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96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包括滚塑成型的船体,船体包括船舱,船舱中部为座舱,所述座舱内安装有靠背支架和靠背调节机构;所述靠背调节机构的两个调整绳座分别安装于座舱两侧上,每一调整绳座均具有活动孔;一靠背卡绳器安装于靠背支架一侧,该靠背卡绳器具有绳穿孔;所述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固定于靠背支架另一侧,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依次从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同侧的调整绳座的活动孔穿出,再穿过靠背支架上部背面的槽孔,再从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对侧调整绳座的活动孔穿入,最后从靠背卡绳器的绳穿孔穿出。可对靠背支架的角度进行单手调节,并保证靠背支架不会发生左右侧倾斜,提高舒适度。提高舒适度。提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艇
,特别是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滚塑又称滚塑成型、旋转成型、回转成型等,是一种热塑性塑料中空成型方法。采用滚塑工艺制成的船艇具有结构牢固,制造方便,安全耐用的特点。常见滚塑船艇包括皮划艇、钓鱼艇等等。
[0003]一般的滚塑船为硬艇结构,船舱内部结构较为坚硬结实,但使用者乘坐时不够舒适,于是现有的滚塑皮划艇的船舱内会装设有柔软的坐垫和靠背,以供使用者划艇时坐靠,提高舒适感。但是常见的坐垫和靠背都是固定不可调节的安装于船舱内,使用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态坐于船舱内会感到疲劳。
[0004]现有申请号201821580287.X公开了一种操作便捷的皮划艇的座椅调节系统,其包括船舱、设置在所述船舱内的坐垫、背部靠垫、调节所述坐垫前端高度的腿垫高度调节机构以及调节所述背部靠垫角度的背垫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船舱两侧边缘上部设置有第二限绳环和第二卡绳器,所述背垫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背部靠垫上再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限绳环和所述第二卡绳器的第二拉绳和第三拉绳。该案可通过拉扯绳索即实现坐垫高度调节和背垫角度调节,但是其背垫角度调节机构具有两组拉绳,在调整背垫角度时需要双手同步拉扯两根拉绳,否则会造成背垫角度倾斜,影响使用者依靠时的舒适性。而且该案的第二限绳环都是直接固定在船舱上,频繁拉扯拉绳后会造成第二限绳环从船舱上松动或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整靠背角度的滚塑皮划艇结构。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包括滚塑成型的船体,船体内成型有船舱,船舱中部为座舱,船体上壁于座舱位置设有敞口,所述座舱内安装有靠背支架和靠背调节机构;
[0008]所述船舱由船体的上下左右侧壁围成;座舱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侧挡壁;各侧挡壁分别与船体左右侧壁之间间隔有侧面空间;
[0009]所述靠背支架底部延伸有连接柱而可转动的安装于座舱内;
[0010]所述靠背调节机构包括一根靠背调整绳、两个调整绳座和一个靠背卡绳器;两个调整绳座分别安装于两个侧挡壁的外侧面上,每一调整绳座均具有活动孔连通侧挡壁上开设的挡壁穿孔;
[0011]所述靠背卡绳器安装于靠背支架一侧,该靠背卡绳器具有绳穿孔,绳穿孔连通连接侧面空间,该靠背卡绳器还具有卡绳结构以卡住绳体;
[0012]所述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固定于靠背支架另一侧的侧面空间内,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依次从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同侧的调整绳座的活动孔穿出,再穿过靠背支架上
部背面的槽孔,再从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对侧调整绳座的活动孔穿入,最后从靠背卡绳器的绳穿孔穿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底部上成型有安装部,各侧挡壁上端分别连接敞口左右侧,下端连接安装部左侧边或右侧边;所述靠背支架安装于安装部的后侧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敞口位置形成有一圈座舱圈,所述靠背卡绳器安装于座舱圈,该靠背卡绳器的绳穿孔连通敞口座舱圈上设置的连通孔,连通孔连接侧面空间。
[0015]进一步的,各侧挡壁的外侧面上装设有柔软材质的侧垫。
[0016]进一步的,所述侧垫上设有多块的防撞凸块。
[0017]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卡绳器的绳穿孔贯通靠背卡绳器的上下端,该卡绳结构为设于绳穿孔一侧的卡槽,并卡槽连通绳穿孔;卡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卡齿。
[0018]进一步的,各卡齿从绳穿孔位置向外倾斜,使各卡齿倾斜的方向与靠背调整绳拉拽的方向相同。
[0019]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支架上套设有柔软的靠垫。
[0020]进一步的,所述座舱内还安装有腿垫支架和腿垫调节机构;该腿垫调节机构包括两根活动带、一个腿垫卡绳器和一根腿垫调整绳;
[0021]两根活动带分别左右设置于腿垫支架的两侧,每一活动带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件而固定于侧面空间内的侧挡壁内侧面上,另一端穿过腿垫支架上设置的侧穿孔而延伸到腿垫支架下方,并且位于腿垫支架下方的端部上均设有连接环;腿垫支架的中部前侧设有前穿孔,并安装有腿垫卡绳器,腿垫卡绳器具有绳穿孔连通前穿孔,该腿垫卡绳器还具有卡绳结构以卡住绳体;腿垫调整绳一端连接于腿垫支架下方的其中一活动带的连接环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另一活动带的连接环、腿垫支架的前穿孔和腿垫卡绳器的绳穿孔而位于腿垫支架上方。
[0022]进一步的,所述腿垫卡绳器的绳穿孔贯通腿垫卡绳器的上下端,该卡绳结构为设于绳穿孔一侧的卡槽,并卡槽连通绳穿孔;卡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卡齿,各卡齿从绳穿孔位置向外倾斜,使各卡齿倾斜的方向与脚垫调整绳拉拽的方向相同。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设置有靠背支架,并设有靠背调节结构,可对靠背支架的角度进行单手调节,通过单手拉动靠背卡绳器一端的靠背调整绳,即可使靠背调整绳于各调整绳座和槽孔内滑动对靠背支架位置进行调整,令靠背支架向前翻转或向后翻转,借以改变靠背支架上的靠垫的角度,并保证靠背支架不会发生左右侧倾斜,提高使用者乘坐依靠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船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靠背支架和靠背调节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腿垫支架和腿垫调节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靠背卡绳器(腿垫卡绳器)的立体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靠背卡绳器(腿垫卡绳器)的剖视图;
[0031]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侧垫的示意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船体10左侧壁101右侧壁102
[0034]船舱20座舱201敞口202座舱圈203
[0035]连通孔204
[0036]安装部1安装槽11
[0037]侧挡壁2挡壁穿孔21
[0038]侧面空间34
[0039]腿垫支架4连接耳41侧穿孔42前穿孔43
[0040]靠背支架5连接柱51槽孔52
[0041]靠背调节机构6靠背调整绳61调整绳座62活动孔621
[0042]靠背卡绳器63绳穿孔631卡绳结构632卡齿633
[0043]腿垫调节机构7活动带71腿垫卡绳器72腿垫调整绳73
[0044]固定件711连接环712
[0045]侧垫8防撞凸块81。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包括滚塑成型的船体,船体内成型有船舱,船舱中部为座舱,船体上壁于座舱位置设有敞口,所述座舱内安装有靠背支架和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舱由船体的上下左右侧壁围成;座舱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侧挡壁;各侧挡壁分别与船体左右侧壁之间间隔有侧面空间;所述靠背支架底部延伸有连接柱而可转动的安装于座舱内;所述靠背调节机构包括一根靠背调整绳、两个调整绳座和一个靠背卡绳器;两个调整绳座分别安装于两个侧挡壁的外侧面上,每一调整绳座均具有活动孔连通侧挡壁上开设的挡壁穿孔;所述靠背卡绳器安装于靠背支架一侧,该靠背卡绳器具有绳穿孔,绳穿孔连通连接侧面空间,该靠背卡绳器还具有卡绳结构以卡住绳体;所述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固定于靠背支架另一侧的侧面空间内,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依次从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同侧的调整绳座的活动孔穿出,再穿过靠背支架上部背面的槽孔,再从靠背调整绳的固定端对侧调整绳座的活动孔穿入,最后从靠背卡绳器的绳穿孔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底部上成型有安装部,各侧挡壁上端分别连接敞口左右侧,下端连接安装部左侧边或右侧边;所述靠背支架安装于安装部的后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位置形成有一圈座舱圈,所述靠背卡绳器安装于座舱圈,该靠背卡绳器的绳穿孔连通敞口座舱圈上设置的连通孔,连通孔连接侧面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挡壁的外侧面上装设有柔软材质的侧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滚塑皮划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渡远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