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32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及施工方法。该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包括: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和限位装置;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包括预制混凝土层和多个沿预制混凝土层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钢筋桁架,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以支撑并限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位于预设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预制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3.6m以内板跨跨中无需设置支撑,同时实现了控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在吊装施工阶段放置到预设位置上的位移量,防止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从钢梁上滑脱,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解决我国钢结构产能过剩问题,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国家大力推行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预制叠合板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0003]传统的预制单向叠合板因为本身自重大、抗弯刚度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板底设置临时支撑,以保证叠合板在施工过程的承载力,通常板跨2

3m需在跨中设置至少一道临时支撑,板跨3

4m需在跨中设置至少两道临时支撑,这会影响施工进度,此外,预制单向叠合板吊装后,直接搁置于钢梁上,通常不做限位处理,这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避免出现危险,通常工人施工进度会很慢,这些都发挥不了钢结构建筑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优势,而且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极易出现预制单向叠合板从钢梁上滑脱的情况,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及施工方法,实现了预制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3.6m以内板跨跨中无需设置支撑,同时实现了控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在吊装施工阶段放置到预设位置上的位移量,防止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从钢梁上滑脱,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包括: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和限位装置;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包括预制混凝土层和多个沿预制混凝土层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钢筋桁架,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以支撑并限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位于预设位置。
[0006]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钢筋桁架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实现了在施工过程中3.6m以内板跨跨中无需设置支撑,大大减少了现场搭设临时支撑的时间,此外,限位的设置,实现了控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在吊装施工阶段放置到预设位置上的位移量,防止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从钢梁上滑脱,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
[0007]作为优选,钢筋桁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弦筋、两根平行设置的下弦筋和腹筋,两根下弦筋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层中并贯穿预制混凝土层的长度方向,两根上弦筋预制混凝土层的上方,两根上弦筋和两根下弦筋的横断面组成一个四边形,腹筋沿横断面固定连接两根上弦筋和两根下弦筋,腹筋为下端开口的四边形框架结构,沿上弦筋和下弦筋的长度方向均布多个腹筋。
[0008]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钢筋桁架采用两个上弦筋,且该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直径
较普通钢筋桁架上弦筋大,所以大大提高了预制单向叠合板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实现了在施工过程中3.6m以内板跨跨中无需设置支撑,大大减少了现场搭设临时支撑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上弦钢筋直径较大,可兼作受力钢筋,提高楼板整体承载力;其中此方案中上弦筋在允许的范围内距离预制混凝土层越高,预制单向叠合板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越强。
[0009]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钢梁和多个均布固设在钢梁上表面的限位件; 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放置在钢梁上表面,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沿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移受限于限位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达到预设位置后与限位装置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
[0010]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在钢梁上表面固设限位件,实现了控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在吊装施工阶段放置到预设位置上的位移量,防止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从钢梁上滑脱,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限位件可以加强钢梁与楼板的连接,起到抗剪栓钉的作用,提高结构的整体性,且该限位装置做法简单,可实施性强。
[0011]作为优选,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还包括多个受力钢筋,多个所述受力钢筋沿预制混凝土层宽度方向均布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层中,多个所述受力钢筋平行贯穿预制混凝土层的长度方向。
[0012]作为优选,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还包括多个分布钢筋,多个所述分布钢筋沿预制混凝土层长度方向均布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层中,多个分布钢筋平行贯穿预制混凝土层的宽度方向。
[0013]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提高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下弦筋与受力钢筋沿预制混凝土层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5]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下弦筋兼作受力钢筋,提高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同时实现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受力均衡,保证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强度平衡。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S2.限位装置施工;S3.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安装。
[0017]作为优选,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S1a.清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模板,并准备加工所用的钢筋;S1b.绑扎底层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S1c.绑扎钢筋桁架;S1d.浇注混凝土;S1e.养护;S1f.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脱模。
[0018]作为优选,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a.根据图纸要求长度加工钢梁;S2b.备加工限位件所需的料;S2c.将限位件焊接到钢梁上表面;
S2d.喷涂防腐涂料。
[0019]作为优选,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S3a.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和限位装置运输到施工现场;S3b.将限位装置吊装到预设位置;S3c.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吊装到预设位置,靠限位装置限定安装位置;S3d.绑扎楼板顶部受力钢筋;S3e.浇筑混凝土;S3f.施工养护。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设置有两个上弦筋的钢筋桁架,大大提高了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实现了在施工过程中3.6m以内板跨跨中无需设置支撑,大大减少了现场搭设临时支撑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上弦钢筋直径较大,可兼作受力钢筋,提高楼板整体承载力。
[0021]2.通过在钢梁上表面固设限位件作为限位装置,实现了控制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在吊装施工阶段放置到预设位置上时的位移量,防止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从钢梁上滑脱,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限位件可以加强钢梁与楼板的连接,起到抗剪栓钉的作用,提高结构的整体性,且该限位装置做法简单,可实施性强。
[0022]3.通过采用下弦筋与受力钢筋沿预制混凝土层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技术方案,使下弦筋兼作受力钢筋,提高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同时实现了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受力均衡,保证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的强度平衡。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断面图示意图;图2是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示意图;图3是钢筋桁架示意图;图4是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布置示意图;图5是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与限位装置配合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和限位装置(2);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包括预制混凝土层(11)和多个沿预制混凝土层(1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钢筋桁架(12),所述限位装置(2)设置在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以支撑并限制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位于预设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1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弦筋(121)、两根平行设置的下弦筋(122)和腹筋(123),所述两根下弦筋(122)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层(11)中并贯穿预制混凝土层(11)的长度方向,所述两根上弦筋(121)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层(11)的上方,所述两根上弦筋(121)和两根下弦筋(122)的横断面组成一个四边形,所述腹筋(123)沿横断面固定连接两根所述上弦筋(121)和两根所述下弦筋(122),所述腹筋(123)为下端开口的四边形框架结构,沿所述上弦筋(121)和下弦筋(122)的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腹筋(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包括钢梁(21)和多个均布焊接在钢梁(21)上表面的限位件(22),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放置在钢梁(21)上表面,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沿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移受限于所述限位件(22),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达到预设位置后与限位装置(2)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免支撑预制单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单向叠合板主体(1)还包括多个受力钢筋(13),多个所述受力钢筋(13)沿预制混凝土层(11)宽度方向均布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层(11)中,多个所述受力钢筋(13)平行贯穿预制混凝土层(11)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达梁汝鸣和西良王龙军祝人杰葛序尧钱骏巍查金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