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494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包括防沙网布,防沙网布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沙网布两侧的固定套筒,两组固定套筒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防沙网布布置在两组夹板之间,且两组夹板可拆卸连接,每个夹板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刺,两组夹板上的固定刺交错布置;每个固定套筒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扦插杆,扦插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套筒后插入沙地或者土地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长期有效的抵抗风沙冲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固定牢靠,省时省力,不用时可将快速拆除,可多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拦沙固沙工程的成本。拦沙固沙工程的成本。拦沙固沙工程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


[0001]本技术涉及沙漠化防治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

技术介绍

[0002]沙漠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具有局部地区与全球范围效应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土地荒漠化与沙漠扩展运动的进程中,伴随着沙尘颗粒的多尺度运动,包括短距离风沙两相流,而长距离的输送即是我们常见的沙尘暴。沙尘暴是荒漠及干旱地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自然天气现象,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4%以上,由于荒漠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众多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枯、水土消失、土地裸露、草场退化,形成沙尘和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严重,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和新疆春季是沙尘暴的主要季节。
[0003]沙漠治理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工程,防沙治沙的关键工程技术措施是固沙和阻沙,即固定地表沙土颗粒和拦截沙尘中的沙土颗粒,使沙漠尽量减少流动。沙障是一种常用的固沙措施,沙障又称机械沙障、风障,是用柴草、秸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专利号为20042008583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理沙害的组合式多孔石膏板固沙障,其是由两块结构略有差异的多组石膏板相嵌而成,其中一块石膏板一边中部有槽口,其上半部有相间错位的小孔,另一石膏板一边中部也有槽口,其下半部也有相间错位的小孔,将一块石膏板的槽口嵌入另一石膏板的槽口,呈十字形,但是该技术同现有的多数技术存在一样的缺点,即技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不仅影响野外作业效率,并且还大大的增加了实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包括防沙网布,所述防沙网布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沙网布两侧的固定套筒,两组所述固定套筒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防沙网布布置在两组所述夹板之间,且两组所述夹板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夹板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刺,两组所述夹板上的固定刺交错布置;每个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扦插杆,所述扦插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套筒后插入沙地或者土地中。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夹板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夹板的另外一端通过螺杆和螺母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和扦插杆间隙配合,所述扦插杆的插地端为圆锥形,两组所述扦插杆的另外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同一个固定板上,两组所述扦插杆在固定套筒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0009]优选的,所述防沙网布的宽度与固定套筒的高度相同;所述防沙网布为Textilene环保材料网布。
[0010]优选的,所述夹板和固定套筒平行布置,所述夹板的长度大于固定套筒的长度,所述夹板的两端均延伸出固定套筒的端部,所述合页布置在两组所述夹板的底部。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两组所述扦插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容纳两个所述夹板的限位孔,两组所述扦插杆分别贯穿所述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与固定套筒相抵接。
[0012]优选的,所述扦插杆的插地端为固定连接且数量不少于两组的扦插头,所述固定板和扦插杆可拆卸连接。
[0013]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通过固定组件中的两个夹板对防沙网布进行固定,并通过扦插杆对固定套筒以及夹板进行固定,防沙网布可以有效的来加固沙表或削弱近地表层的风力,对过境流沙的拦截作用较大,可以长期有效的抵抗风沙冲蚀。本技术安装简单,施工方便,固定牢靠,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不用时可将快速拆除,可多次使用,又不污染环境,本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拦沙固沙工程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网状扦插式沙障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网状扦插式沙障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限位板俯视图;
[0019]图5为实施例2扦插杆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为防沙网布,2为固定组件,21为固定套筒,22为夹板,23为固定刺,24为扦插杆,25为合页,26为螺杆,27为螺母,28为限位杆,29为限位板,30为通孔,31为限位孔,32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包括防沙网布1,防沙网布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组固定组件2,通过固定组件2对防沙网布1进行固定,并根据需要将防沙网布1进行网状排布,如图3所示。
[0025]固定组件2包括设置在防沙网布1两侧的固定套筒21,两组固定套筒2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22;防沙网布1布置在两组夹板22之间,且两组夹板22可拆卸连接,每个夹板22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刺23,两组夹板22上的固定刺23交错布置;每个固定套筒21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扦插杆24,扦插杆24的一端贯穿固定套筒21后插入沙地或者土地中。通过两组夹板22上的固定刺23将防沙网布1进行固定,进而实现两组固定套筒21固定住防沙网布1,后通过两个扦插杆24分别插入到两个固定套筒21内部,扦插杆24的插地端被插入到土地或者沙地中,两个固定套筒21的底部以及防沙网布1与沙地表面接触或者有所间隔。
[0026]进一步优化方案,两组夹板22的一端通过合页25转动连接,合页25为U型合页。两组夹板22的另外一端通过螺杆26和螺母27可拆卸连接。在两组夹板22展开的状态下,固定刺23的均朝上或者朝下,将防沙网布1放置在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沙网布(1),所述防沙网布(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组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设置在防沙网布(1)两侧的固定套筒(21),两组所述固定套筒(2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22);所述防沙网布(1)布置在两组所述夹板(22)之间,且两组所述夹板(22)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夹板(22)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刺(23),两组所述夹板(22)上的固定刺(23)交错布置;每个所述固定套筒(21)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扦插杆(24),所述扦插杆(24)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套筒(21)后插入沙地或者土地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板(22)的一端通过合页(25)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夹板(22)的另外一端通过螺杆(26)和螺母(27)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风沙危害的网状扦插式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1)和扦插杆(24)间隙配合,所述扦插杆(24)的插地端为圆锥形,两组所述扦插杆(24)的另外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同一个固定板(32)上,两组所述扦插杆(24)在固定套筒(21)和固定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马全林陈芳魏林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