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90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接线装置,包括插座壳体(10)、设于壳体中的若干组接线组件(20)及插线座(30),接线组件(20)设于插线座(30)中,插线座(30)和壳体(10)的前壳体(11)上的插孔(111)、后壳体(12)上的接线插口(121)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在插线座(30)中设有一个与接线组件(20)连接的转动式推压件(40),与推压件(40)对应的后壳体(12)上设有插口(122),利用螺丝刀(60)可以将推压件(40)挤压接线组件(20)达到打开或关闭接线插口(121)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同样适用于开关或其他电工产品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工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插座的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工产品,这里主要指需要电线的接入的产品,包括开关、安装在墙上的插座,当然也包括其他需要插入单芯或多芯绞线的电工产品,这里以插座为例。比较常见的电线有单芯硬铜和多芯绞线两种,常见的插座电线接入方式为螺钉紧固方式,该方式可以牢固地安装单芯或多芯电线,但是操作相对比较繁琐,首先必须借助工具,而且还有一个旋转的过程,当螺丝遗失时就实现不了安装的功能;针对单芯铜线比较硬的特点,有的插座使用了插入安装法,即设有一个安装槽,槽中设有一个弹片,单芯电线从安装孔中槽入,顶起弹片同时达到安装的作用,只需要用力往外拨即可拆下,该结构的特点是针对单芯电线而言的,多芯绞线由于硬度不够,不能顺利顶开弹片。目前还没有装卸方便,适用不同电线的插座接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且能同时适用不同电线的插座接线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这种插座接线装置,包括插座壳体、设于壳体中的多组接线组件及插线座,接线组件设于插线座中,插线座和壳体的前壳体上的插孔、后壳体上的接线插口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在插线座中设有一个与接线组件连接的转动式推压件,与推压件对应的后壳体上设有插口。所述的插线座包括U形座体和侧板外固接的线夹,座体的U形开口对应于后壳体的接线插口,线夹开口对应于前壳体的插孔,座体远离线夹的侧板中间设有开口,与开口对应的后壳体内壁设有限位凸台,开口的两侧的内壁上设有防滑槽。所述接线组件为V形的弹片,其敞口端朝向座体底板,且其中一侧卡在防滑槽处。所述接线组件为双层V形弹片,其两端位于同一侧并顶在防滑槽处。所述的插线座中设有两个接线组件,它们置于推压件两侧。所述的推压件由一个菱形体和弧面柱状体构成,其中菱形体的一面对着座体的开口,并设有与后壳体内壁上的限位凸台配合的第二限位槽,菱形体的另一面对着接线插口且设有一个斜插槽,推压件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三角形凸台,其一个斜面与接线组件的第二侧面的一部分接触。本技术的好处是解决了单芯和多芯电线的同一安装结构,而且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只需借助一字螺丝刀或类似物即可翘开弹片,插进电线,对于较硬的单芯电线,也可以直接插进,并且接丝牢固,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电线安装示意图,其中图2A是插装前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其中图2C是插装时示意图,图2D是图2C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图3是推压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接线组件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以三脚插座为例,参见图1,本技术插座接线装置包括壳体10、设于壳体10中的三组接线组件20及各自对应的插线座30。其中壳体10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通过其侧边对应设置的安装孔112和凸块126卡接来实现本体的安装,前壳体11上设有与插头适配的插孔111,后壳体12底板上设有接线插口121,见图2A-图2D,同时后壳体12的内壁设有与插线座30对应的限位凸台123,目的是对插线座30和在插线座30中旋转的推压件40起到限位作用;参见图3,插线座30包括U形座体31和侧板外固接的线夹32,座体31的U形开口312对应于后壳体12的接线插口121,线夹32开口321对应于前壳体11的插孔111,座体31远离线夹32的侧板中间设有开口312,开口312的两侧的内壁设有防滑槽313,目的是利于夹紧插线,开口312中间还开有限位槽314,用于和后壳体12内壁的限位凸台123配合起限位作用;接线组件20与推压件40转动配合设于插线座30的座体31中,其中接线组件20是由一金属片弯折成V形的弹片,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接线组件20为双层V形弹片,即经两次弯折后,弹性金属片的两端21处于同一侧,考虑到其弹性的强度,该弹片结构以在非受力状态时不接触,受压迫后最大程度收合时内V形22底部不妨碍外V形23为宜,如图4所示,作为接线组件20的V形弹片处于座体31和后壳体12构成的空腔中,V形敞口端24朝向座体31底部,与座体31对应的接线插口121部位凸出空腔中,形成凸台124,并相对地在侧边形成一个凹槽125,V形弹片底部置于凹槽125中,弹片第一侧面25贴着座体31的内壁,第二侧面26斜置于接线插口121处,同时两端21由于自身的张力卡在座体31的防滑槽313部位,此时接线插口121处于紧闭状态,防滑槽313可以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每个座体31上装有两个接线组件20并和两个接线插口121对应,两个接线组件20间设有一个推压件40,与推压件40对应的后壳体12上设有插口122,如图3所示,推压件40由一个菱形体41和弧面柱状体42构成,其中菱形体41的一面411对着座体31的开口312,并设有与后壳体12内壁上的限位凸台123配合的第二限位槽413,菱形体41的另一面412对着接线插口121且设有一个斜插槽4121,用于插进螺丝刀60,推压件40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三角形凸台43,其一个斜面431与接线组件20的第二侧面26的一部分接触,当转动推压件40时,斜面431对弹片即推压件40进行挤压,使接线插口121处于打开状态,可以插入单芯或多芯电线50,而推压件40的转动靠外插螺丝刀60插进斜插槽421旋转来实现。再参见图2A至图2D,当扳动推压件40时,推压件相对地转动,同时推压弹片收合,接线插口121张开,即可轻松插入电线50的裸露金属头,释放外力,推压件40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弹片的两端21压住电线50,完成电线的安装。同理,只需要用螺丝刀60扳动推压件40,松开弹片即可拉出电线50。显然,本技术的插座接线装置不只适用于插座,也同样适用于像开关或其他电工产品的接线装置上。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接线装置,包括插座壳体(10)、设于壳体中的多组接线组件(20)及插线座(30),接线组件(20)设于插线座(30)中,插线座(30)和壳体(10)的前壳体(11)上的插孔(111)、后壳体(12)上的接线插口(121)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在插线座(30)中设有一个与接线组件(20)连接的转动式推压件(40),与推压件(40)对应的后壳体(12)上设有插口(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线座(30)包括U形座体(31)和侧板外固接的线夹(32),座体(31)的U形开口(311)对应于后壳体(12)的接线插口(121),线夹开口(321)对应于前壳体(11)的插孔(111),座体(31)远离线夹(32)的侧板中间设有开口(312),与开口(312)对应的后壳体内壁设有限位凸台(123),开口(312)的两侧的内壁上设有防滑槽(3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20)为V形的弹片,其敞口端(24)朝向座体(31)底板,且其中一端卡在防滑槽(313)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20)为双层V形弹片,其两端(21)位于同一侧并顶在防滑槽(313)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接线装置,包括插座壳体(10)、设于壳体中的多组接线组件(20)及插线座(30),接线组件(20)设于插线座(30)中,插线座(30)和壳体(10)的前壳体(11)上的插孔(111)、后壳体(12)上的接线插口(121)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在插线座(30)中设有一个与接线组件(20)连接的转动式推压件(40),与推压件(40)对应的后壳体(12)上设有插口(1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平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基电气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