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33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包括连接带,连接带下方连接有壳体,壳体内上部分为电源、下部分为消毒区域;壳体下部左右两侧开槽为环带形成进出口;在消毒区域内设置有旋转电机和轴承,旋转电机位于两侧、中间依次平行排列有3个轴承;旋转电机、轴承组合为环带转动形成承载结构并提供动力;其中,两个旋转电机分别设置于环带在壳体的进出方向;壳体下部分内嵌有交错分布的两路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用于对环带进行消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扶手的即时消毒工作,保证每位用户用到干净卫生的扶手,避免病毒细菌在公共扶手上通过手部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共扶手上通过手部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共扶手上通过手部间接接触进行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


[0001]本技术属于公共用品消毒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

技术介绍

[0002]自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人们对公共环境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常生活中80%的细菌和病毒都是通过手部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和感染的,切断手部这条传染路径,是降低病毒感染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公共空间中细菌可通过手部实现间接传播的主要场所是扶手,因此即时与准确对扶手进行消毒异常重要,但目前阶段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解决了公共空间中扶手的即时消毒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包括连接带,连接带下方连接有壳体,壳体内上部分为电源、下部分为消毒区域;壳体下部左右两侧开槽为环带形成进出口;在消毒区域内设置有旋转电机和轴承,旋转电机位于两侧、中间依次平行排列有3个轴承;旋转电机、轴承组合为环带转动形成承载结构并提供动力;其中,两个旋转电机分别设置于环带在壳体的进出方向,双处动力使系统运转更顺畅;壳体下部分内嵌有交错分布的两路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用于对环带进行消毒;
[0005]连接带和壳体连接处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旋转电机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转电机、紫外消毒灯的工作状态。
[0006]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7]壳体的外部还设置有三个状态指示灯、状态指示灯分别对应指示电源和两路紫外线消毒灯的工作状态。
[0008]轴承和旋转电机之间的距离和环带厚度形成过盈配合,保证旋转电机动力可传输至环带进行旋转。
[0009]旋转电机的压力感应具有限制条件:压力传感器至少收到连续30秒的压力信号,即用户至少抓握30秒;压力信号消失3秒内无压力变化,即确认用户已离开扶手,由此判断用户完成由使用到离开的过程;旋转电机旋转、紫外线消毒灯启动消毒流程。
[0010]环带在旋转电机和轴承之间形成S型环绕。
[0011]紫外线消毒灯也可设置为多路。
[0012]本技术的壳体用于包裹所有元器件,且保证消毒过程中紫外线不会外露对人体造成伤害;压力传感器承担整个系统中的“开关键”作用,感应压力变化后系统开始进行一个周期的运转;旋转电机负责给环带旋转提供动力,为保证系统运行顺畅,可在环带进出口位置各设置一个电机;轴承主要为环带提供运行路径,在位置关系上,两侧轴承与电机之
间的距离为环带厚度,三者整体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带动环带旋转;环带通过旋转电机和轴承进行缠绕,固定于壳体内部,转动过程中实现处理污染部分和更新干净部分的工作;为避免某处紫外线消毒灯突然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工作,系统中包含多路紫外线消毒灯;状态显示灯在壳体外部实时指示电源和紫外线消毒灯的工作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在公共环境(交通工具或其他环境)中,可实现对扶手的即时消毒工作,保证每位用户用到干净卫生的扶手,避免病毒细菌在公共扶手上通过手部间接接触进行传播。通过对此传染途径的切断,可大幅度减少病毒在公共空间中传播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的整体正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的结构透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的下部结构细节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的外观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的系统运行周期图。
[0020]图中,1.连接带,2.壳体,3.电源,4.状态指示灯,7.旋转电机,8.轴承,9.紫外线消毒灯,10.环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如图1

4所示,包括连接带1,连接带1下方连接有壳体2,壳体2内上部分为电源3、下部分为消毒区域;壳体2下部左右两侧开槽为环带10形成进出口;在消毒区域内设置有旋转电机7和轴承8,旋转电机7位于两侧、中间依次平行排列有3个轴承8;旋转电机7、轴承8组合为环带10转动形成承载结构并提供动力;其中,两个旋转电机7分别设置于环带10在壳体2的进出方向,双处动力使系统运转更顺畅;壳体2下部分内嵌有交错分布的两路紫外线消毒灯9,紫外线消毒灯9用于对环带10进行消毒;
[0023]连接带1和壳体2连接处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旋转电机7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转电机7、紫外消毒灯的工作状态。
[0024]壳体2的外部还设置有三个状态指示灯4、状态指示灯4分别对应指示电源3和两路紫外线消毒灯9的工作状态。
[0025]轴承8和旋转电机7之间的距离和环带厚度形成过盈配合,保证旋转电机7动力可传输至环带10进行旋转。
[0026]旋转电机7的压力感应具有限制条件:压力传感器至少收到连续30秒的压力信号,即用户至少抓握30秒;压力信号消失3秒内无压力变化,即确认用户已离开扶手,由此判断用户完成由使用到离开的过程;旋转电机7旋转、紫外线消毒灯9启动消毒流程。
[0027]环带10在旋转电机7和轴承8之间形成S型环绕。
[0028]系统工作流程(如图5

6所示):A乘客松开环带(即拉环),连接带1和壳体2之间的连接相对变得松弛,在连接带1和壳体2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变化的信号,控制器启动整个系统工作,两个旋转电机7开始同向旋转,带动环带10通过3个轴承进行旋转,将消毒后的干净段环带从壳体2中转出,污染后的环带段a转入壳体2,旋转完成之后,紫外线消毒灯9开始对污染的环带段a进行消毒,正常工作的紫外线消毒灯9和对应的状态指示灯同亮同灭,以此可以在壳体2外部实时指示内部紫外线消毒灯9的工作状态,为了方便观察和产品造型语言统一,3个状态指示灯于壳体2的同面外侧(左或右)。
[0029]系统工作时间安排: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变化信号后,系统开启状态持续一段定值时间,该段时间具体包括:TIME1:旋转电机7和轴承8和环带10的旋转;TIME2:紫外线消毒灯9完成消毒所用时长。完成一次消毒流程之后,系统停止工作,直到下次再接收到压力信号时再次开启系统,并按照相同的方式执行同样的步骤完成下次消毒,以此往复形成完整的消毒过程,如图6。
[0030]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实现扶手的即时消毒工作,保证每位用户用到干净卫生的扶手,避免病毒细菌在公共扶手上通过手部间接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即时消毒功能的公共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带(1),所述连接带(1)下方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上部分为电源(3)、下部分为消毒区域;所述壳体(2)下部左右两侧开槽为环带(10)形成进出口;在所述消毒区域内设置有旋转电机(7)和轴承(8),所述旋转电机(7)位于两侧、中间依次平行排列有3个轴承(8);所述旋转电机(7)、轴承(8)组合为环带(10)转动形成承载结构并提供动力;其中,两个旋转电机(7)分别设置于环带(10)在壳体(2)的进出方向,双处动力使系统运转更顺畅;所述壳体(2)下部分内嵌有交错分布的两路紫外线消毒灯(9),所述紫外线消毒灯(9)用于对环带(10)进行消毒;所述连接带(1)和壳体(2)连接处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雯秦瑞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