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44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防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一上盖及多数端子组组成,其中:该绝缘座是二侧设有一侧壁,而中间形成有一插槽的座体;该上盖覆设于插槽上面;该多数端子组为于插槽前段底面设有一排第一端子组,于插槽后段底面设有一排第二端子组,并于第一及第二端子组中间设有第三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第一端子组一最外侧的插槽底面设有一贯穿沟槽,于贯穿沟槽中成型一弹性压臂,该弹性压臂一端与贯穿沟槽内连结,于弹性压臂的自由端上设有一突块突出于插槽中,且弹性压臂的内侧边设有一卡槽,而第一端子组最外侧的供电导接端子的导接部端嵌入弹性压臂的卡槽,供电导接端子可被弹性压臂连动下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可防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特别指一种能避免当插卡时,由于记忆卡的上盖与供电导接端子与接地片因接触形成导接,造成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已知的记忆卡在各厂商持续研发之下,其规格复杂而多样,常见的包括有XD记忆卡、MS记忆卡、SD记忆卡、MMC记忆卡或CF记忆卡等等,由于相继研发的记忆卡规格无法相兼容,坊间遂有提出一种转接卡及多合一记忆卡电连接器的设计;参阅图8及图9所示,该转接卡10包括于前端设有一插接部101,于插接部101底面设有二接地片102及金手指103,而该插接部101的后端设有包括一绝缘底盖104及一金属上盖105所构成的记忆卡插槽,并于绝缘底盖104底部设有多数导接端子106,令该导接端子106与金手指103构成电性连接,即组成一记忆卡20可插入记忆卡插槽与导接端子106接触,再通过前端插接部101与其它记忆卡连接器插接导通的转接卡10。已知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设计,参阅图10所示,其通常于一电连接器30内设有多数排导接端子,由各排端子提供不同的记忆卡插入时相接触使用。但如上所述的转接卡10有一金属上盖105,该金属上盖105并包覆至底盖104底面,由于金属上盖105的表面已知均采以烤漆处理以作绝缘,因使用而造成经常摩擦,以致金属上盖105表面烤漆常会造成剥落,若此当转接卡10插入电连接器30内部时,金属上盖105会同时与接地片102及第一排导接端子40的外侧电源端子401(Power Pin)相接触,而形成同步导接状态,如此,即会造成短路现象,而影响记忆卡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通过记忆卡电连接器第一排端子一侧的结构,使其外侧的供电导接端子(Power Pin)在使用时可被下压,防止与转接卡或记忆卡的铁壳部位接触,由此避免因铁壳同时接触到供电导接端子与另设的接地片而造成短路现象,故能达成稳定使用记忆卡的功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由于局限于记忆卡连接器的轻薄、小设计要求,且已知其第一排导接端子的20根Pin中,其外侧二根均指定为电源端子(Power Pin),而一般仅需一电源端子(Power Pin)作导接,即可提供电力;故本技术将最外侧的一根电源端子(Power Pin)抽掉,并将结构设计具有一弹性压臂;而令当插卡时,弹性压臂会连动一侧的电源端子(Power Pin)下沉,以令电源端子的上端与转接卡或记忆卡的铁壳底缘形成具有一适当的间隙,以确保其不会误触导接,而防止造成短路现象。依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内容包括一绝缘座、一上盖及多数端子组组成,其中该绝缘座为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而中间形成有一插槽的座体,令该上盖覆设于插槽上面包覆,于插槽前段底面设有一排XD记忆卡的第一端子组,于插槽后段底面设有一排MS记忆卡的第二端子组,并于第一及第二端子组中间设有适用其它记忆卡的第三端子组;其中,该第一端子组一侧的插槽底设有一贯穿沟槽,于该贯穿沟槽中成型一弹性压臂,使弹性压臂一端与贯穿沟槽连结,于弹性压臂的自由端上设有一突块位于插槽当中,且弹性压臂的内侧边设有一卡槽,而第一端子组最外侧的供电导接端子的导接部端嵌入弹性压臂的卡槽,由此令第一端子组最外侧的一供电导接端子(Power Pin)的自由端卡嵌于弹性压臂连动,以当其它记忆卡或转接卡插入时可同时下压该供电导接端子,防止记忆卡或转接卡的铁壳与该供电导接端子接触,以避免造成短路现象,以达成使用记忆卡的稳定性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成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绝缘座与端子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绝缘座断面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XD记忆卡应用实施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MS记忆卡或转接卡的应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供电导接端子被下压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转接卡与电源端子呈适当间距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已知转接卡的应用实施状态示意图。图9为已知转接卡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已知转接卡与电源端子接触短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可防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1、一上盖2及多数端子组3、4、5所组成,由此可供XD记忆卡60、MS记忆卡70、SD记忆卡80或MMC记忆卡90插接使用,其中绝缘座1,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为二侧分别设有一侧壁11,使中间形成有一凹陷状插槽12的绝缘座体,于插槽12二内侧边设有数导引槽121、122,于插槽12内底面的插入端一侧设有一贯穿沟槽13,于该贯穿沟槽13中一体成型一弹性压臂14,使该弹性压臂14一端与邻近插槽12插入端的贯穿沟槽13内连结,于弹性压臂14的自由端上设有一突块15,令该突块15突出于插槽12中,且弹性压臂14的内侧边选定处设有一卡槽16;上盖2,参阅图1所示,为金属片冲压制成的ㄇ形片体,于侧底部设有数接地片21,由此覆盖于绝缘座1的插槽12上固定,使其接地片21延伸于绝缘座1底面;第一端子组3,参阅图2及图3所示,由提供XD记忆卡插接使用的多数导接端子31组成,呈一排列状固设于绝缘座1的插槽12插入端底面,使其一端的焊接部32延伸于绝缘座1前端底面,而导接部33沿着插槽12轴向延伸于插槽12底面呈突起状,其中相邻弹性压臂14的最外侧一供电导接端子31’(Power Pin)是使其导接部33端嵌入弹性压臂14的卡槽16,使该供电导接端子31’可被弹性压臂14连动下压;第二端子组5,参阅图2所示,由提供MS记忆卡插接使用的多数导接端子51组成,固设于绝缘座1插槽12内底面后段,各导接端子51包括有一焊接部延伸至绝缘座1,及一导接部53轴向延伸插槽12,使该导接部53位于插槽12底面呈突起状;第三端子组4,参阅图2所示,由提供其它记忆卡插接使用的多数导接端子41组成,固设于上述第一端子组3与第二端子组5之间的插槽12内底面,各导接端子41包括有一焊接部延伸至绝缘座1,及一导接部43轴向延伸插槽12中,使该导接部43位于插槽12底面呈突起状;由上述绝缘座1、上盖2及多数端子组3、4、5的结构及组成方式,特别是该弹性压臂14与供电导接端子31’连动下压的结构,即组成本技术可防误触短路的多合一记忆卡连机接器(参阅图1所示),而可提供XD记忆卡60、MS记忆卡70、SD记忆卡80或MMC记忆卡90选择插接使用。本技术应用实施状态参阅图4所示,当一XD记忆卡60插入绝缘座1的插槽12时,由导引槽121的引导及限制,使XD记忆卡60位于第一端子组3上端及突块15前停止,故使XD记忆卡60可与第一端子组3所有的导接端子31构成电性连接。参阅图5及图6所示,当使用一MS记忆卡70或已知的转接卡10插入绝缘座1的插槽12时,可深入到后端与第二端子组4电性连接,该MS记忆卡70或已知的转接卡10插入的同时,可下压上述弹性压臂14的突块15,使弹性压臂14下降时同步下压第一端子组3的供电导接端子31’(PowerPin),令弹性压臂14及供电导接端子31’缩入贯穿沟槽13中;如此,如图6所示即可令供电导接端子31’的上端与MS记忆卡70或已知的转接卡10的铁壳105底缘确保一适当间隙A而不作接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铭辉
申请(专利权)人: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