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43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用于少量流体的杀菌,包括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设置用于通过待杀菌流体的毛细管,并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毛细管入口和毛细管出口,所述毛细管入口与用于承装待杀菌流体的第一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出口与用于承装杀菌后的流体的第二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入口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还设置一流体泵;所述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小于100ml/min。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适合于小量流体杀菌的方法,利用微波杀菌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利用微波对流体进行杀菌,减少流体中热敏性成分的损失,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食品药品生产研发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流体食品药品在灌装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现有的方法是采用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等来处理流体。该方法中,流体保持高温的时间相对较长,且流体承受的温度也相对较高。会对流体中的热敏性成分造成较大的损失,影响产品的风味及胶体界面特性。
[0003]对于常用的巴氏杀菌,比如巴杀液蛋,现在普遍的杀菌装置,基本都采用蛋液与热水之间进行热传导的方式来进行杀菌。对蛋液进行巴氏杀菌的热水,需要在3个大气压下被加热到135℃,才能达到有效的杀菌效果。并且加热效果不均匀,保证中心蛋液充分灭菌时,外周蛋液的品质下降,因此常常难以达到完全加热杀菌的目的。加热完毕的热水又需要重新加热才能进行重新使用。大量热水的使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容易造成意外。
[0004]对于流体常用的超高温瞬时灭菌,现有的设备同样具有上述巴氏杀菌缺陷,同时因设备制造利用热传导原理,难以实现小型化,目前实验型设备最小需要的样品量也约4

5L,这对于实验室研发而言,尤其是流体组成含有高价值组分或尚难于大批量商业化的组分而言,几乎是难以逾越的瓶颈,致使很多流体食品、药品的商业开发或实验样品制备在该灭菌环节卡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解决了现有实验型杀菌装置的最小样品处理量不能满足含有高价值组分或尚难于大批量商业化的组分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用于少量流体的杀菌,包括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设置用于通过待杀菌流体的毛细管,并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毛细管入口和毛细管出口,所述毛细管入口与用于承装待杀菌流体的第一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出口与用于承装杀菌后的流体的第二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入口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还设置一流体泵;所述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小于100ml/min。
[0007]优选地,所述毛细管为内径小于微波穿透深度的毛细管。
[0008]优选地,所述毛细管的材质为耐高温耐高压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
[0009]优选地,所述毛细管为长度为500

2000mm、直径为150

200mm的螺旋设置的盘管。
[0010]优选地,所述流体泵为精密恒流泵,所述精密恒流泵的最高承压为10MPa,流速为0.1

100mL/min。
[0011]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的杀菌方
法,将置于第一容器内的待杀菌流体通过连接了毛细管的流体泵输送至微波加热腔中进行微波杀菌,并收集于第二容器中。
[0012]优选地,在进行杀菌之前或杀菌之后,用水或消毒液运行进行消毒清洗。
[0013]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在流体食品药品测试中的应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适合于小量流体杀菌的方法,利用微波杀菌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利用微波对流体进行杀菌,减少流体中热敏性成分的损失,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
[0016](2)该杀菌方法样品需要量小、可降低杀菌温度,可广泛适用于巴氏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等多种需要。
[0017](3)该杀菌装置具有样品需要量小、可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清洗简单、一机多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用于少量流体的杀菌,包括微波加热腔5,在所述微波加热腔5内设置用于通过待杀菌流体的毛细管3,并在所述微波加热腔5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毛细管入口8和毛细管出口9,所述毛细管入口8与用于承装待杀菌流体的第一容器2连接,所述毛细管出口9与用于承装杀菌后的流体的第二容器7连接,所述毛细管入口8与所述第一容器2之间还设置一流体泵4;所述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小于100ml/min。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确保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足够小,所述毛细管为内径小于微波穿透深度的毛细管,材质可以为耐高温耐高压的高分子材料,例如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所述毛细管可以为长度为500

2000mm、直径为150

200mm的螺旋设置的盘管。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泵可以为精密恒流泵,所述精密恒流泵的最高承压为10MPa,流速为0.1

100mL/min。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器2置于超净工作台1中,所述第二容器7置于超净工作台6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波杀菌装置可以集成在超净工作台内(1,6),也可固定在超净工作台旁(1,6),也可通过置于滑轮的支架上,用于使用时推至超净工作台旁(1,6)。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综合交叉应用微流体技术、微波加热原理、食品药品灭菌机理,通过精密恒流泵保证液体在微波加热腔内准确的停留时间;通过微波穿透深度大于内径的耐高温耐压高分子毛细管输送流体,保证流体全部直接被微波辐射;通过毛细管管路在微波腔内盘管长度,来配合恒流泵获取在腔内不同的杀菌时间,用于不同的杀菌需要。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的杀菌方法,将置于第一
容器2内的待杀菌流体通过连接了毛细管3的流体泵4输送至微波加热腔5中进行微波杀菌,并收集于第二容器7中。在进行杀菌之前或杀菌之后,用水或消毒液运行进行消毒清洗。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适用于流体食品药品测试中的巴氏杀菌、高温杀菌或超高温瞬时杀菌。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和杀菌方法,适合于小量流体杀菌的方法,利用微波杀菌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利用微波对流体进行杀菌,减少流体中热敏性成分的损失,更好的保持流体的风味和胶体界面特性。该杀菌装置具有样品需要量小、可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清洗简单、一机多用等优点。该杀菌方法样品需要量小、可降低杀菌温度,可广泛适用于巴氏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等多种需要。
[0028]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特征的宗旨下,本专利技术可体现为多种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形态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而非由说明书限定,而且落在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或其界定的范围的等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用于少量流体的杀菌,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设置用于通过待杀菌流体的毛细管,并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毛细管入口和毛细管出口,所述毛细管入口与用于承装待杀菌流体的第一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出口与用于承装杀菌后的流体的第二容器连接,所述毛细管入口与所述第一容器之间还设置一流体泵;所述待杀菌流体的处理量小于100ml/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为内径小于微波穿透深度的毛细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的材质为耐高温耐高压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型微波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为长度为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伊睦上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