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成国专利>正文

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4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其包括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的真空度不大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防止或减小噪音或其他声波的一般方法或装置,或对声或噪音进行隔绝、吸收或反射的建筑物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

2008规定,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0类为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1类为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2类为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3类为适用于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4类为适用于城市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等,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0003]40

60分贝就是普通室内谈话标准,超过60

70分贝就会有损神经,更高会使神经细胞受到破坏,甚至听力受损。日常居家可能受到的噪音包括:建筑外环境噪音如施工、交通、打雷暴雨等,还有建筑内部噪音如拖动物品,大声说话,乐器练习等。都会对昼夜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0004]事实上,噪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建筑物的声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通常,建筑降噪从建筑物的布局、构造和内部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传至建筑物内的噪声,如增加房屋外墙厚度以提高其隔声,在讲演厅内铺设吸声材料以降低其中的混响声,和沿公路建造隔声屏障阻断交通噪声的传播以减小其干扰等,都是建筑降噪的实例。可知,目前建筑物的噪音控制多从两种不同的降噪手段入手,即隔音和吸音方式。所谓隔音通常是指通过某种物品,即隔音材料,把声音或噪音隔绝、隔断、分离等,也即通过隔音材料是把声音阻止在外面;因之,对于隔音材料,旨在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要求其材质重而密实的(实验证明,材料的面密度与其隔音量成正比关系),常用的隔音材料,如钢板、铅板、混凝土墙、砖墙等一类材料。与隔音处理不同,吸音处理旨在减弱声音在室内的反复反射,即减弱室内的混响声(回音),缩短混响声的延续时间即混响时间;在连续噪声的情况下,这种减弱表现为室内噪声级的降低,即吸音处理是对声源与吸音材料同处一个建筑空间而言。而对相邻房间传过来的声音,吸音材料也起吸收作用,从而相当于提高围护结构的隔音量。吸音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由之,吸音材料通常应当多孔、疏松和透气,此即典型的多孔性吸音材料,在工艺上通常是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以形成多孔性结构;结构特征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以及热传导作用,将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吸音作用。
[0005]由此可见,对于降噪效果而言,通常利用隔音材料或隔音构造隔绝噪声会比采用吸音材料吸音要高。则当一个房间内的噪声源可以被分隔时,应首先采用隔音措施;当声源无法隔开又需要降低室内噪声时才采用吸音措施。
[0006]如前所述,隔音材料由于其使用性能的要求,具有质量重的特点;而吸音材料又常
常存在价格高降噪效果不佳或不能达到环保标准以及燃烧等级不能达到建筑A级不燃要求甚而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及人们对于建筑防噪的迫切要求,本技术从声学原理出发,旨在公开一种便易实用且有效的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
[0008]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包括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真空度不大于

0.01MPa;通常,所述真空腔内的真空度达到

0.02MPa以下时可获得更好的隔音效果。
[0010]所述真空腔与隔音对象无缝隙固定连接。
[0011]此处所述真空度指的是“相对真空度”,即指被测对象的压力与测量地点大气压的差值。用普通真空表测量;在没有真空的状态下(即常压时),表的初始值为0。当测量真空时,它的值介于0到-101.325KPa(一般用负数表示)之间(摘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item/真空度/1202991)。
[0012]具体的,所述真空腔与隔音对象之间胶粘连接,或者胶粘连接同时辅以紧固件连接,比如以大头钉进行加固连接。所用胶可以采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有机胶或无机胶。
[0013]具体的,所述真空腔可以包括:
[0014]密封层,其形成所述真空腔的密封表层;通常,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2.0

50.0mm。
[0015]支架结构,其由所述密封层包裹密封;所述支架结构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其中的孔隙或空腔相互连通,孔隙率不低于70%。通常,所述支架结构的厚度为5.0

30.0mm。
[0016]由于多孔材料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其在支撑真空腔和隔音同时,兼具吸音效果,从而达到双重降噪的效果。
[0017]具体的,所述支架结构采用纳米孔硅纤维板,岩棉板,玻璃纤维板或玻璃纤维制成的无纺毡制成。
[0018]所述密封层由涂覆于所述支架结构的表面的胶状混合物固化而成;所述胶状混合物由包括胶和滑石粉在内的材料混合搅拌而成;所述胶可以是符合环保标准的有机胶,或者无机胶。
[0019]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腔表面设有单向密封阀;所述单向密封阀周边进行密封处理。
[0020]相应的,本技术也公开了所述隔音降噪结构的应用,具体如下:
[0021]一种建筑降噪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0022]第一步:对隔音对象进行表面密封处理;
[0023]第二步:在所述隔音对象表面设置真空腔并抽真空;所述真空腔与所述隔音对象无缝隙固定连接;
[0024]所述真空腔内的真空度不大于

0.01MPa;更优的,所述真空腔内的真空度不大于

0.02 MPa。
[0025]具体的,所述真空腔是将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或空腔的支架结构进行表面密封而形成;
[0026]所述支架结构的孔隙率不低于70%,以保障真空隔音降噪的效果。
[0027]根据声学原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
靠空气等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同时还需要考虑隔音对象上的孔洞及缝隙等对隔音的不利影响,所以隔音对象本身必须进行表面密封处理,例如,对隔音对象如墙体表面进行抹灰密封处理等。
[0028]具体的,将胶状混合物涂覆于所述支架结构的表面,固化后即形成所述真空腔的表面密封层;
[0029]所述胶状混合物由包括胶和滑石粉在内的材料混合搅拌而成。所述胶可以是有机胶或者无机胶。
[0030]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腔的表面设置单向密封阀,且所述单向密封阀周边进行密封处理;
[0031]利用真空泵通过所述单向密封阀对所述真空腔抽真空达到规定的真空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隔音降噪结构,包括真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包括密封层和支架结构,所述密封层形成所述真空腔的密封表层;所述支架结构由所述密封层包裹密封,并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其中的孔隙或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真空腔内的真空度不大于

0.01MPa;所述真空腔与隔音对象无缝隙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与隔音对象之间胶粘连接,或者胶粘连接并以紧固件加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的孔隙率不低于7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的厚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成国朴香宣
申请(专利权)人:朴成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