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56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包括排水管和筛网桶,排水管的端面固定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第一滑槽,筛网桶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筛网桶能位于排水管内。采用本技术方案时,便于倾倒漂浮物。便于倾倒漂浮物。便于倾倒漂浮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如养殖鱼的池塘需要定期更换水,由于池塘内常存在有漂浮物,如水草残渣等,为了对漂浮物进行收集,同时为了防止鱼从排水位置游出,现有技术在排水位置设置了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排水槽和集渣筐,排水时,漂浮物随污水流动至集渣筐内进行收集,进入集渣筐内的鱼会游会池塘内;排水完成后关闭阀闸,将集渣筐从排水槽内提起,对集渣筐内的漂浮物进行就地倾倒。但是由于漂浮物较重,提起集渣筐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方便倾倒漂浮物的净化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包括排水管和筛网桶,排水管的端面固定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第一滑槽,筛网桶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筛网桶能位于排水管内。
[0005]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排水前,拉动未盛装物体的筛网桶沿着排水管和支撑条移动,使筛网桶的开口端位置位于排水管内;排水时,漂浮物随污水经排水管进入筛网桶内堆积;排水完成后,水平拉动装有漂浮物的筛网桶移动一截,使筛网桶的开口端从排水管内移出,由于排水管不再支撑筛网桶的开口端,所以筛网桶绕第一滑杆转动,自动将漂浮物倒出。
[0006]由于水平拉动装有漂浮物的筛网桶移动相较于向上提起装有漂浮物的集渣筐(
技术介绍
有描述)而言更轻松,而且水平拉动装有漂浮物的筛网桶移动的距离(仅需将筛网桶的开口端从排水管内移出一小截)远小于向上提起集渣筐的距离(因为集渣筐位于排水槽内,至少需要向上提起大于集渣筐高度的距离),因此倾倒漂浮物更轻松、方便。
[0007]进一步的,排水管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筛网桶靠近开口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内,支撑条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缺口,缺口与排水管的端面之间留有距离。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由于筛网桶的开口端从排水管内移出后筛网桶就会在重力作用下绕第一滑杆发生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存在筛网桶的开口端与排水管的端面相抵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二滑杆、第二滑槽以及缺口,能确保第二滑杆随筛网桶移动至缺口处时,筛网桶的开口端离排水管的端面有足够距离,筛网桶转动的过程中筛网桶的开口端不会与排水管的端面相抵,避免筛网桶内的漂浮物返回排水管内。
[0008]进一步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的距离等于缺口和第一滑槽侧壁之间的距离。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第一滑杆与第一滑槽的侧壁相抵时,便于操作人员掌握第二滑杆已移动至缺口处。
[0009]进一步的,第二滑槽的长度大于筛网桶的高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不排水时,
可以将筛网桶移动至排水管内,而且能够确保第二滑杆与第二滑槽的侧壁之间留有距离,避免第二滑杆与第二滑槽的侧壁之间存在漂浮物时无法将筛网桶移动至排水管内的情况。
[0010]进一步的,筛网桶的底部设有把手。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把手便于拉动筛网桶滑动。
[0011]进一步的,支撑条上转动设置有挡条。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排水时,筛网桶的开口端位置位于排水管内时,通过挡条对筛网桶进行阻挡,避免水流冲击导致筛网桶的开口端位置从排水管内移出,确保筛网桶能够持续对漂浮物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排水管1、筛网桶2、支撑条3、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5、第一滑杆6、第二滑杆7、缺口8、挡条9、限位块10。
[0016]实施例:
[001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所示: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由不锈钢制成,包括排水管1和筛网桶2,排水管1的左端预埋在池塘的侧壁并与池塘连通,排水管1的右端面焊接有两根支撑条3。
[0018]支撑条3上开有第一滑槽4,排水管1的内侧壁开有与第一滑槽4连通的第二滑槽5,筛网桶2靠近底部的侧壁上焊接有两根第一滑杆6,筛网桶2靠近开口端的侧壁上焊接有两根第二滑杆7,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均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4以及第二滑槽5内,第二滑槽5的长度大于筛网桶2的长度(筛网桶2的底部朝下时即为筛网桶2的高度),筛网桶2能滑动至排水管1内,其中筛网桶2的底部焊接有把手(图中未示出)。
[0019]支撑条3的下表面开有与第一滑槽4连通的缺口8,缺口8宽度大于第二滑杆7直径,缺口8与排水管1的右端面之间留有距离,第二滑杆7位于缺口8处时,筛网桶2绕第一滑杆6转动的过程中,筛网桶2的开口端不会与排水管1的右端面相抵。
[0020]如图2所示,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7之间的距离等于缺口8和第一滑槽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其中一根支撑条3上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挡条9,即安装座和挡条9上均开有通孔,销轴穿过通孔,销轴与挡条9焊接,销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根支撑条3上焊接有限位块10;挡条9位于图1状态时,筛网桶2位于图2状态,图1中挡条9与图2中筛网桶2的底部(右端)接触。
[002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2]排水前,拉动未盛装物体的筛网桶2沿着排水管1和支撑条3向右移动至如图1所示状态,使筛网桶2的开口端位置位于排水管1内;排水时,漂浮物随污水经排水管1进入筛网桶2内堆积;排水完成后,水平拉动装有漂浮物的筛网桶2继续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使筛网桶2的开口端从排水管1内移出,当第二滑杆7与缺口8对准时,筛网桶2绕第一滑杆6转动,自动将漂浮物倒出。
[00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和筛网桶,排水管的端面固定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第一滑槽,筛网桶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筛网桶能位于排水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筛网桶靠近开口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内,支撑条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缺口,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伟敖柳敏龚琳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綦江区水利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