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及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96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及温控器,属于电热水壶技术领域,该导电连接结构包括导电动触片与导电圈,所述导电圈上设有插脚,所述导电动触片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插脚插入形成电连接的插口,所述导电圈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导电动触片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导电圈上设置第一抵接部,在导电动触片上设置用于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部,通过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相抵接形成稳定的电连接,增加导电连接稳定性,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及温控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热水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及温控器。

技术介绍

[0002]温控器,也称限温器、热切断器与温度敏感控制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
[0003]在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壶中温控器中,关于的动触片与导电圈之间的导电连接结构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电连接结构主要为:1.将动触片简单的抵接在导电圈上;2.通过基座上的限位槽进行限位;3.通过将导电圈上的插脚插入导电动触片上的插口形成电连接;4.通过塑料件传递接触压力使导电圈与导电动触片形成电连接;5.通过焊锡将导电圈与导电动触片形成电连接。上述电连接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连接容易失效,或者连接不方便,或者直接固定死不可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及温控器。
[0005]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包括导电动触片与导电圈,所述导电圈上设有插脚,所述导电动触片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插脚插入形成电连接的插口,所述导电圈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导电动触片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部。
[0006]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脚侧边相对插脚凸起的台阶,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所述插口的环周边缘的侧壁,所述插口的环周边缘的侧壁与台阶表面相抵接。
[0007]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口内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插口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插脚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凹槽的底面,所述连接筋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的底面相抵接。
[0008]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脚侧边相对插脚凸起的台阶,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所述插口的环周边缘的侧壁,所述插口的环周边缘的侧壁与台阶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口内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插口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插脚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凹槽的底面,所述连接筋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的底面相抵接。
[0009]所述插口贯穿所述导电动触片。
[0010]所述插口两侧设有翻边并向插口中间形成夹口。
[0011]一种温控器,包括温控底座、位于温控底座上表面的第一导电圈和第二导电圈、与第一导电圈形成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动触片、与第二导电圈形成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动触片、
位于第一导电动触片一侧与第一导电动触片形成电连接的第一静触片、位于第二导电动触片一侧与第二导电动触片形成电连接的第二静触片,所述第一导电圈与第一导电动触片之间通过所述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圈与第二导电动触片之间通过所述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形成电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导电圈上设置第一抵接部,在导电动触片上设置用于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部,通过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相抵接形成稳定的电连接,增加导电连接稳定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技术的范畴。
[0014]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实施例一导电动触片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一导电圈的示意图;
[0017]图4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0019]图6为实施例四温控器的示意图;
[0020]图7为实施例四温控器省略温控底座的示意图;
[0021]图8为实施例五导电动触片的示意图;
[0022]图中,1

导电动触片,11

插口,12

翻边,13

连接筋,2

导电圈,21

插脚,22

台阶,23

凹槽,3

温控底座,4

第一导电动触片,5

第一静触片,6

第二静触片,7

第二导电动触片,8

第一导电圈,9

第二导电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0025]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包括导电动触片1与导电圈2,所述导电圈2上设有插脚21,所述导电动触片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插脚21插入形成电连接的插口11,所述导电圈2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导电动触片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部,通过抵接部的抵接配合,使导电动触片1与导电圈2之间的电连
接更加稳定。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脚21侧边相对插脚21凸起的台阶22,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所述插口11的环周边缘的侧壁,所述插口11的环周边缘的侧壁与台阶22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口11内的连接筋13,所述连接筋13将所述插口11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插脚21上设有凹槽23,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凹槽23的底面,所述连接筋13位于凹槽23内且与凹槽23的底面相抵接;在双重抵接的作用下,提高导电动触片1与导电圈2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0029]所述插口11贯穿所述导电动触片1。
[0030]所述插口11两侧设有翻边12并向插口11中间形成夹口,对插脚21形成限位,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仅在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结构有所改变。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脚21侧边相对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包括导电动触片(1)与导电圈(2),所述导电圈(2)上设有插脚(21),所述导电动触片(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插脚(21)插入形成电连接的插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圈(2)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导电动触片(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抵接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脚(21)侧边相对插脚(21)凸起的台阶(22),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所述插口(11)的环周边缘的侧壁,所述插口(11)的环周边缘的侧壁与台阶(22)表面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口(11)内的连接筋(13),所述连接筋(13)将所述插口(11)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插脚(21)上设有凹槽(23),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凹槽(23)的底面,所述连接筋(13)位于凹槽(23)内且与凹槽(23)的底面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插脚(21)侧边相对插脚(21)凸起的台阶(22),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所述插口(11)的环周边缘的侧壁,所述插口(11)的环周边缘的侧壁与台阶(22)表面相抵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林林望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雷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