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325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腔镜缝合器,包括壳体、夹持组件、开合组件、调节组件以及旋转组件,所述壳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杆身,远离所述壳体的所述杆身的一端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开合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后半段以及所述杆身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前半段一侧,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前半段另一侧,杆身需要进行旋转时,通过推动其中一组推板,使推板借助卡环推动滑杆在杆身移动,使滑杆一端设置的齿条驱动第三齿轮旋转,进而使固定架在限位环和凹槽配合下与杆身一端进行旋转,改变杆身和固定架之间的角度,从而改变夹持组件夹持的方向,可以充分应对狭小危险空间的手术缝合操作。可以充分应对狭小危险空间的手术缝合操作。可以充分应对狭小危险空间的手术缝合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缝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腔镜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
[0003]腔镜下缝合是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缝合方式有两种,通过在吻合器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另一种,通过针线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穿刺、缝合、打结处理,实现对患者伤口处理。
[0004]现有腔镜缝合器有这样的不足:不可以大幅度改变夹持端的旋转角度,进而不能充分应对狭小危险空间的手术缝合操作,且不方便左右手无障碍使用手柄,对缝合器进行把持,并且杆身不具备自锁功能,在操作过程中,可能进行旋转,影响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腔镜缝合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腔镜缝合器,包括壳体、夹持组件、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缝合器,包括壳体(1)、夹持组件(3)、开合组件(4)、调节组件(5)以及旋转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杆身(2),远离所述壳体(1)的所述杆身(2)的一端安装有夹持组件(3),所述开合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后半段以及所述杆身(2)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前半段一侧,所述旋转组件(6)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前半段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固定架(31)以及两组夹块(33),远离所述杆身(2)底端所述固定架(31)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栓(32),两组所述夹块(33)通过所述限位栓(32)相连接,两组所述夹块(33)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4),所述固定架(3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37),所述限位槽(37)的内部安装有推杆(35),靠近所述夹块(33)的所述推杆(35)的一端固定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滑槽(3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33)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限位栓(32),两组所述夹块(33)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滑块(36)为圆柱状,所述滑块(36)的直径和所述第一滑槽(34)的宽度相同,所述推杆(35)和所述固定架(31)构成滑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4)包括第一把手(41)、第二把手(45)、牵引绳(49)以及曲线槽(411),所述第一把手(41)和所述第二把手(45)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把手(41)和所述第二把手(45)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48),所述第一把手(4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束线柱(42)以及第二束线柱(44),所述第二把手(45)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三束线柱(46),所述第一束线柱(42)上开设有第一导线槽(43),所述第三束线柱(46)上开设有第二导线槽(47),所述牵引绳(49)的一端固定在推杆(35)的末端,所述牵引绳(4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第二弹簧(410),所述第二第二弹簧(410)位于限位槽(37)的内部,所述曲线槽(411)开设在固定架(31)的末端,所述曲线槽(411)的内部安装有牵引绳(49),所述牵引绳(49)一端穿过所述杆身(2)、所述第一导线槽(43)、所述第二导线槽(47)以及所述第二束线柱(4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腔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线柱(42)、所述第二束线柱(44)以及所述第三束线柱(46)成等边三角形状,所述第一导线槽(43)的开口和出口之间的夹角为120
°
,所述第二导线槽(47)的开口和出口之间的夹角为60
°
,所述第二束线柱(44)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牵引绳(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友霞石吉黄杰郑波饶斌章万里张意凡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姆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