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成型室及具有其的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47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成型室。一种3D打印机成型室,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内部的3D打印模组,其中,3D打印模组的各元器件分别对应安装在外壳体的后侧壁和底壁上,外壳体的前侧壁及左右两侧壁中至少有一个侧壁由透明材质制成,在任意一个由透明材质制成的侧壁上设有方便操作人员在外壳体内部执行操作的无尘手套,外壳体内部底壁上靠近任意一个由透明材质制成的侧壁处设有既能与外壳体内部连通又能与外界连通的封闭缓冲仓,封闭缓冲仓内设有灭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3D打印机成型室3D打印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成型室的硬性密封改为柔性密封并通过使用缓冲系统分层级封闭,保证了打印过程中成型室的洁净度。保证了打印过程中成型室的洁净度。保证了打印过程中成型室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成型室及具有其的3D打印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3D打印机成型室及具有其的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生物3D打印机作为生物材料学、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作为3D打印设备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分支,其特殊的设备洁净度标准及兼容性要求使得其对(干)细胞等敏感生物材料的保护措施是其余3D打印设备无法达到的级别。例如现有3D打印机或医疗用途生产线上往往只注重对于原材料以及人员的无菌控制,通过外包间、内包间或者第一更衣室、第二更衣室等隔间的设置来保证材料和人员的洁净度,并未考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工具零件的传递而带来的污染风险,而生物3D打印机必须在打印过程中保持成型室内的无菌状态。
[0003]由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极易受到环境污染而死亡,因此,在设计生物3D打印设备时,必须关注如何确保在打印过程中为其提供有效洁净的环境。常规操作基本都是如中国专利CN208827153U公开的一种具有循环风道结构的3D打印机成型室一样,利用过滤技术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成型室,包括外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3D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壁及左右两侧壁中至少有一个侧壁由透明材质制成,在所述至少一个由透明材质制成的侧壁上设有方便操作人员在外壳体(1)内部执行操作的无尘手套,所述外壳体(1)内部底壁上靠近无尘手套所在的侧壁处设有既能与所述外壳体(1)内部连通又能与外界连通的封闭缓冲仓(2),所述封闭缓冲仓(2)内设有灭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模组的各元器件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壁和底壁上,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壁及左右两侧壁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两个手套安装口(3),所述无尘手套套接所述手套安装口(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海帕洁净过滤系统和主动泄压槽(19),所述海帕洁净过滤系统出风口位于成型室顶部,所述主动泄压槽(19)位于成型室内部底壁上靠近左右侧壁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缓冲仓(2)设在靠近所述外壳体(1)前侧壁处,且所述封闭缓冲仓(2)一侧与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壁紧贴,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壁上与所述封闭缓冲仓(2)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封闭缓冲仓(2)内部和外界的第一窗口(4),所述封闭缓冲仓(2)的顶部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封闭缓冲仓(2)内部和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第二窗口(5),所述第一窗口(4)和第二窗口(5)上分别对应设置了第一缓冲门(6)和第二缓冲门(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口(5)与第二缓冲门(7)开合时接触的边上具有传感器(20),所述传感器(20)能触发成型室内风压增加或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缓冲仓(2)内的灭菌装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封闭缓冲仓(2)左右两侧壁上的偶数对紫外灭菌灯(1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紫外灭菌灯(17)均配置了用于保证紫外灭菌灯(17)的紫外光线可以平行射出的灭菌灯反射板(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外部和内部分别设有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杰王棠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