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组件及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组件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能够将药液雾化并喷出,以供使用者吸入。现有的雾化器,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药液更换或补充不便;对药液的保温效果差,影响药液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保温组件,能够提高药液更换或补充的便捷性,以及提高对药液的保温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保温组件的雾化器。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保温组件,包括:顶盖,具有容置腔;底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盖以覆盖所述容置腔,所述底座具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内壳,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连接于所述顶盖,以在所述内壳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内壳背对所述填充腔的一侧具有安装槽;保温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腔中;储液瓶,能够储存药液,所述储液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出液口供所述药液流出所述保温组件。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温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顶盖和底座拆开后,使用者直接将旧的储液瓶从安装槽中抽出,并将新的储液瓶安装进安装槽中,从而实现药液的更换或补充;药液的更换或补充更便捷。此外,由于顶盖和内壳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药液处于合适的温度,以保证药液的功效。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组件,能够提高药液的更换或补充过程的便捷性,以及提高对药液的保温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具有刺破柱,所述刺破柱的一端朝靠近所述容置腔的方向凸出,所述刺破柱能够刺破所述储液瓶。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底座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具有导流面,所述刺破柱连接于所述导流面并相对于所述导流面凸出,所述导流面倾斜设置,所述导流面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出液口。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固定盖,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固定盖具有供储液瓶穿设的第一避让孔;防水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防水件具有弹性,所述防水件具有供储液瓶穿设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上端连通,所述防水件还具有防水筋,所述防水筋设置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所述防水筋朝靠近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防水筋能够抵持所述储液瓶的外壁;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底座共同夹持所述防水件。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朝靠近所述容置腔的方向凸出,所述防水件的一部分被所述限位体围绕,所述限位体具有限位缺口;所
述防水件还具有防呆体,所述防呆体位于所述第二避让孔外且朝远离所述第二避让孔的方向凸出,所述防呆体穿设于所述限位缺口。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盖还包括压持体,所述压持体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限位缺口中,所述压持体的底部压持所述防呆体的顶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体朝向所述防水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接槽,底座还包括第一卡接体,第一卡接体连接于第一卡接槽的顶壁并朝下凸出;所述固定盖还包括第二卡接体,所述固定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卡接体进出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体能够卡入所述第二卡接槽中,以阻碍所述固定盖和所述底座发生相对运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水筋开设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朝远离所述第二避让孔的方向凹陷,所述透气槽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防水筋的顶面,且所述透气槽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防水筋的底面。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导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或者,所述底座具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位于所述容置腔外,且所述导向筋沿上下方向延伸。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保温组件。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药液更换或补充方便,且对药液的保温效果较好。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的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保温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的保温组件的部分空腔或槽体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保温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的底座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8为图5中的固定盖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7]图9为图8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5中的防水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9]图11为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01
‑
保温组件,102
‑
雾化组件,103
‑
壳体,104
‑
喷雾口,105
‑
导向筋,106
‑
导向槽,201
‑
顶盖,202
‑
内壳,203
‑
保温材料,204
‑
储液瓶,205
‑
固定盖,206
‑
防水件,207
‑
透气槽,208
‑
第二出液口,209
‑
底座,210
‑
第一出液口,211
‑
刺破柱,212
‑
导流面,301
‑
容置腔,302
‑
填充腔,303
‑
安装槽,401
‑
组装槽,402
‑
组装筋,501
‑
第一避让孔,502
‑
第二避让孔,601
‑
限位体,602
‑
限位缺口,701
‑
第一卡接槽,702
‑
第一卡接体,801
‑
压持体,802
‑
第
二卡接体,901
‑
第二卡接槽,1001
‑
防呆体,1002
‑
包围体,1003
‑
防水筋,1101
‑
蠕动泵,1102
‑
进液管,1103
‑
出液管,11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具有容置腔;底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盖以覆盖所述容置腔,所述底座具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内壳,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连接于所述顶盖,以在所述内壳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内壳背对所述填充腔的一侧具有安装槽;保温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腔中;储液瓶,能够储存药液,所述储液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出液口供所述药液流出所述保温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具有刺破柱,所述刺破柱的一端朝靠近所述容置腔的方向凸出,所述刺破柱能够刺破所述储液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底座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具有导流面,所述刺破柱连接于所述导流面并相对于所述导流面凸出,所述导流面倾斜设置,所述导流面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出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盖,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固定盖具有供储液瓶穿设的第一避让孔;防水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防水件具有弹性,所述防水件具有供储液瓶穿设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上端连通,所述防水件还具有防水筋,所述防水筋设置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所述防水筋朝靠近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防水筋能够抵持所述储液瓶的外壁;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底座共同夹持所述防水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健,邱国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