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3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端部与第一热交换管固定设置,且第一热交换管远离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固定设置,同时第一连通管远离第一热交换管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室连通设置;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第一反应室的一端与第二反应室固定设置。该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双层结构是由热交换管部分与反应室腔体部分两部分组成;增加气流交换部分,使用输入气体与排出气体做热能交换,增加热能使用,降低排出气体温度,保护后续设备与管路,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影响。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影响。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为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

技术介绍

[0002]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因此,职业环境中接触的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常称为硝烟(气),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除五氧化二氮为固体外,其余均为气体;分子式NOx;其中四氧化二氮是二氧化氮二聚体,常与二氧化氮混合存在构成一种平衡态混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又称硝气;相对密度:一氧化氮接近空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比空气略重;熔点:五氧化二氮为30℃,其余均为零下;均微溶于水,水溶液呈不同程度酸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中分解生成硝酸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300℃以上才有强氧化作用,其余有不同程度氧化性,特别是五氧化二氮,在

10℃以上分解放出氧气和硝气;氮氧化物系非可燃性物质,但均能助燃,如一氧化二氮(N2O)、二氧化氮和五氧化二氮遇高温或可燃性物质能引起爆炸。
[0003]在对氮氧化物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使用到氮氧化物转换炉。
[0004]氮氧化物转换炉内部安装有用于烟气处理的热交换转换腔体,传统的转换腔体为贯穿形设计,热能交换的效率低,降低热能的使用,同时腔体的催化室仅为一组,运行的功耗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5]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包括:
[0008]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端部与第一热交换管固定设置,且第一热交换管远离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固定设置,同时第一连通管远离第一热交换管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室连通设置;
[0009]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第一反应室的一端与第二反应室固定设置,同时第二反应室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固定设置,第二连通管的端部与第二热交换管固定设置,且第二热交换管远离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出气管固定设置;
[0010]热传导装置,所述热传导装置设置在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内部,且热传导装置的下传热板上侧安装有中传热板,同时中传热板的上侧安装有上传热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热交换管贴合在一起,且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
热交换管外侧均设置有均热层。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管、第一连通管、第一反应室、连接管、第二反应室、第二连通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与出气管连通设置,且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的长度一致。
[0013]优选的,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热传导装置、下传热板、中传热板、上传热板、第一导热鳍片、第二导热鳍片和第三导热鳍片和均热层。
[0014]优选的,所述下传热板、中传热板和上传热板的左端至于第二热交换管内部,下传热板、中传热板和上传热板的右端至于第一热交换管内部,下传热板、中传热板和上传热板均为铜金属材质做成的矩形结构,并且下传热板、中传热板和上传热板平行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下传热板的两侧上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一导热鳍片,且上传热板的两侧下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三导热鳍片,中传热板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二导热鳍片,中传热板下侧的第二导热鳍片与第一导热鳍片相间设置,中传热板上侧的第二导热鳍片与第三导热鳍片相间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双层结构是由热交换管部分与反应室腔体部分两部分组成;增加气流交换部分,使用输入气体与排出气体做热能交换,增加热能使用,降低排出气体温度,保护后续设备与管路,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影响;气体在进入到第一反应室内部之间,流经第一热交换管,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热交换管贴合在一起,可对第一热交换管内部的气体进行预热工作,提升输入气体的温度,提升设备反应转换效率,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8]2.第一热交换管内部的气体可通过第二热交换管进行预热工作,同时流经第二热交换管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热交换管进行降温,提升输入气体温度,降低输出气体的温度;
[0019]3.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形成双催化室结构,本腔体装置采样双催化室,分段加热,降低运行功耗,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0020]4.传导装置的设置,可提高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之间的热传导的效率,提高第一热交换管内部气体的预热效果,同时降低出气管内部排出气体的温度,使得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之间的传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结构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俯剖图。
[0025]图中标号:1、进气管;2、第一热交换管;3、第一连通管;4、第一反应室;5、连接管;6、第二反应室;7、第二连通管;8、第二热交换管;9、出气管;10、热传导装置;11、下传热板;12、中传热板;13、上传热板;14、第一导热鳍片;15、第二导热鳍片;16、第三导热鳍片;17、均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包括:进气管1、第一反应室4和热传导装置10;
[0028]进气管1端部与第一热交换管2固定设置,且第一热交换管2远离进气管1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3固定设置,同时第一连通管3远离第一热交换管2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室4连通设置;
[0029]第一反应室4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远离第一反应室4的一端与第二反应室6固定设置,同时第二反应室6远离连接管5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7固定设置,第二连通管7的端部与第二热交换管8固定设置,且第二热交换管8远离第二连通管7的一端与出气管9固定设置;
[0030]热传导装置10设置在第一热交换管2、第二热交换管8内部,且热传导装置10的下传热板11上侧安装有中传热板12,同时中传热板12的上侧安装有上传热板13。
[0031]气体自进气管1进入到第一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端部与第一热交换管(2)固定设置,且第一热交换管(2)远离进气管(1)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3)固定设置,同时第一连通管(3)远离第一热交换管(2)的一端与第一反应室(4)连通设置;第一反应室(4),所述第一反应室(4)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远离第一反应室(4)的一端与第二反应室(6)固定设置,同时第二反应室(6)远离连接管(5)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7)固定设置,第二连通管(7)的端部与第二热交换管(8)固定设置,且第二热交换管(8)远离第二连通管(7)的一端与出气管(9)固定设置;热传导装置(10),所述热传导装置(10)设置在第一热交换管(2)、第二热交换管(8)内部,且热传导装置(10)的下传热板(11)上侧安装有中传热板(12),同时中传热板(12)的上侧安装有上传热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管(2)与第二热交换管(8)贴合在一起,且第一热交换管(2)与第二热交换管(8)外侧均设置有均热层(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流热交换转换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管(2)、第一连通管(3)、第一反应室(4)、连接管(5)、第二反应室(6)、第二连通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同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黑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