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8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加固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杆、转动支架、转动支撑件、转动伸缩杆、支撑缓冲件、连接件A、支撑件、转动连接杆、转动铰链、出水管、水泵、抽水管、连接件B和转动支撑杆;底座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顶部与支撑件连接;底座与转动支撑件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与转动伸缩杆转动连接;转动伸缩杆与底座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顶部与支撑缓冲件连接;支撑缓冲件与连接件A接触;连接件A与转动铰链转动连接;连接件A通过转动铰链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杆与底座的组合能够将本装置底部安装在软弱地基以下,从而有效的固定本装置底座后通过支撑杆进行斜坡支撑,保证了加固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基加固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土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它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软地基的稳定性非常差、强度低、压缩性高且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大。相关技术中常采用压入毛石的方式进行增强固化。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31145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包括沿软弱地基倾斜方向逐级设置的加固组件,所有加固组件的顶部加固网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加固网、基底毛石层、中部加固部以及顶部加固网,所述中部加固部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中部加固网和中部毛石层,其具有从而使得该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结构稳定等优点。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结构对于顶部的支撑效果有限,且存在滑坡风险,同时斜坡的倾斜角度无法调节导致上述结构使用环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本技术,通过支撑杆与底座的组合能够将本装置底部安装在软弱地基以下,从而有效的固定本装置底座后通过支撑杆进行斜坡支撑,保证了加固效果。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杆、转动支架、转动支撑件、转动伸缩杆、支撑缓冲件、连接件A、支撑件、转动连接杆、转动铰链、出水管、水泵、抽水管、连接件B和转动支撑杆;
[0007]底座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顶部与支撑件连接;底座与转动支撑件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与转动伸缩杆转动连接;转动伸缩杆与底座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顶部与支撑缓冲件连接;支撑缓冲件与连接件A接触;连接件A与转动铰链转动连接;连接件A通过转动铰链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支撑件远离连接件A的一端与连接件B转动连接;支撑件底部与转动连接杆连接;转动连接杆内部中空,出水管穿过转动连接杆与水泵连接;出水管与支撑件连接;水泵与底座连接;水泵与抽水管连接;抽水管与底座底部连接;底座与转动支撑杆转动连接;转动支撑杆与连接件A底部连接。
[0008]优选的,底座上设有耐腐蚀层。
[0009]优选的,抽水管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与底座连接。
[0010]优选的,底座上设有通孔,抽水管穿过通孔与水泵连接。
[0011]优选的,支撑缓冲件上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与连接件A接触。
[0012]优选的,支撑件底部设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连接件A侧面设有角度限位件,角度限位件与转动铰链侧面接触。
[0014]优选的,支撑杆对称设置于转动连接杆两侧。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支撑杆与底座的组合能够将本装置底部安装在软弱地基以下,从而有效的固定本装置底座后通过支撑杆进行斜坡支撑,保证了加固效果,通过支撑杆和转动铰链能够在调整高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与斜坡倾斜角度的贴合程度,并且本技术结构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方便,非常实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转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杆;3、转动支架;4、转动支撑件;5、转动伸缩杆;6、支撑缓冲件;7、连接件A;8、支撑件;9、转动连接杆;10、转动铰链;11、出水管;12、水泵;13、抽水管;14、连接件B;15、转动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支撑杆2、转动支架3、转动支撑件4、转动伸缩杆5、支撑缓冲件6、连接件A7、支撑件8、转动连接杆9、转动铰链10、出水管11、水泵12、抽水管13、连接件B14和转动支撑杆15;
[0023]底座1与支撑杆2连接;支撑杆2顶部与支撑件8连接;底座1与转动支撑件4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4与转动伸缩杆5转动连接;转动伸缩杆5与底座1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4顶部与支撑缓冲件6连接;支撑缓冲件6与连接件A7接触;连接件A7与转动铰链10转动连接;连接件A7通过转动铰链10与支撑件8转动连接;支撑件8远离连接件A7的一端与连接件B14转动连接;支撑件8底部与转动连接杆9连接;转动连接杆9内部中空,出水管11穿过转动连接杆9与水泵12连接;出水管11与支撑件8连接;水泵12与底座1连接;水泵12与抽水管13连接;抽水管13与底座1底部连接;底座1与转动支撑杆15转动连接;转动支撑杆15与连接件A7底部连接;底座1上设有耐腐蚀层;底座1上设有通孔,抽水管13穿过通孔与水泵12连接;支撑缓冲件6上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与连接件A7接触;连接件A7侧面设有角度限位件,角度限位件与转动铰链10侧面接触;支撑杆2对称设置于转动连接杆9两侧。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与水泵12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对于深层地基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底座1固定在地面以下,启动水泵12能够有效的降低本装置底部泥土当中的水分,从而避免了底座1处再次软化,通过调节支撑杆2的高度使得支撑件8与地面高度相同,从而降低了地面压力对土壤的压力,从而起到了加固效果,减少了软弱地基发生塌陷的风险,通过转动铰链10能够使得本装置能够紧密贴合斜坡角度,从而便于本装置安装固定,使得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斜坡角度。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2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支撑杆2、转动支架3、转动支撑件4、转动伸缩杆5、支撑缓冲件6、连接件A7、支撑件8、转动连接杆9、
转动铰链10、出水管11、水泵12、抽水管13、连接件B14和转动支撑杆15;
[0027]底座1与支撑杆2连接;支撑杆2顶部与支撑件8连接;底座1与转动支撑件4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4与转动伸缩杆5转动连接;转动伸缩杆5与底座1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4顶部与支撑缓冲件6连接;支撑缓冲件6与连接件A7接触;连接件A7与转动铰链10转动连接;连接件A7通过转动铰链10与支撑件8转动连接;支撑件8远离连接件A7的一端与连接件B14转动连接;支撑件8底部与转动连接杆9连接;转动连接杆9内部中空,出水管11穿过转动连接杆9与水泵12连接;出水管11与支撑件8连接;水泵12与底座1连接;水泵12与抽水管13连接;抽水管13与底座1底部连接;底座1与转动支撑杆15转动连接;转动支撑杆15与连接件A7底部连接;底座1上设有耐腐蚀层;底座1上设有通孔,抽水管13穿过通孔与水泵12连接;支撑缓冲件6上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与连接件A7接触;连接件A7侧面设有角度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坡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转动支架(3)、转动支撑件(4)、转动伸缩杆(5)、支撑缓冲件(6)、连接件A(7)、支撑件(8)、转动连接杆(9)、转动铰链(10)、出水管(11)、水泵(12)、抽水管(13)、连接件B(14)和转动支撑杆(15);底座(1)与支撑杆(2)连接;支撑杆(2)顶部与支撑件(8)连接;底座(1)与转动支撑件(4)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4)与转动伸缩杆(5)转动连接;转动伸缩杆(5)与底座(1)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4)顶部与支撑缓冲件(6)连接;支撑缓冲件(6)与连接件A(7)接触;连接件A(7)与转动铰链(10)转动连接;连接件A(7)通过转动铰链(10)与支撑件(8)转动连接;支撑件(8)远离连接件A(7)的一端与连接件B(14)转动连接;支撑件(8)底部与转动连接杆(9)连接;转动连接杆(9)内部中空,出水管(11)穿过转动连接杆(9)与水泵(12)连接;出水管(11)与支撑件(8)连接;水泵(12)与底座(1)连接;水泵(12)与抽水管(13)连接;抽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明王长宇蔡国沛张黎王道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