位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架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壁设置有传动螺纹,转盘转动设置在弧形槽内,且弧形槽、转盘与伸缩轴的轴线相重合,转盘外壁固定套设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外壁与传动螺纹相配合;增幅组件可以对万向竹节管进行移动式折弯检测处理,从而能够对万向竹节管的抗折弯性能进行全面检测,进而可以避免出现检测死角。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温组件包括气泵、加热部和连接管,其中:气泵通过支撑座安装在承托板的相背侧,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加热部,加热部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与三爪卡盘位置相对应的连接管,连接管远离加热部的一侧穿过承托板后插入在三爪卡盘内,其中,气泵的输出端、加热部和连接管相连通;加温组件可以向万向竹节管内充入高温气体,从而能够模拟万向竹节管在吸入艾烟之后的状态,便于检测出万向竹节管的抗高温性能,以确保万向竹节管后期的使用性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环内壁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圆角,联动环内壁沿其周向均匀转动设置有多个转动球;通过转动球能够减小联动环与万向竹节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避免联动环对万向竹节管外壁造成划痕而影响万向竹节管的美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环的内壁均匀安装多个与转动球交错排布的染色垫;通过染色垫可以在万向竹节管的外壁的凹瘪处做出标记,便于直观的找出万向竹节管的抗高温性能较差处的位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前后两侧呈中心对称开设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插接孔沿转盘的圆周面至转盘的圆心处等间距排布,插接销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插接孔内;通过将插接销安装在不同的插接孔内可以调节插接销与转盘圆心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调节移动杆和联动环周向运动的幅度,从而能够对万向竹节管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弯检测。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靠近工作台中部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上下两侧的支撑架靠近工作台中部的一侧之间滑动设置有弧形挡片,弧形挡片的轴线与转盘的轴线相重合,弧形挡片与转盘的外壁的圆周面之间转动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挡片的外壁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扇形板,扇形板与转盘的前后两侧外壁之间转动连接;通过弧形挡片配合支撑架可以对转盘进行限位,期间扇形板能够带动弧形挡片随转动盘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防止转盘从支撑架上脱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位移块外壁与移动槽的连接处均匀转动设置有多个滚珠;通过多个滚珠能够减小位移块与移动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提高位移块移动时的顺畅度。
[0016]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的性能检测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万向竹节管安装:首先将待检测的万向竹节管安装在支撑单元上,通过支撑单元可以对
万向竹节管的两端进行固定。
[0017]第二步:充入高温气体:通过支撑单元向万向竹节管内充入高温气体,以检测万向竹节管的抗高温性能。
[0018]第三步:万向竹节管检测:通过检测单元对万向竹节管进行多方位折弯检测,以检测万向竹节管的抗折弯性能。
[0019]第四步:万向竹节管取下:万向竹节管检测完成之后,将万向竹节管从支撑单元上取下即可。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可以对万向竹节管进行固定,以确保万向竹节管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万向竹节管进行全方位折弯检测,进而可以避免出现检测死角,同时可以检测万向竹节管的抗高温性能,从而可以节省万向竹节管的检测工序;本专利技术能够调节移动杆和联动环周向运动的幅度,从而能够对万向竹节管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弯检测。
[0021]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支撑单元可以在万向竹节管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烟净化器进风组件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1)、支撑单元(2)和检测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支撑单元(2)和检测单元(3),检测单元(3)位于支撑单元(2)外侧,其中: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移动槽(21)、位移块(22)、承托板(23)、三爪卡盘(24)和加温组件(25),其中:所述工作台(1)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21),两个移动槽(21)内均滑动设置有位移块(22),位移块(22)顶部安装有承托板(23),承托板(23)的相对侧从左到右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三爪卡盘(24),工作台(1)上前后两个承托板(23)的相背侧均安装有加温组件(25);所述检测单元(3)包括定位板(31)、伸缩轴(32)、驱动电机(33)、连接板(34)、插接销(35)、移动杆(36)、固定座(37)、联动环(38)和增幅组件(39),其中: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安装有多个呈矩阵排布的定位板(31),多个定位板(31)均与承托板(23)平行,工作台(1)上前后两侧的定位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伸缩轴(32),工作台(1)前侧的两个定位板(31)前端均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与工作台(1)前侧的伸缩轴(32)相连接,伸缩轴(32)靠近工作台(1)中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34)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转动设置有插接销(35),工作台(1)上前后两侧的插接销(35)沿连接板(34)呈中心对称排布,工作台(1)上左右两侧的插接销(35)之间转动设置有移动杆(36),移动杆(36)上端通过固定座(37)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联动环(38),增幅组件(39)安装在定位板(31)上;所述增幅组件(39)包括支撑架(391)、弧形槽(392)、转盘(393)和螺纹套筒(394),其中:所述工作台(1)前后两侧相对的两块定位板(31)之间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架(391),支撑架(391)位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侧,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架(39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弧形槽(392),弧形槽(392)内壁设置有传动螺纹,转盘(393)转动设置在弧形槽(392)内,且弧形槽(392)、转盘(393)与伸缩轴(32)的轴线相重合,转盘(3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百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