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蚊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41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蚊面料,阻挡层的内部构造为通过经纱和纬纱的组合形成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和第二竖向透气孔,第一透气孔由阻挡层的第一层面料形成,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形成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由阻挡层的第二层面料形成,其第二层面料在编织时,形成一个水平的通道,并水平的通道与第一透气孔贯通,第二竖向透气孔由阻挡层的第三层面料形成,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形成第二竖向透气孔,第二竖向透气孔与横向透气孔贯通,从而使得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和第二竖向透气孔形成一个转向90度的“Z”形,进而使得蚊虫在叮咬时,无法穿过阻挡层,进而避免了被蚊虫叮咬。进而避免了被蚊虫叮咬。进而避免了被蚊虫叮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蚊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蚊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普遍穿的衣物非常单薄,常见的服装有短裤、短袖衬衫等,这类服装的裸露部位较多,散热通风的效果比较好。可是在夏日也是蚊虫肆虐的季节,无论户外或者室内,单薄的衣物和裸露的手臂、腿部无法抵抗蚊子的叮咬,常见的防蚊叮咬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蚊香、电蚊液、蚊帐和灭蚊。
[0003]然而通过蚊香进行灭蚊需要在室内,人在室外时蚊虫还是只能通过衣物对蚊虫的阻挡,但目前夏天为了保持凉爽,人们穿戴的衣物面料通常较薄,为单层面料,蚊虫还是能够透过衣物进行叮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蚊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前夏天的衣物面料通常较薄,为单层面料,蚊虫还是能够透过衣物进行叮咬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防蚊面料,包括内织物层、阻挡层和外织物层;
[0006]所述阻挡层与所述内织物层缝合固定,所述外织物层与所述阻挡层缝合固定,所述阻挡层位于所述内织物层和外织物层之间;
[0007]所述阻挡层具有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和第二竖向透气孔,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位于所述阻挡层靠近所述外织物层的一侧,并伸入所述阻挡层内,所述横向透气孔设置在所述阻挡层内,并与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贯通,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位于所述阻挡层靠近所述内织物层的一侧,并与所述横向透气孔贯通。
[0008]所述内织物层具有内透气孔,所述内透气孔位于所述内织物层靠近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贯通。
[0009]所述外织物层具有外透气孔,所述外透气孔位于所述外织物层靠近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贯通。
[0010]所述防蚊面料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外织物层缝合,并位于所述外织物层远离所述阻挡层的一侧。
[0011]所述装饰层具有装饰透气孔,所述装饰透气孔位于所述装饰层靠近所述外透气孔的一侧,并与所述外透气孔贯通。
[0012]本技术的一种防蚊面料,阻挡层的内部构造为通过经纱和纬纱的组合形成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和第二竖向透气孔,第一透气孔由阻挡层的第一层面料形成,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形成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由阻挡层的第二层面料形成,其第二层面料在编织时,形成一个水平的通道,并水平的通道与第一透气孔贯通,第二竖向透气孔由阻挡层的第三层面料形成,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形成第二竖向透气孔,第二竖向透
气孔与横向透气孔贯通,从而使得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和第二竖向透气孔形成一个转向90 度的“Z”形,进而使得蚊虫在叮咬时,无法穿过阻挡层,进而避免了被蚊虫叮咬。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4]图1是本技术的防蚊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防蚊面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内织物层、2

阻挡层、3

外织物层、4

装饰层、11

内透气孔、21

第一竖向透气孔、22

横向透气孔、23

第二竖向透气孔、31

外透气孔、41

装饰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18]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蚊面料,包括内织物层1、阻挡层2和外织物层3;
[0019]所述阻挡层2与所述内织物层1缝合固定,所述外织物层3与所述阻挡层2 缝合固定,所述阻挡层2位于所述内织物层1和外织物层3之间;
[0020]所述阻挡层2具有第一竖向透气孔21、横向透气孔22和第二竖向透气孔 23,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位于所述阻挡层2靠近所述外织物层3的一侧,并伸入所述阻挡层2内,所述横向透气孔22设置在所述阻挡层2内,并与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贯通,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位于所述阻挡层2靠近所述内织物层1的一侧,并与所述横向透气孔22贯通。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织物层1、所述阻挡层2和所述外织物层3的材质是相同的,并且所述内织物层1、所述阻挡层2和所述外织物层3的经纬纱采用棉涤混纺纱线,棉涤混纺纱线由35%涤纶,65%棉混纺而成,其中,经纱和纬纱依次交替排列,采用平纹和斜纹组织交织而的面料,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所述阻挡层2缝合在所述外织物层3和所述内织物层1之间,所述阻挡层2的内部构造为通过经纱和纬纱的组合形成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所述横向透气孔22 和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所述第一透气孔由所述阻挡层2的第一层面料形成,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形成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所述横向透气孔22由所述阻挡层2的第二层面料形成,其第二层面料在编织时,形成一个水平的通道,并水平的通道与所述第一透气孔贯通,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由所述阻挡层2 的第三层面料形成,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形成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与所述横向透气孔22贯通,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 21、所述横向透气孔22和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形成一个转向90度的“Z”形,进而使得蚊虫在叮咬时,无法穿过所述阻挡层2,进而避免了被蚊虫叮咬。
[0022]所述内织物层1具有内透气孔11,所述内透气孔11位于所述内织物层1靠近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贯通。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织物层1的纬纱和经纱之间具有所述内透气孔11,所述内透气孔11与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贯通,从而使得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23进
入到所述内透气孔11内,从而实现透气。
[0024]所述外织物层3具有外透气孔31,所述外透气孔31位于所述外织物层3靠近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贯通。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织物层3的纬纱和经纱之间具有所述外透气孔31,所述外透气孔31与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贯通,从而使得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21进入到所述外透气孔31内,从而实现透气。
[0026]所述防蚊面料还包括装饰层4,所述装饰层4与所述外织物层3缝合,并位于所述外织物层3远离所述阻挡层2的一侧。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层4通过纺纱和绣花拼接而成,并缝合在所述外织物层3的表面,用于装饰面料的表面。
[0028]所述装饰层4具有装饰透气孔41,所述装饰透气孔41位于所述装饰层4靠近所述外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蚊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织物层、阻挡层和外织物层;所述阻挡层与所述内织物层缝合固定,所述外织物层与所述阻挡层缝合固定,所述阻挡层位于所述内织物层和外织物层之间;所述阻挡层具有第一竖向透气孔、横向透气孔和第二竖向透气孔,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位于所述阻挡层靠近所述外织物层的一侧,并伸入所述阻挡层内,所述横向透气孔设置在所述阻挡层内,并与所述第一竖向透气孔贯通,所述第二竖向透气孔位于所述阻挡层靠近所述内织物层的一侧,并与所述横向透气孔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织物层具有内透气孔,所述内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彩丽钱培明丁志康单利萍叶锋虞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