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87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包括灰尘收集装置、灰尘处理装置和粘结剂供给装置,灰尘收集装置包括自动导引小车,自动导引小车顶部安装有灰尘收集机构,灰尘收集机构包括灰尘收集罐体,灰尘收集罐体一端安装有收集入风口,灰尘收集罐体另一端安装有收集出风口,灰尘收集罐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收集挡板,收集挡板呈交错式安装形成多重S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灰尘收集装置,使得灰尘运动时撞击到收集挡板上后失去动能,掉落与灰尘收集罐体底部,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喷水除尘,本装置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同时收集入风口和收集出风口的转动速率极低、能耗更小,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能。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能。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装置
,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0003]在建筑施工场地,由于工作性质导致会产生极大的扬尘,影响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通过洒水等方式,使灰尘粘结后落地,但是会导致场地泥泞,使施工人员容易滑倒,同时施工人员走路时会甩起泥点,导致衣物脏污等现象,同时此方式未能真正除去灰尘,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包括灰尘收集装置、灰尘处理装置和粘结剂供给装置,所述灰尘收集装置包括自动导引小车,所述自动导引小车顶部安装有灰尘收集机构;
[0007]所述灰尘收集机构包括灰尘收集罐体,所述灰尘收集罐体一端安装有收集入风口,所述灰尘收集罐体另一端安装有收集出风口,所述灰尘收集罐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收集挡板,所述收集挡板呈交错式安装形成多重S型结构,所述收集挡板下方设置有收集隔板,所述灰尘收集罐体底部一侧铰接安装有收集罐体挡门,所述收集罐体挡门外部铰接连接有挡门驱动伸缩缸,所述挡门驱动伸缩缸移动端与灰尘收集罐体外壳铰接连接,所述灰尘收集罐体底侧外部铰接连接有装卸驱动伸缩缸,所述装卸驱动伸缩缸固定端与自动导引小车铰接连接,所述装卸驱动伸缩缸移动端与灰尘收集罐体铰接连接,所述灰尘收集罐体底侧外部与自动导引小车之间还连接有罐体铰接组件;
[0008]所述灰尘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机构底座,所述处理机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处理机构驱动电机,所述处理机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处理机构传动组件,所述处理机构传动组件连接有螺旋挤压成形机构,所述螺旋挤压成形机构下方设置有接料桶;
[0009]所述螺旋挤压成形机构包括挤压成形壳体,所述挤压成形壳体内部两侧安装有挤压机构支撑轴承,所述挤压机构支撑轴承之间连接有挤压机构传动轴,所述挤压机构传动轴一端伸出挤压成形壳体外部且与处理机构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挤压机构传动轴设置于挤压成形壳体内部的部分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机构螺旋套杆,所述挤压成形壳体一端顶部设置
有挤压机构进料口,所述挤压成形壳体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挤压机构出料口;
[0010]所述粘结剂供给装置包括粘结剂供给底座,所述粘结剂供给底座顶部安装有粘结剂储存罐,所述粘结剂储存罐一侧底部设置有粘结剂出水管,所述粘结剂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导引小车上设置有触摸控制屏和激光导引器,通过触摸控制屏便于对自动导引小车的运动参数进行设置,通过激光导引器使得自动导引小车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识别判断,实现自动导引功能,提高装置的自动化功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隔板上设置有滤孔,通过设置滤孔提高收集隔板的风阻,减少空气穿过收集隔板的流量,使大部分空气穿过收集挡板形成的多重S型结构,进而实现收集灰尘的目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成形壳体采用组合式结构,包括筒体、闷盖和透盖组成,三者通过螺栓和螺母组件进行紧固连接,三者连接端面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组合式结构,使挤压成形壳体内部更加便于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维修工人进行维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机构进料口高度低于收集罐体挡门高度,便于灰尘收集机构将灰尘从收集罐体挡门处倾倒至挤压机构进料口内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结剂出水管位于挤压机构进料口正上方,使得粘结剂能够准确地从粘结剂出水管流入挤压机构进料口内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导引小车内部设置有小车控制模块,所述灰尘处理装置设置有挤压处理控制模块,所述粘结剂供给装置设置有供给控制模块,通过各自设置的控制模块,便于对各部分的动力机构进行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和装置的实用性。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车控制模块、挤压处理控制模块和供给控制模块与总控制系统相连接,其中所述小车控制模块与总控制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控制数据,通过总控制系统对各模块进行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使各部分机构协同作业,使装置运行更加稳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灰尘收集装置,使得使用时,通过小车控制模块以及在触摸控制屏上进行操作,将自动导引小车在建筑施工场地的运行路线进行输入,使得自动导引小车按路线进行循环除尘作业,作业时,收集入风口和收集出风口转动,使外部空气能够进入灰尘收集罐体内部,当空气进入灰尘收集罐体内部后,由于收集挡板呈多重S形设置,使得灰尘运动时撞击到收集挡板上后失去动能,掉落与灰尘收集罐体底部,由于自动导引小车运行时会产生一定颠簸和震动,使得灰尘均能从收集隔板上的滤孔穿过,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喷水除尘,本装置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同时收集入风口和收集出风口的转动速率极低、能耗更小,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能。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灰尘处理装置和粘结剂供给装置,使得当自动导引小车运动一个周期后,通过设定好的程序,移动至灰尘处理装置一旁,使收集罐体挡门位于挤压机构进料口上方,之后挡门驱动伸缩缸收缩同时装卸驱动伸缩缸伸长,使灰尘收集罐体内部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滑入挤压机构进料口中,之后自动导引小车离开,继续收集灰尘作
业,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使粘结剂储存罐内的粘结剂通过粘结剂出水管匀速缓慢地流入挤压机构进料口中,同时处理机构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处理机构传动组件、挤压机构传动轴和挤压机构螺旋套杆转动,通过挤压机构螺旋套杆的转动挤压作用,将灰尘和粘结剂挤压成形,之后从挤压机构出料口排出,落入接料桶中,使得将收集的灰尘进行挤压成形处理,防止灰尘处理不当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同时,挤压成形的灰尘可以用于回土填埋,实现了废物利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灰尘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灰尘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灰尘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挤压成形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粘结剂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28]图中:1、灰尘收集装置;2、灰尘处理装置;3、粘结剂供给装置;11、自动导引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保护高效除尘装置,包括灰尘收集装置(1)、灰尘处理装置(2)和粘结剂供给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收集装置(1)包括自动导引小车(11),所述自动导引小车(11)顶部安装有灰尘收集机构(12);所述灰尘收集机构(12)包括灰尘收集罐体(121),所述灰尘收集罐体(121)一端安装有收集入风口(122),所述灰尘收集罐体(121)另一端安装有收集出风口(123),所述灰尘收集罐体(121)内部设置有多个收集挡板(124),所述收集挡板(124)呈交错式安装形成多重S型结构,所述收集挡板(124)下方设置有收集隔板(125),所述灰尘收集罐体(121)底部一侧铰接安装有收集罐体挡门(126),所述收集罐体挡门(126)外部铰接连接有挡门驱动伸缩缸(127),所述挡门驱动伸缩缸(127)移动端与灰尘收集罐体(121)外壳铰接连接,所述灰尘收集罐体(121)底侧外部铰接连接有装卸驱动伸缩缸(129),所述装卸驱动伸缩缸(129)固定端与自动导引小车(11)铰接连接,所述装卸驱动伸缩缸(129)移动端与灰尘收集罐体(121)铰接连接,所述灰尘收集罐体(121)底侧外部与自动导引小车(11)之间还连接有罐体铰接组件(128);所述灰尘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机构底座(21),所述处理机构底座(21)上固定安装有处理机构驱动电机(22),所述处理机构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处理机构传动组件(23),所述处理机构传动组件(23)连接有螺旋挤压成形机构(24),所述螺旋挤压成形机构(24)下方设置有接料桶(25);所述螺旋挤压成形机构(24)包括挤压成形壳体(241),所述挤压成形壳体(241)内部两侧安装有挤压机构支撑轴承(242),所述挤压机构支撑轴承(242)之间连接有挤压机构传动轴(243),所述挤压机构传动轴(243)一端伸出挤压成形壳体(241)外部且与处理机构传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钧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华匠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