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容器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3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容器桶,包括:桶本体、桶盖组件及油量指示组件,所述桶盖组件内设有平衡阀,所述桶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入油口及出油口,所述桶盖组件可拆地密封连接于入油口,所述油量指示组件包括一盖板、一吸油组件及一浮力偏摆件,所述盖板上凸设有一出油嘴及一观察窗,所述吸油组件一端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嘴,所述吸油组件另一端伸入桶本体内,所述浮力偏摆件的一端可摆动地设于观察窗下方,所述浮力偏摆件的另一端伸入桶本体内,所述盖板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降低油泄露的风险及便于获知桶内油的剩余量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容器桶


[0001]本技术涉及油桶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容器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延长小型游艇的航行时间,通常小型游艇会储备多个备有油桶,使用者为知道铁油桶中所剩的油量,通常需要打开桶盖,才能观察到,存在难以获知桶内油的剩余量的缺陷。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人设计出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容器桶,具有可降低油泄露的风险及便于获知桶内油的剩余量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卧式容器桶,包括:桶本体、桶盖组件及油量指示组件,所述桶盖组件内设有平衡阀,所述桶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入油口及出油口,所述桶盖组件可拆地密封连接于入油口,所述油量指示组件包括一盖板、一吸油组件及一浮力偏摆件,所述盖板上凸设有一出油嘴及一观察窗,所述吸油组件一端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嘴,所述吸油组件另一端伸入桶本体内,所述浮力偏摆件的一端可摆动地设于观察窗下方,所述浮力偏摆件的另一端伸入桶本体内,所述盖板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口上。
[0007]所述浮力偏摆件包括一枢接轴、一斜上杆、一标杆、一下杆件及一浮体,所述枢接轴可转动地枢接于盖板,所述斜上杆的下端固设于枢接轴上,所述斜上杆的上端垂直固设标杆,所述标杆可摆动地设于观察窗下方,所述下杆件的上端固设于枢接轴上,所述下杆件的下端固设于浮体。
[0008]所述斜上杆与下杆件错位设置,所述斜上杆位于枢接轴的左侧,所述下杆件位于枢接轴的右侧。
>[0009]所述下杆件的上部形成有一上弯折部,所述下杆件的下部形成有一下弯折部,所述上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与下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均为朝向远离枢接轴的一侧。
[0010]所述桶本体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是采用吹塑的方式成型。
[0011]所述吸油组件包括一吸油管及一吸油座,所述吸油管的上端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嘴,所述吸油管的下端可拆地固设于吸油座上。
[0012]所述桶盖组件包括一上盖、一底座及一弹性卡口带,所述平衡阀为伞阀,所述伞阀可拆地固设于底座的下侧,所述弹性卡口带的上端可拆地固设于底座的下侧,所述上盖可拆地固设于底座的上侧,所述弹性卡口带弹性变形卡入于入油口内,所述底座可拆地密封连接入油口。
[0013]所述入油口上固设有一螺接头,所述底座与螺接头螺合连接,所述底座与入油口的连接处压设有一垫片。
[0014]所述桶本体的底部分隔出一备用油槽,所述备用油槽与吸油组件存在间距。
[0015]所述盖板的下方固设有一垫片,所述盖板通过多根穿设有平垫片的螺钉锁固于桶本体上,所述桶本体的至少一侧壁上形成有一握提把手。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为卧式容器桶,使得本技术于使用时是卧躺在游艇内,从而在小型游艇航行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倾倒,从而降低了油泄露的风险,且本技术通过油量指示组件的结构设计,由于桶本体内的油剩余量不同,使得桶本体内的油高度不同,会让浮力偏摆件的另一端发生摆动,连动浮力偏摆件的一端在观察窗的下方摆动,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窗看到浮力偏摆件的一端摆动前后位置变化大小来判断桶内油的剩余量,让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从观察窗看到桶内油的剩余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桶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桶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油量指示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油量指示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桶本体1
[0026]入油口11出油口12
[0027]螺接头111
[0028]握提把手13
ꢀꢀꢀꢀꢀꢀꢀꢀꢀꢀꢀꢀꢀ
备用油槽14
[0029]桶盖组件2
[0030]伞阀21
ꢀꢀꢀꢀꢀꢀꢀꢀꢀꢀꢀꢀꢀꢀꢀꢀꢀꢀ
上盖22
[0031]凸部221
[0032]底座23
ꢀꢀꢀꢀꢀꢀꢀꢀꢀꢀꢀꢀꢀꢀꢀꢀꢀꢀ
弹性卡口带24
[0033]拉带241
ꢀꢀꢀꢀꢀꢀꢀꢀꢀꢀꢀꢀꢀꢀꢀꢀ
弹性变形带242
[0034]油量指示组件3
[0035]盖板31
ꢀꢀꢀꢀꢀꢀꢀꢀꢀꢀꢀꢀꢀꢀꢀꢀꢀꢀ
吸油组件32
[0036]出油嘴311
ꢀꢀꢀꢀꢀꢀꢀꢀꢀꢀꢀꢀꢀꢀꢀ
观察窗312
[0037]吸油管321
ꢀꢀꢀꢀꢀꢀꢀꢀꢀꢀꢀꢀꢀꢀꢀ
吸油座322
[0038]浮力偏摆件33
[0039]枢接轴331
ꢀꢀꢀꢀꢀꢀꢀꢀꢀꢀꢀꢀꢀꢀꢀ
斜上杆332
[0040]标杆333
ꢀꢀꢀꢀꢀꢀꢀꢀꢀꢀꢀꢀꢀꢀꢀꢀꢀ
下杆件334
[0041]上弯折部3341
ꢀꢀꢀꢀꢀꢀꢀꢀꢀ
下弯折部3342
[0042]浮体335
[0043]垫片41,42
[0044]平垫片51
ꢀꢀꢀꢀꢀꢀꢀꢀꢀꢀꢀꢀꢀꢀꢀꢀ
螺钉52。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0046]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卧式容器桶,包括:桶本体1、桶盖组件2及油量指示组件3,所述桶盖组件2内设有平衡阀,所述桶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入油口11及出油口12,所述桶盖组件2可拆地密封连接于入油口11,所述油量指示组件3包括一盖板31、一吸油组件32及一浮力偏摆件33,所述盖板31上凸设有一出油嘴311及一观察窗312,所述吸油组件32一端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嘴311,所述吸油组件32另一端伸入桶本体1内,所述浮力偏摆件33的一端可摆动地设于观察窗312下方,所述浮力偏摆件33的另一端伸入桶本体1内,所述盖板31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口12上;其中,所述观察窗312上可以设有油量刻度线,以便于使用者更快获知桶内油的剩余量,让浮力偏摆件33的一端因桶内油量不同产生摆动角度不同时可以对应不同的油量刻度线,这样使用者便可以通过观察浮力偏摆件33的一端所对应的油量刻度线获知桶内油的剩余量;其中,所述桶本体1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是采用吹塑的方式成型,让桶本体1更结实。
[0047]因此,由于本技术为卧式容器桶,使得本技术于使用时是卧躺在游艇内,从而在小型游艇航行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倾倒,从而降低了油泄露的风险,且本技术通过油量指示组件3的结构设计,由于桶本体1内的油剩余量不同,使得桶本体1内的油高度不同,会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容器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本体、桶盖组件及油量指示组件,所述桶盖组件内设有平衡阀,所述桶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入油口及出油口,所述桶盖组件可拆地密封连接于入油口,所述油量指示组件包括一盖板、一吸油组件及一浮力偏摆件,所述盖板上凸设有一出油嘴及一观察窗,所述吸油组件一端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嘴,所述吸油组件另一端伸入桶本体内,所述浮力偏摆件的一端可摆动地设于观察窗下方,所述浮力偏摆件的另一端伸入桶本体内,所述盖板可拆地固设于出油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卧式容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偏摆件包括一枢接轴、一斜上杆、一标杆、一下杆件及一浮体,所述枢接轴可转动地枢接于盖板,所述斜上杆的下端固设于枢接轴上,所述斜上杆的上端垂直固设标杆,所述标杆可摆动地设于观察窗下方,所述下杆件的上端固设于枢接轴上,所述下杆件的下端固设于浮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卧式容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上杆与下杆件错位设置,所述斜上杆位于枢接轴的左侧,所述下杆件位于枢接轴的右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卧式容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件的上部形成有一上弯折部,所述下杆件的下部形成有一下弯折部,所述上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与下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渡远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