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及栽培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06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园艺领域的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及栽培方法;其中浅生种植槽的外壳和内壳均内部围出半圆柱形空间的壳体,外壳两端侧墙均通过轴承和连接轴与内壳侧墙相连;外壳一侧的侧墙为保护壳安装侧墙,保护壳安装侧墙外垂直安装有转杆安装台,转杆安装台上垂直安装有转杆,转杆的下部安装有外接齿轮,与外接齿轮啮合的内嵌齿轮安装于临侧连接轴的外端。浅生种植槽放置于一体机后方的种植槽放送装置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全新结构可重复利用的浅生种植槽,通过内外两层外壳结合,通过机械传动旋转外壳,保证种植槽完整取出,同时内壳保护山药,减小山药人孔开挖收获的同时避免山药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同时避免山药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同时避免山药损坏带来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及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园艺
,具体为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及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药营养价值高,并且有较好的保健功效,是菜药兼用的经济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食品的保健功效,使山药成为现代人青睐的食品之一。山药在我国种植较广,分5大主产区,品种多样,其具有高产高效的种植特点,是当今发展高效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较为理想的推广项目。但是,山药纵向生长所带来的种植、收获开挖深度大,且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开挖成本高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山药规模化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也有众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996357.8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的《一种山药种植槽及山药种植工艺》,公开了对山药的横向种植槽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建立了相应的种植方法,增强了种植山药的效益。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054407.0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山药的种植方法》,公开了

在“U”型槽中铺设地膜防止水土以及肥料流失,

形成了混合输送填土“U”型槽种植山药的模式。但以上两种案中均仍依赖人工进行种植,未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由于山药积水容易造成山药品质下降,要求进行少量多次的灌溉,并且山药生育期内施肥量较大,故借助滴灌技术的全管道化系统实现山药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是最适宜山药种植的,因此,将横向种植的全机械化种植采收与现代滴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横向生长的山药浅生滴灌种植的技术模式对于山药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及栽培方法,开发了全新结构可多次回用的浅生种植槽,并配套开发开挖

种植

覆土一体化机械,并与滴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山药横向浅生种植的栽培方法,大幅减少传统方法中劳动力投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山药的现代化种植,大幅提高山药种植的经济效益。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山药栽培方法以单垄单行,两管一行的滴灌栽培模式为基础;同时,开发了全新结构可多次回用的浅生种植槽,并配套开发开挖

种植

覆土一体化机械,配合滴灌系统进行快速种植;在保护山药完整取出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浅生种植槽还可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及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装置中包括浅生种植槽,所述浅生种植槽包括:外壳、连接轴、轴承、内壳、内嵌齿轮、外接齿轮和转杆,其中外壳和内壳均内部围出半圆柱形空间的壳体,外壳两端侧墙均通过轴承和连接轴与内壳侧墙相连;
[0007]所述外壳一侧的侧墙外安装有转杆安装台,保护壳安装侧墙外垂直安装有转杆安
装台,转杆安装台上垂直安装有转杆,转杆的下部安装有外接齿轮,与外接齿轮啮合的内嵌齿轮安装于临侧连接轴的外端;收获时,旋转转杆使得外壳抬高至覆土的上方。
[0008]所述内壳底部设有下凹的储水槽,保证山药生长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水分充分供应。
[0009]所述转杆的上端设有六角接头,通过转动六角接头带动转杆在周向上的自由转动,进而同时带动外接齿轮、内嵌齿轮、连接轴和内壳进行旋转;外壳的端面外设有光滑锐角边。
[0010]所述浅生种植槽放置于一体机后方的种植槽放送装置中;
[0011]顺序完成开挖

种植

覆土作业的所述一体机包括:主支撑结构、主动轮、挖槽机构连杆、传动机构平台、挖刀传动带轮、挖刀过渡带轮、挖刀定高杆、挖轮安装平台、挖轮固定杆、种植槽放送装置、覆土犁、吊臂、开挖轮和挖刀,其中主支撑结构两侧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的轮轴与安装于主支撑结构内部的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相连;主支撑结构下方的后侧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的辅助轮;主支撑结构的前方安装有挖槽机构连杆,挖槽机构连杆通过传动机构平台与竖直设置的挖刀定高杆相连;挖刀定高杆的下端固接有挖轮安装平台,在挖轮安装平台的下端沿垄宽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根挖轮固定杆,在挖轮固定杆的下部通过开挖轮主轴安装有至少一个开挖轮,开挖轮的外周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挖刀;
[0012]辅助动力输出轴使用带传动依次传递带动挖刀传动带轮、挖刀过渡带轮、开挖轮主轴和各开挖轮同时进行旋转;多个开挖轮等间距平行设置,每个开挖轮外均匀设有相同数量的挖刀;各开挖轮上外挖刀的位置对应,且朝向相同;
[0013]所述主机架安装于主支撑结构的后方,位于主支撑结构后方的种植槽放送装置安装于主机架上,覆土犁通过吊臂安装在主机架后方,且覆土犁位于的种植槽放送装置后方;
[0014]所述种植槽放送装置包括:传动链保护壳、链轮组、种植槽安装轴、万向传动轴、种植槽放置壳和传动链,其中传动链保护壳固接于主机架的两侧,倾斜设置的两组链轮组转动连接安装在传动链保护壳内,每组链轮组中的各链轮均通过传动链带动旋转,且每组链轮组中最上方链轮的轮轴均通过一根万向传动轴与主驱动机构相连,以保证两组链轮组的同速转动;两条传动链之间固接有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植槽安装轴,植槽安装轴上设有至少两个轴承,轴承上固接有一个半圆柱形状的种植槽放置壳,种植槽放置壳的下方设有配重。
[0015]所述挖刀与开挖轮呈15
°
倾角,挖刀宽7厘米,弧长120厘米。
[0016]所述主支撑结构的上端安装有驾驶座椅和操作台,操作台的上方设有多根操作杆。
[0017]还公开了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8]步骤1、起垄,并进行开挖小沟作业;
[0019]步骤2、种植:在垄台的斜小沟中放入内有山药种块的浅生种植槽;
[0020]步骤3、使用覆土犁填坑;
[0021]步骤4、铺管与覆膜;
[0022]步骤5、滴灌;
[0023]步骤6、收获:旋转转杆使得外壳抬高至覆土的上方;提拉外壳,将浅生种植槽整个取出。
[0024]在步骤2之前,进行以下步骤:
[0025]步骤191、先将浅生种植槽的内壳内放入山药种块;
[0026]步骤192、松软填料先与按每亩定量加入的腐熟有机肥200

300公斤、生物有机肥100公斤和过磷酸钙25

50公斤拌匀后,再施放至内壳中,并直接将内壳内部填满。
[0027]所述松软填料为粉砂、腐熟木糠、蘑菇渣、甘蔗渣、药渣或谷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在铺管的同时设置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带有施肥装置的地下滴灌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器、设置在田间的土壤水分采集器和控制田间出水的阀门控制器,其中土壤水分采集器的布置方式为:每组滴灌带设置小区内设有两部采集器,每个土壤水分采集器布置在垄台的一条滴灌带附近,与作物在同一条直线上;采集器采集山药种植槽中的土层含水率,分别检测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浅生种植槽,所述浅生种植槽包括:外壳(1)、连接轴(2)、轴承(3)、内壳(4)、内嵌齿轮(8)、外接齿轮(9)和转杆(11),其中外壳(1)和内壳(4)均内部围出半圆柱形空间的壳体,外壳(1)两端侧墙均通过轴承(3)和连接轴(2)与内壳(4)侧墙相连;所述外壳(1)一侧的侧墙外安装有转杆安装台(14),转杆安装台(14)上安装有转杆(11),转杆(11)的下部安装有外接齿轮(9),与外接齿轮(9)啮合的内嵌齿轮(8)安装于临侧连接轴(2)的外端;收获时,旋转转杆(11)使得外壳(1)抬高至覆土的上方。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4)底部设有下凹的储水槽(5),保证山药生长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水分充分供应。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1)的上端设有六角接头(12),通过转动六角接头(12)带动转杆(11)在周向上的自由转动,进而同时带动外接齿轮(9)、内嵌齿轮(8)、连接轴(2)和内壳(4)进行旋转;外壳(1)的端面外设有光滑锐角边(13)。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生种植的滴灌山药附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生种植槽放置于一体机后方的种植槽放送装置(110)中;顺序完成开挖

种植

覆土作业的所述一体机包括:主支撑结构(101)、主动轮(102)、挖槽机构连杆(103)、传动机构平台(104)、挖刀传动带轮(105)、挖刀过渡带轮(106)、挖刀定高杆(107)、挖轮安装平台(108)、挖轮固定杆(109)、种植槽放送装置(110)、覆土犁(120)、吊臂(121)、开挖轮(131)和挖刀(132),其中主支撑结构(101)两侧安装有主动轮(102),主动轮(102)的轮轴与安装于主支撑结构(101)内部的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相连;主支撑结构(101)下方的后侧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的辅助轮;主支撑结构(101)的前方安装有挖槽机构连杆(103),挖槽机构连杆(103)通过传动机构平台(104)与竖直设置的挖刀定高杆(107)相连;挖刀定高杆(107)的下端固接有挖轮安装平台(108),在挖轮安装平台(108)的下端沿垄宽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根挖轮固定杆(109),在挖轮固定杆(109)的下部通过开挖轮主轴(133)安装有至少一个开挖轮(131),开挖轮(131)的外周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挖刀(132);辅助动力输出轴(134)使用带传动依次传递带动挖刀传动带轮(105)、挖刀过渡带轮(106)、开挖轮主轴(133)和各开挖轮(131)同时进行旋转;多个开挖轮(131)等间距平行设置,每个开挖轮(131)外均匀设有相同数量的挖刀(132);各开挖轮(131)上外挖刀(132)的位置对应,且朝向相同;所述主机架(122)安装于主支撑结构(101)的后方,位于主支撑结构(101)后方的种植槽放送装置(110)安装于主机架(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开侯鹏刘雁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