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牵引器
:
[0001]本技术涉及颈椎牵引器
,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
[0002]颈椎病是一种高发的退行性慢性疾病,主要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等引起,常发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目前,颈椎病的缓解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牵引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疗法,其中:在颈椎病的早期和中期,牵引疗法由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而倍受欢迎。牵引疗法的原理是通过牵引使用者的头部,以使牵引力和反牵引力达到相互平衡,以此使颈部和头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通过这样的方法用来矫正颈椎曲线歪曲的现象,从而提升疗效。
[0003]目前,市面上的颈椎牵引器大多只能对头部的前端进行调节托起,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颈椎牵引器,能够对头部的后端进行调节托起,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各种使用场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颈椎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颈椎牵引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牵引主体(10)后端上设有后托板(4),后托板(4)在颈椎牵引主体(10)上的高度位置可调,颈椎牵引主体(10)上设有用于对后托板(4)在其后端上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后调节组件(6),后托板(4)通过后调节组件(6)设置于颈椎牵引主体(10)后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牵引主体(10)前端上设有前托板(3),前托板(3)在颈椎牵引主体(10)上的高度位置可调,颈椎牵引主体(10)上设有用于对前托板(3)在其前端上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前调节组件(5),前托板(3)通过前调节组件(5)设置于颈椎牵引主体(10)前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牵引主体(10)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前托板(3)通过前调节组件(5)设置于前支架(1)上,后托板(4)通过后调节组件(6)设置于后支架(2)上,前支架(1)的一侧与后支架(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相铰接,前支架(1)的另一侧与后支架(2)的另一侧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调节组件(5)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前支架(1)上的前升降杆(51)、用于驱动前升降杆(51)升降的前升降动力件,前托板(3)与前升降杆(51)相连接;所述后调节组件(6)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后支架(2)上的后升降杆(61)、用于驱动后升降杆(61)升降的后升降动力件,后托板(4)与后升降杆(6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升降动力件为沿前后方向转动连接于前支架(1)上的前调节手柄(52),前升降杆(51)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前齿槽(511),前调节手柄(52)包括前杆部(521)、设置于前杆部(521)前端的前旋钮部(522)、设置于前杆部(521)后端且与前齿槽(511)相配合的前传动部(523),前传动部(523)包括第一前限位部(5231)、第二前限位部(5232),第一前限位部(5231)与第二前限位部(5232)之间设有若干个前齿部(5233),前齿部(5233)与前齿槽(511)啮合传动连接,第一前限位部(5231)与前升降杆(51)的前端面相抵接,第二前限位部(5232)与前升降杆(51)的后端面相抵接;所述前升降动力件为沿前后方向转动连接于后支架(2)上的后调节手柄(62),后升降杆(61)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后齿槽(6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