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托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22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托部件,该瓶托部件包括提升组件、瓶夹、轴承滚轮、轴承座、连接支架、波纹管,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杆、滑套,提升杆长度大于滑套长度,提升杆以滑动方式活动安装在滑套内,滑套的一端安装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与滑套密封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提升杆密封连接,瓶托部件设有两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之间呈平行的位置关系,轴承滚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提升杆的一端,提升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瓶夹固定连接,连接支架整体呈I形,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支撑板、底板。瓶托部件通过结构优化显著增加瓶夹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规避了支撑瓶夹的部件与该区域干涉的弊端,从而获得瓶拖部件适用性大的优点。从而获得瓶拖部件适用性大的优点。从而获得瓶拖部件适用性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托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瓶托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符合无菌灌装的工艺要求,所使用的旋转灌装设备的结构必须围绕易于构建和维持无菌环境而设计,例如降低缝隙数量、表面过渡平滑、结构一体化等等。由此带来的结构变化会进一步促使旋转灌装设备内部的结构优化,例如增加行程、改变分布位置、加装保护部件等等。
[0003]在现有的适用于无菌灌装的旋转灌装设备中,都包括了分布在转盘上的瓶拖部件。瓶拖部件的功能在于扣紧瓶颈后带动瓶子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保证瓶口与安装在转盘上的灌装阀的阀口对接在一起。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此类技术方案,例如2019年1月1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104743486B的技术名称为用于在能用可灌注产品灌装的容器上执行操作的单元,记载了执行单元设有夹持装置17、可动元件52、板60、柱61,板60固定安装在可动元件52上,板60为平板结构,可动元件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板60,板60在可动元件52的一侧凸出。板60位于可动元件52一侧的部位上安装柱61,柱61与可动元件52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夹持装置17固定安装在柱61上。夹持装置下方区域用于容纳瓶身,瓶颈部位则嵌入在夹持装置中。不难理解,板60和安装柱61在空间上的横竖分布特征会迫使夹持装置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必定位于板60或者安装柱61的一侧,这需要从板60和安装柱61两者之间更靠近夹持装置正下方的部位来决定,由于安装柱61安装在板60上,所以板60在靠近夹持装置正下方的该侧会预留部位、该余留部位也会凸出在安装柱61的一侧。即使不考虑板60对于夹持装置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的限制影响,安装柱61所在空间位置仍旧会对夹持装置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产生限制影响。这种限制影响是指容器的外部轮廓相同或者近似于板60与安装柱61组合后的外部轮廓、且前者尺寸小于后者尺寸,否则容器的瓶身部位受到板60或安装柱61的阻挡而无法完全进入夹持装置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因而从旋转灌装设备的适用性角度出发,可以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瓶拖部件能适用的容器规格是有限的,这正是受到板60与安装柱61组合后的结构占用的空间与容器完全进入夹持装置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所需空间相交的原因而导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瓶拖部件的适用性,由此得到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瓶型的瓶托部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瓶托部件包括提升组件、瓶夹、轴承滚轮、轴承座、连接支架、波纹管,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杆、滑套,所述提升杆长度大于滑套长度,所述提升杆以滑动方式活动安装在滑套内,所述滑套的一端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滑套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提升杆密封连接,所述瓶托部件设有两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之间呈平行的位置关系,所述轴承滚轮通过轴承座
固定在提升杆的一端,所述提升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支架与瓶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整体呈I形,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支撑板、底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提升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波纹管的外径,所述连接板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提升杆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提升杆的中心线垂直于连接板,所述支撑板整体弯曲且两侧设有曲面,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连接板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底板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平行于连接板并且底板到轴承滚轮的距离小于连接板到轴承滚轮的距离,所述支撑板从两个波纹管之间向提升组件一侧伸出,所述底板位于波纹管的一侧,所述底板与瓶夹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在本技术方案中着重对连接支架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连接支架占用的空间完全避开容器被瓶夹正常夹取时所需的空间。连接支架为焊接件,整体上为一体式结构,表面可轻易进行抛光填缝处理,相比于通过螺栓组装的组装件,本技术方案中的连接支架具有更符合构建和维持无菌环境的表面结构,因而对于无菌灌装工艺而言极为实用。连接支架通过缩小连接板宽度、向外弯曲支撑板的方式确保其自身的结构外凸,从而在连接支架的内侧获得空畅的区域,该区域完全作为瓶夹下方夹持瓶子后瓶身占用的空间,并且该区域以较大的开度直接分布在瓶夹正下方,使得瓶颈紧挨着瓶身的瓶型亦可作为该瓶托部件的工作对象。
[0007]为了提高连接支架的结构强度,所述连接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板增加的同时所述支撑板上与连接板连接的该端的宽度小于等于连接板的宽度,所述支撑板上与底板连接的该端宽度小于等于底板的宽度,这样可以确保支撑板的曲面能够与连接板或者底板的表面过渡平滑,尽量减少不利于构建和维持无菌环境的结构。
[0008]为了进一步缩小连接支架占用的空间,同时保证连接支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所述支撑板上与连接板连接的该端的宽度大于支撑板上与底板连接的该端的宽度。
[0009]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托部件通过结构优化显著增加瓶夹下方用于容纳瓶身的区域,规避了支撑瓶夹的部件与该区域干涉的弊端,从而获得瓶拖部件适用性大的优点。另外,依托一体式的结构优化,促使瓶拖部件的表面更符合构建和维持无菌环境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瓶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瓶托部件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瓶拖部件包括提升组件、瓶夹1、轴承滚轮2、轴承座3、连接支架4、波纹管8。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杆9、滑套10。提升杆9长度大于滑套10长度,提升杆9安装滑套10内部,提升杆9与滑套10之间以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波纹管8固定安装在滑套10的一端,波纹管8的一端与滑套10密封连接、波纹管8的另一端与提升杆9密封连接。提升杆9在滑套10内部滑动的范围小于波纹管8的伸缩量,由此可以充分保证提升
组件有固定的表面始终与外界接触。
[0014]瓶拖部件设有两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之间呈平行的位置关系。每组提升组件上的提升杆9的一端都与轴承座3连接,轴承滚轮2安装在轴承座3上。每组提升组件的提升杆9的另一端与连接支架4连接。波纹管8位于提升杆9与连接支架4连接的该端。正如现有技术中所记载的,瓶拖部件在其运动路径上会遇到凸轮,凸轮带动轴承滚轮2运动,由此驱动提升组件做上升运动。
[0015]连接支架4为焊接件,加工成型后呈一体式结构、其整体呈I形。连接支架4包括连接板5、支撑板6、底板7。连接板5的宽度小于波纹管8的外径,它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提升杆9上并且使连接板5的端部与提升杆9连接,组装后,提升杆9的中心线与连接板5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重合,提升杆9的中心线垂直于连接板5。因而,连接板5在提升杆9端部不具醒目的凸出轮廓。
[0016]支撑板6整体弯曲且两侧设有曲面,之所以连接支架4为一体式结构,支撑板6的一端与连接板5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托部件,该瓶托部件包括提升组件、瓶夹(1)、轴承滚轮(2)、轴承座(3)、连接支架(4)、波纹管(8),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杆(9)、滑套(10),所述提升杆(9)长度大于滑套(10)长度,所述提升杆(9)以滑动方式活动安装在滑套(10)内,所述滑套(10)的一端安装有波纹管(8),所述波纹管(8)的一端与滑套(10)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8)的另一端与提升杆(9)密封连接,所述瓶托部件设有两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之间呈平行的位置关系,所述轴承滚轮(2)通过轴承座(3)固定在提升杆(9)的一端,所述提升杆(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支架(4)与瓶夹(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4)整体呈I形,所述连接支架(4)包括连接板(5)、支撑板(6)、底板(7),所述连接板(5)的两端分别与提升杆(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宽度小于波纹管(8)的外径,所述连接板(5)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提升杆(9)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提升杆(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中伟史正吉永林王立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