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14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涉及拉链领域,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弹性连接有挤压阀,所述挤压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两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衔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通过设置的拉链体将齿牙紧贴以后,再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从而对拉链体进行固定,当需要拉开拉链体时,这时推动盖板顶部的挤压阀,通过齿杆的移动带动半齿轮在盖板的内部进行旋转,通过半齿轮的旋转带动拨动杆进行转动,通过拨动杆与拨动块的配合使用,这时推动块带动传动杆进行移动,从而使传动杆带动伸缩杆远离卡槽,这时拉链体可以轻易的滑出。这时拉链体可以轻易的滑出。这时拉链体可以轻易的滑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拉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拉链是把两片织物暂时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部件,常见于衣物、旅行箱、手袋和帐篷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拉链这种装置,拉链的设计不仅方便了我们平时的生活,而且解决了需要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拉链的设计中,由于其构造比较简单,所以在拉链结束后在其开口的位置,容易发生滑动,导致我们在不经意间造成了拉链的松动,影响我们正常的装袋运输,并且在拉链与齿牙之间容易吸附着灰尘与杂质,从而使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影响拉链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弹性连接有挤压阀,所述挤压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两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衔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外围啮合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同心前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远离半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靠近盖板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传动杆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固定连接有拉链体,所述齿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罩,所述盖板的内部弹性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受力弹簧,所述受力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远离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气板。
[0006]优选的,所述挤压阀位于盖板顶部正中心的位置,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有两个,对称分布在衔接杆的两侧,通过推动挤压阀处从而使挤压阀带动衔接杆进行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齿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半齿轮的数量有两个,对称分布在齿杆的两侧,通过衔接杆的移动带动齿杆进行移动,从而使齿杆带动半齿轮进行旋转。
[0008]优选的,所述拨动块与受力块的数量相同,且拨动块与受力块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半齿轮的旋转带动拨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拨动杆带动拨动块与受力块进行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对称分布在传动杆的两侧,且挤压弹簧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内壁上,通过挤压弹簧与传动杆的配合使用,从而使伸缩杆远离卡槽。
[0010]优选的,所述吹气板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底部,所述卡槽对称分布在拉链体的两侧,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从而对拉链体进行固定,防止其滑动。
[0011]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密闭开尾拉链装置,通过设置的拉链体将齿牙紧贴以后,再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从而对拉链体进行固定,当需要拉开拉链体时,这时推动盖板顶部的挤压阀,从而使挤压阀带动其底部的衔接杆进行移动,通过衔接杆的移动带动其底部的齿杆进行移动,通过齿杆的移动带动半齿轮在盖板的内部进行旋转,通过半齿轮的旋转带动拨动杆进行转动,通过拨动杆与拨动块的配合使用,从而对受力块产生推动作用,这时推动块带动传动杆进行移动,从而使传动杆带动伸缩杆远离卡槽,这时拉链体可以轻易的滑出。
[0014]2、该密闭开尾拉链装置,通过设置的挤压阀,当推动挤压阀时,使挤压阀带动其底部的齿杆进行移动,通过齿杆的移动带动其底部的挤压罩进行移动,通过挤压罩与移动板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受力弹簧对气囊产生挤压,使气囊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气管,最终从吹气板中吹出,由于吹气板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底部,所以每次拉动之前都会对其表面进行清洁,达到了防止堵塞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吹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盖板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0]图中:1、盖板;2、挤压阀;3、衔接杆;4、复位弹簧;5、齿杆;6、半齿轮;7、拨动杆;8、拨动块;9、受力块;10、传动杆;11、挤压弹簧;12、伸缩杆;13、卡槽;14、拉链体;15、挤压罩;16、移动板;17、受力弹簧;18、气囊;19、气管;20、吹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包括盖板1,盖板1的顶部弹性连接有挤压阀2,挤压阀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衔接杆3的两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4,挤压阀2位于盖板1顶部正中心的位置,复位弹簧4的数量有两个,对称分布在衔接杆3的两侧,衔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5,齿杆5的外围啮合有半齿轮6,齿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牙,半齿轮6的数量有两个,对称分布在齿杆5的两侧,半齿轮6的同心前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7,拨动杆7远离半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8,拨动块8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受力块9,拨动块8与受力块9的数量相同,且拨动块8与受力块9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设置的拉链体14将齿牙紧贴以后,再通过伸缩杆12活动连接在卡槽13的内部,从而对拉链体14进行固定,当需要拉开拉链体14时,这时推动盖板1顶部的挤压阀2,从而使挤压阀2带动其底部的衔接杆3进行移动,通过衔接杆3的移动带动其底部的齿杆5进行移动,通过齿杆5的移动带动半齿轮6在盖板1的内部进行旋转,通过半齿轮6的旋转带动拨动杆7进行转动,通过拨动杆7与拨动块8的配合使用,从而对受力块9产生推动作用,这时受力块9带动传动杆10进行移动,从而使传动杆10带动伸缩杆12远离卡槽13,这时拉链体14可以轻易的滑出,受力块9靠近盖板1
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1,挤压弹簧11对称分布在传动杆10的两侧,且挤压弹簧11远离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盖板1的内壁上,传动杆10远离盖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远离传动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卡槽13,卡槽1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链体14,齿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罩15,盖板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受力弹簧17,受力弹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18,气囊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管19,气管19的远离气囊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气板20,吹气板20固定连接在盖板1的底部,卡槽13对称分布在拉链体14的两侧,通过设置的挤压阀2,当推动挤压阀2时,使挤压阀2带动其底部的齿杆5进行移动,通过齿杆5的移动带动其底部的挤压罩15进行移动,通过挤压罩15与移动板16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受力弹簧17对气囊18产生挤压,使气囊18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气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开尾拉链装置,包括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顶部弹性连接有挤压阀(2),所述挤压阀(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所述衔接杆(3)的两侧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衔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5),所述齿杆(5)的外围啮合有半齿轮(6),所述半齿轮(6)的同心前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7),所述拨动杆(7)远离半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8),所述拨动块(8)的外围活动连接有受力块(9),所述受力块(9)靠近盖板(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1),所述传动杆(10)远离盖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远离传动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卡槽(13),所述卡槽(1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链体(14),所述齿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罩(15),所述盖板(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受力弹簧(17),所述受力弹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1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水盛任时可朱惠兰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可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