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插件、机柜、电子设备及导风插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9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1063409.X、专利技术名称为“风阻板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导风插件、机柜、电子设备及导风插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在数据中心内,具有大量的交换机,交换机主要包括主控卡、线卡、交换网板。主控卡相当于交换机的大脑,起到控制的作用,线卡主要提供各种不同速率的端口,而交换网板则提供线卡间高速互联的能力。
[0004]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利用机柜对交换机进行承载。机柜主要包括柜体、风扇组和多个业务载板,业务载板用于承载线卡,柜体内具有多个能够容置业务载板的槽位,槽位由上至下依次叠设且连通,风扇组位于各槽位的一侧,从而引导空气流经槽位,以对插接在槽位内的线卡进行散热。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有槽位空缺(未插接业务载板),这些空槽位会为气流提供旁路,使得气流从这些空槽位中溢流,导致插接有业务载板的槽位内的风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插件,所述导风插件应用于机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插件包括壳体(1)和导流结构(2);所述壳体(1)上具有第一进风口(1a)和第一出风口(1b),所述第一进风口(1a)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b)所处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导流结构(2)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导流结构(2)被配置为,将流入所述第一进风口(1a)的气流导流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盖板(11)、下盖板(12)和端板(13);所述上盖板(11)和所述下盖板(12)之间相对间隔;所述端板(13)位于所述上盖板(11)和所述下盖板(12)之间,且所述端板(13)的一侧边与所述上盖板(11)的一侧边相连,所述端板(13)的相对另一侧边与所述下盖板(12)的一侧边相连;所述导流结构(2)包括第一导风板(21),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上盖板(11)和所述下盖板(12)之间,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一侧边与所述上盖板(11)相连,相对的另一侧边与所述下盖板(12)相连;所述上盖板(11)、所述下盖板(12)、所述端板(13)和所述第一导风板(21)围成第一空间(A),所述第一进风口(1a)位于所述第一空间(A)内对应所述端板(13)的位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b)位于所述第一空间(A)内对应所述下盖板(12)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由一侧边至相对的另一侧边沿背离所述第一出风口(1b)的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2)还包括第二导风板(22),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背离所述端板(1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上盖板(11)和所述下盖板(12)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一侧边与所述上盖板(11)相连,相对的另一侧边与所述下盖板(12)相连;所述上盖板(11)、所述下盖板(12)和所述第二导风板(22)背离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一侧围成第二空间(B),所述第二空间(B)内对应所述下盖板(12)的位置具有第二进风口(1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22)由一侧边至相对的另一侧边沿背离所述第二进风口(1c)的方向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1)、所述下盖板(12)、所述第一导风板(21)和所述第二导风板(22)之间构成第三空间(C),所述第三空间(C)内对应上盖板(11)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三进风口(1d)和第二出风口(1e)。7.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风扇组(20)、导风插件(30)和业务载板(40);所述柜体(10)内具有槽位空间(101),所述槽位空间(101)由多个依次叠设且连通的槽位(1011)构成,各所述槽位(1011)用于容置所述导风插件(30)或者所述业务载板(40);所述风扇组(20)位于所述柜体(10)内,且与所述槽位空间(101)并排布置,用于形成流经所述槽位空间(101)的气流;所述导风插件(30)为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插件,所述导风插件(30)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槽位(1011)内,以将所处的所述槽位(1011)中的气流导流至相邻的所述槽位
(1011)内;所述业务载板(40)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槽位(1011)内,以承载线卡(2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