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车减震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载重三轮车多采用双杆阻尼减震器或者板簧减震器,前者刚性较小,减震阻尼效应较弱,后者则刚性较大,用于三轮车上成本较高,且限制了减震时的震动方向,在载重物时容易上下颠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三轮车减震系统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包括两个竖直方向向后倾斜设置的减震器,铰接在减震器上方及下方的的摇架,摇架与车架主体下杆通过下支架铰接,摇架与车架主体上杆通过上支架铰接,下支架固设在传动桥上,传动桥底部固设有板簧,板簧位于车架主体上杆、车架主体下杆正下方,板簧一端与车架主体下杆前端铰接,另一端与车架主体下杆后端通过软连接件铰接,传动桥表面固定有后轮,中心设有轴承,当三轮车后轮受到压力时,传动桥将轴承传来的压力传导至板簧和双减震器。
[0005]传动桥中心通过轴承固定轮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直方向向后倾斜设置的减震器(1a、1b),铰接在减震器(1a、1b)上方及下方的摇架(2),摇架(2)与车架主体下杆(5)通过下支架(3b)铰接,摇架(2)与车架主体上杆(4)通过上支架(3a)铰接,下支架(3b)固设在传动桥(6)上,传动桥(6)底部固设有板簧(7),板簧(7)位于车架主体上杆(4)、车架主体下杆(5)正下方,板簧(7)一端与车架主体下杆(5)前端铰接,另一端与车架主体下杆(5)后端通过软连接件(8)铰接,传动桥(6)表面固定有后轮(10),中心设有轴承(11),当三轮车后轮受到压力时,传动桥(6)将轴承(11)传来的压力传导至板簧(7)和双减震器(1a、1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