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09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主要涉及下颚骨脱臼恢复设备领域。包括固定件、牵引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且所述牵引件设置在固定件上,对患者上下颚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端,且两个所述固定端分别与患者上下齿上的固定件相连接,连接后通过牵引件对患者上下齿进行牵引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患者的口腔张合程度进行限制,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张嘴较大程度的现象,以保障患者不会出现习惯性脱臼的现象,为下颚脱臼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下颚脱臼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下颚脱臼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下颚骨脱臼恢复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的口腔关节是由上颚骨和下颚骨组成,进行形成人体的口腔内部结构,使得人体能够进行咬合动作。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适当动作,例如对硬物进行咬合等动作时,会出现下颚骨脱臼的现象,致使口腔的下颚骨不能够正常进行闭合,需要对下颚骨进行复位。在下颚骨复位后,由于关节位置出现连接磨损的现象,致使会出现下颚骨习惯性脱臼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会出现在病人嘴巴过多张大,或者是对硬物进行咬合时,会出现下颚骨习惯性脱臼的现象,这会非常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硬物咬合而言,病人能够自主控制,自动去吃一些较软的食物,但是对于病人口腔的张合程度而言,患者不能够自主进行控制,因此对口腔进行的张合程度进行限制,能够避免患者不限习惯性下颚脱臼的现象,但是现有的防脱臼纠正带不可能一直携带,并且当患者进行吃饭时,也不能够一直携带纠正带。
[0003]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能够对患者的口腔张合程度进行限位,使得在患者不经意张大嘴巴时,有效限制住嘴巴的张合程度,进而避免出现下颚习惯性脱臼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它能够对患者的口腔张合程度进行限制,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张嘴较大程度的现象,以保障患者不会出现习惯性脱臼的现象,为下颚脱臼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包括固定件、牵引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且所述牵引件设置在固定件上,对患者上下颚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端,且两个所述固定端分别与患者上下齿上的固定件相连接,连接后通过牵引件对患者上下齿进行牵引限位。
[0007]所述固定端包括壳体、收紧件,所述收紧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牵引件相连接,对牵引件进行自动收紧。
[0008]所述收紧件为扭簧件,所述牵引件配合缠绕设置在所述扭簧件上,当所述牵引件从壳体上设置的开口处被拉伸后,扭簧件发生扭转对牵引件进行牵引。
[0009]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开口部位设置有消毒垫圈,所述消毒垫圈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位。
[0010]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壳体侧面上设置的端头凹槽相配合,实现固定端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
[0011]所述固定件为医用牙套或医用固定套。
[0012]所述牵引件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内端面尾部位置。
[0013]所述牵引件为抗拉结构材料。
[0014]所述壳体的材料为无毒硬质材料。
[001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因为在对本装置进行设置时,不仅要保障能够有效限制患者上下颚之间的张合程度,而且还要避免对患者的上下颚正常闭合造成影响。因此在本装置中选择将固定件分别设置在患者的上下齿上,并通过牵引件实现对固定件的牵引,进而保障患者的上下颚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张开程度,并且在本装置中的牵引件为牵引线,且将其设置为抗拉结构材料,例如鱼线,致使在设置后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张合,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感。同时在设置位置上,将牵引件设置在固定件的内端面尾部位置,进而在患者张嘴时,能够正常进食与交流,不会对患者的正常交流、饮食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是本技术牵引件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3是本技术牵引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4是本技术牵引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5是本技术牵引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所示标号:
[0023]1、固定件;2、牵引件;3、固定端;4、壳体;5、收紧件;6、扭簧件;7、开口;8、消毒垫圈;9、连接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5]本技术所述是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固定件1、牵引件2,所述固定件1可拆卸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且所述牵引件2设置在固定件1上,对患者上下颚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所述牵引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端3,且两个所述固定端3分别与患者上下齿上的固定件1相连接,连接后通过牵引件2对患者上下齿进行牵引限位。本装置设置的固定件1用于可拆卸固定在患者的牙齿上,且使牵引件2连接安装在患者上下齿上的固定件1,进而在牵引件2的牵引下限制上下齿之间的位置。同时在牵引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固定端3,通过固定端3与患者牙齿上的固定件1进行连接固定,实现牵引件2对两个固定件1进行有效牵引。但是在进行设置时,应考虑到患者的佩戴舒适度的情况,因此需要考虑下述问题。
[0026]因为在对固定件1进行安装设置时,需要保障固定件1能够有效固定设置在患者的上下齿上,因此需要固定件1在患者的上下齿上不会发生脱落的问题。在本装置中,将固定件1设置为医用牙套或医用固定套,因为医用牙套、医用固定套设置到患者的上下齿上后,
其具有很好的保护性,同时因为医用牙套为硅胶性质的牙套(此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矫形牙套),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其本身具有很好的弹性性能,通过其弹性性能也能够实现将其固定设置到患者的上下齿上。而对于医用固定套而言,例如传统的矫形牙套安装方式,是将多个医用固定套粘贴至患者的牙齿上,并进行牵引,对牙齿进行整形。但是医用固定套需要长时间安装设置到患者的牙齿上,致使患者对其进行清洗时较为困难,但是也能够实现。
[0027]因为在患者牙齿闭合时,此时就不需要牵引件2再对患者的上下齿进行牵引,如果牵引件2长时间处于患者能够触及的位置,可能会对患者的正常饮食以及交流造成影响。因此,所述固定端3包括壳体4、收紧件5,所述收紧件5设置在壳体4内部,且与所述牵引件2相连接,对牵引件2进行自动收紧。所述收紧件5为扭簧件6,所述牵引件2配合缠绕设置在所述扭簧件6上,当所述牵引件2从壳体4上设置的开口7处被拉伸后,扭簧件6发生扭转对牵引件2进行牵引。在收紧件5的作用下,即扭簧件6的作用下,在患者的牙齿闭合后,此时牵引件2不处于拉伸状态,进而扭簧不作用给牵引件2拉力,而当患者口腔打开时,会对牵引件2产生牵引拉力。因为有扭簧件6的设置,使得在患者口腔闭合时,在扭簧件6的作用下,能够主动对牵引件2进行回收,进而避免牵引件2会长时间留存到患者的口腔环境中,对患者的饮食、交流造成影响。当然为了避免壳体4及其内部组件长时间处于患者口腔环境中,使其产生较多的细菌滋生,因此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牵引件(2),所述固定件(1)可拆卸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且所述牵引件(2)设置在固定件(1)上,对患者上下颚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所述牵引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端(3),且两个所述固定端(3)分别与患者上下齿上的固定件(1)相连接,连接后通过牵引件(2)对患者上下齿进行牵引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3)包括壳体(4)、收紧件(5),所述收紧件(5)设置在壳体(4)内部,且与所述牵引件(2)相连接,对牵引件(2)进行自动收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下颚骨脱臼复位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件(5)为扭簧件(6),所述牵引件(2)配合缠绕设置在所述扭簧件(6)上,当所述牵引件(2)从壳体(4)上设置的开口(7)处被拉伸后,扭簧件(6)发生扭转对牵引件(2)进行牵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蔚浦飞飞景豆豆邵增务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