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体激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420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质体激振器,涉及激振器技术领域。该双质体激振器,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压板,下压板与上压板之间沿激振器轴向和径向分别对称布置多组第一弹簧,上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左侧设置有与电机内部连通的散热箱,散热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第一支撑板。该双质体激振器,通过风叶的转动,可以使电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流动,从而使电机内部的热量得到快速的散发,并使电机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电机长时间进行工作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发散,使电机内部元件出现损伤的情况,从而使电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使电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使电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质体激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振器
,特别涉及双质体激振器。

技术介绍

[0002]激振器是振动时效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传统上的常用的激振器包括偏心箱和与该偏心箱连接的设有接线座的永磁直流电机,接线座装在所述永磁直流电机的后端盖上,接线座内的接线座的朝向与所述永磁直流电机轴向朝向相同,在对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时,是将激振器固定在被振工件上,在永磁直流电机的接线座与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缆线,通过控制器控制激振器对工件进行亚共振振动时效处理。
[0003]目前的一些激振器由上压板、弹簧、下压板和电机等组成,而目前的一些激振器之间的弹簧,不能减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振幅和力的相互干扰,同时由于激振器是大多数振动筛和给料机的主要驱动部分,在矿山等环境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激振器每天都要工作二十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会连续工作若干天,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激振器的电机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若电机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散发,易造成电机内部元件出现损坏的现象出现,导致设备停工,造成企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质体激振器,包括下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第一弹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压板(3),下压板(1)与上压板(3)之间沿激振器轴向和径向分别对称布置多组第一弹簧(2),上压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左侧设置有与电机(5)内部连通的散热箱(4),散热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第一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叶(15),散热箱(4)的内壁设置有动力传输装置,散热箱(4)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体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的顶部与底部均与散热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17),微型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8),第二传动轮(18)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16),传动轴(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皮带(16)表面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质体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与散热箱(4)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质体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10)内部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9),转动轴(19)的左端转动贯穿支撑杆(10)的内部并延伸至支撑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喜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瑞友特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