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71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包括壳体、电池主体、极耳固定架、两汇流排和两连接器。电池主体固设在壳体内部,极耳固定架设在壳体内部靠近电池主体极耳一侧,汇流排固定在极耳固定架上,电池主体的两极耳分别与两汇流排电连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若干信息采集线束,连接器主体固定在极耳固定架上,信息采集线束一端固定在连接器主体内,另一端固定在汇流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模块上增设用于连接信息采集线束和BMS系统的连接器,可以直接通过拔插的方式拆掉外部采集线,方便安装维护;连接器固定在极耳固定架上,多了一道固定点位,增强了连接强度,降低脱落风险,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动船等移动式应用场景中,提高系统运营稳定性。统运营稳定性。统运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体电池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单体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模块中,信息采集线束是指用于对电池的电压/温度/均衡等信号进行采集和传输的线束,传统的电池模块中,信息采集线束一端是直接焊接或螺栓锁付在汇流排上的,另一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相连。上述结构存在安装/拆卸极其不便以及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可靠且稳定性佳的单体电池模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包括壳体、电池主体、极耳固定架、两汇流排和两连接器。所述的电池主体固设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的极耳固定架设在壳体内部靠近电池主体的极耳一侧,所述的汇流排固定在所述极耳固定架上,所述电池主体的两极耳分别与两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若干信息采集线束,所述的连接器主体固定在所述极耳固定架上,所述信息采集线束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信息采集线束包括电压采集线束、温度采集线束和均衡采集线束。
[0007]优选地,所述电池主体的极耳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表面。
[0008]优选地,所述的信息采集线束通过激光焊接或热熔胶粘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
[000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连接器的固定,所述极耳固定架前壁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器的固定扣。
[0010]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壳体的安装结构强度,所述极耳固定架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两凹槽,所述壳体在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弯折形成有用于卡入所述凹槽内的凸包,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极耳固定架和壳体锁固在一起的U型固定耳。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极耳固定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极耳支架,所述极耳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在远离极耳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的边缘相抵接的限位台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池柜上的固定耳。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上壳和下壳。
[0014]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上下壳体的相互固定,所述上壳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凸,所述的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凸依次交替设置,所述下壳的边缘处相应位置上设有若干个分别用于与第一卡扣、第一卡凸相卡接的第二卡凸、第二卡扣。
[0015]其中,所述下壳在远离极耳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上壳在所述第一沉槽相对的位置上向下弯折形成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上表面和第二凸起的下表面相贴合,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对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铆接孔。
[0016]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块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抗冲击能力,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0017]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器为IL-AG9-3P-S3C1直插式连接器。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在电池模块上增设用于连接信息采集线束和BMS系统的连接器,可以直接通过拔插的方式拆掉外部采集线,方便安装维护;连接器固定在极耳固定架上,多了一道固定点位,增强了连接强度,降低脱落风险,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动船等移动式应用场景中,提高系统运营稳定性;
[0020]2、信息采集线束通过激光焊接或热熔胶粘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汇流排上,可以显著增强信息采集线束和电池汇流排之间的固定连接强度,能有效防止电池信息采集线束从汇流排上脱落;
[0021]3、上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相互固定连接,能有效限制内部电池主体垂直方向的位移,降低上下壳体错位、脱落的风险,提高产品学稳定性;
[0022]4、壳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了加强筋,下壳顶部设置第一凸起,上壳底部设置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互贴合,增加模块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模块垂直方向的形变量,提升抗震抗冲击能力,提高系统运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零件爆炸图。
[0025]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6为极耳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壳体;10、加强筋;101、凸包;102、第一沉槽;103、第一凸起;104、第二沉槽;105、第二凸起;106、铆接孔;11、上壳;111、第一卡扣;112、第一卡凸;12、下壳;121、第二卡凸;122、第二卡扣;2、电池主体;20、极耳;3、极耳固定架;30、固定扣;301、凹槽;31、极耳支架;310、限位台阶;4、汇流排;5、连接器;51、连接器主体;52、信息采集线束;6、U型固定耳;7、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6所示,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包括壳体1、电池主体2、极耳固定架3、两汇流排4和两连接器5。电池主体2固设在壳体1内部,极耳固定架3设在壳体1内部靠近电池主体2的极耳20一侧,汇流排4固定在极耳固定架3上,电池主体2的两极耳20分别与两汇流排4电连接。优选地,极耳20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汇流排4上表面。连接器5包括连接器主体51和若干信息采集线束52。优选地,连接器5为IL-AG9-3P-S3C1直插式连接器。信息采集线束52包括电压采集线束、温度采集线束和均衡采集线束等。连接器主体51固定在极耳固定架3上,信息采集线束5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器主体51内,另一端固定在汇流排4上。优选地,信息采集线束52通过激光焊接或热熔胶粘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汇流排4上。
[0032]极耳固定架3前壁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固定连接器5的固定扣30。极耳固定架3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两凹槽301,壳体1在凹槽301相对应的位置上弯折形成有用于卡入凹槽301内的凸包101,壳体1的外侧设有用于极耳固定架3和壳体1锁固在一起的U型固定耳6。极耳固定架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极耳支架31,极耳支架31的顶部和底部在远离极耳20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壳体1的边缘相抵接的限位台阶310。
[0033]壳体1前端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池柜上的固定耳7。优选地,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0。
[0034]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扣111和第一卡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主体、极耳固定架、两汇流排和两连接器,所述的电池主体固设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的极耳固定架设在壳体内部靠近电池主体的极耳一侧,所述的汇流排固定在所述极耳固定架上,所述电池主体的两极耳分别与两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若干信息采集线束,所述的连接器主体固定在所述极耳固定架上,所述信息采集线束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采集线束包括电压采集线束、温度采集线束和均衡采集线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体的极耳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采集线束通过激光焊接或热熔胶粘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固定架前壁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器的固定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固定架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两凹槽,所述壳体在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弯折形成有用于卡入所述凹槽内的凸包,所述壳体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勇杨德财娄隆圣连抒翔汤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