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跟踪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的光伏跟踪支架,大多为单根独立立柱,立主大部分采用的是方管和H型钢,底部有连接基础的底板,上端为轴承架与塑料轴承,轴承中部安装有主转动轴、横梁,电池组件安装于横梁上方,由回转器驱动主轴跟踪太阳旋转,这种结构驱动控制保持点位太少,在跟踪过程当中会出现支架末端电池组件同步差,电池组件与太阳最佳照射倾角产生差异化的缺陷而影响全年的发电效益。这种结构最大的缺陷就是立柱上没有设置保持驱动装置,导致稳定性非常差,当遇到大风环境时,支架整体会发生颤动和剧烈摇摆,这样会对电池组件造损害及衰减,严重影响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它结构合理,解决了上述难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包括回转驱动机构、从动机构、立柱、主梁、弧形梁、钢索一、钢索二,回转驱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驱动机构、从动机构、立柱(16)、主梁(6)、弧形梁(7)、钢索一(3)、钢索二(4),回转驱动机构通过钢索一(3)、钢索二(4)分别穿过若干个立柱(16)与从动机构连接,立柱(16)上安装弧形梁(7),弧形梁(7)、立柱(16)分别与主梁(6)连接,立柱(16)上安装若干个连接板(162),立柱(16)下端安装底座(161),立柱(16)上端通过活动销(61)与主梁(6)连接,立柱(16)内安装单压轮(9),弧形梁(7)内侧与单压轮(9)连接,弧形梁(7)两侧分别通过固定件(10)与主梁(6)连接;弧形梁(7)的两端分别安装钢丝绳一(8)、钢丝绳二(12)或链条一(81)、链条二(121),钢丝绳一(8)、钢丝绳二(12)或链条一(81)、链条二(121)另一端分别沿滑轮一(15)、滑轮二(11)与钢索一(3)、钢索二(4)、钢索三(3
‑
1)、钢索四(4
‑
1)上的转接夹片(51)连接,相邻弧形梁(7)上的钢丝绳一(8)、钢丝绳二(12)或链条一(81)、链条二(121)与转接夹片(51)为交叉连接或平行连接;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两侧分别通过钢索一(3)、钢索二(4)、钢索三(3
‑
1)、钢索四(4
‑
1)分别穿过若干个立柱(16)与两个从动机构连接,所述立柱(16)为两个以上;所述钢索一(3)、钢索二(4)、钢索三(3
‑
1)、钢索四(4
‑
1)上均安装若干个转接夹片(51),钢索一(3)与钢索二(4)上的转接夹片(51)、钢索三(3
‑
1)与钢索四(4
‑
1)上的转接夹片(51)均相互对应,所述转接夹片(51)为至少两对;所述立柱(16)两侧分别安装滑轮底座(14),滑轮底座(14)上分别安装滑轮一(15)、滑轮二(11),滑轮底座(14)安装钢索导环(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6)内侧安装上下两个单压轮(9),弧形梁(7)内外两侧夹持在两个单压轮(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6)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单压轮(9),弧形梁(7)内侧沿单压轮(9)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缆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一(3)、钢索二(4)上分别安装转接夹板(51),转接夹板(51)包括调节件固定端一(511)、调节件固定端二(512)、夹持组件一(513)、夹持组件二(514)、调节螺杆一(515)、调节螺杆二(516)、弧顶端部一(5131)、弧形端部二(5141),夹持组件一(513)、夹持组件二(514)上分别设有弧顶端部一(5131)、弧形端部二(5141)、折弯端部一(5132)、折弯端部二(5142),弧顶端部一(5131)、弧形端部二(5141)包裹住钢索的两侧使夹持组件一(513)与夹持组件二(514)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调节螺杆一(515)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灏海,李泽,姜美娇,姜乔,
申请(专利权)人:阿奇立新能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