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7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其包括基础舞台和升降舞台,基础舞台按照沿其中心到外边缘的方向进行划分形成中心区域和外环区域,中心区域为蓄水腔,该蓄水腔内设有一段螺旋走道,螺旋走道沿着蓄水腔内壁由下向上呈螺旋式上升形成且该螺旋走道的最高点低于或等于蓄水腔的蓄水水位线,螺旋走道的中心部留有可供升降舞台上下移动的中心通道,基础舞台的外环区域内具有连接蓄水池和蓄水腔用的水流通道以及还设有用于导通或断开水流通道的启闭机构,螺旋走道的低位端与演员后台连接。该升降水台具有蓄水排水功能,能够打造出演员从水底出现的特殊视觉效果。够打造出演员从水底出现的特殊视觉效果。够打造出演员从水底出现的特殊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


[0001]本技术属于舞台演出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艺术表演或是娱乐演出等等大都需要在舞台上实现。不管是剧场演出还是临时搭建的舞台,对于演出表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涉及特殊场景,更需要对舞台进行设计,达到令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CN101761251A的《新型水中升降舞台》其包括有舞台台板、安装在台板下方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驱动装置,所述台板包括有围框,所述围框上表面间隔布置有用于构成台面的桁条,所述桁条与所述围框固结;所述台板下方固接有中空浮筒,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介质为乙二醇。该水中升降舞台,能使舞台平稳升降,使用安全可靠,且能采用水下液压缸驱动结构。但上述水舞台中的水体一直存在于升降舞台的周围,不能满足演员从水底出现等的特殊表演剧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该升降水台具有蓄水排水功能,能够打造出演员从水底出现的特殊视觉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包括基础舞台和升降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舞台按照沿其中心到外边缘的方向进行划分形成中心区域和外环区域,中心区域为蓄水腔,该蓄水腔内设有一段螺旋走道,螺旋走道沿着蓄水腔内壁由下向上呈螺旋式上升形成且该螺旋走道的最高点低于或等于蓄水腔的蓄水水位线,螺旋走道的中心部留有可供升降舞台上下移动的中心通道,基础舞台的外环区域内具有连接蓄水池和蓄水腔用的水流通道以及还设有用于导通或断开水流通道的启闭机构,螺旋走道的低位端与演员后台连接。
[0005]上述结构中,基础舞台的中心区域包括蓄水腔,当蓄水腔中蓄满水时,螺旋走道隐藏于水下,而当启闭机构开启,蓄水腔中的水流排出后,螺旋走道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演员经过演员后台走到螺旋走道的低位端,从螺旋走道的低位端跨步至升降舞台上,然后通过升起升降舞台的方式展现出一种演员从水底出现的特殊视觉效果。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舞台包括子舞台,子舞台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升降支架包括呈上下平行对应分布的上面板和下底座,子舞台安装于上面板上,上面板和下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一组伸缩板,一组伸缩板包括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形成纵截面呈X型铰接结构,X型铰接结构的上部与上面板铰接,X型铰接结构的下部与下底座连接,该下部的两侧均具有连接脚,下底座上设有对应的两侧铰接支座,分别为固定铰接支座和活动铰接支座,活动铰接支座装配于导轨上,该导轨固装于下底座上,下底座上还设有驱动活动铰接支座沿着导轨做靠近或远离固定铰接支座运动的动力机构。
[0007]上述结构中,动力机构可以采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可以与活动铰接支
座连接,用于驱动活动铰接支座沿着导轨方向带动X性铰接结构下部的一侧连接脚运动,实现X型铰接结构的升起或下降运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板包括两侧平行对应的边板,两块边板中部经中心连接轴连接,两块边板之间还设有加固板,加固板两端分别与两块边板固定连接,两块边板各自的上下端则分别通过上连接轴、下连接轴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副支撑板则与主支撑板为中心对称结构设计。
[0009]上述结构中,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的中空结构设计,可以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同时为蓄水腔中水流的泄出增加更多流道和空隙,减少阻碍,加速排水。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走道包括螺旋面板、以及用于承托螺旋面板的多段支撑架,该多段支撑架包括至少3段支撑架,每一段支撑架均包括两个支撑构件,两个支撑构件则左右对称分布于螺旋面板两侧,每一个支撑构件包括L型托板和立柱,螺旋面板的边缘搁置于L型托板的水平板上且经紧固件固定连接,立柱装配于L型托板的竖直板的背面。
[0011]上述结构中,螺旋面板由多段面板组合连接形成,而一段面板呈搁置于支撑构件的两个L型托板中,并由立柱支撑,立柱安装于竖直板背部,而每一个支撑构件可以形成H型结构,门字形结构或者是工字型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正面的导杆,导杆沿着背板中心轴线延伸,所述L型托板竖直板的背面的两侧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与立柱的导杆适配的滑槽,背板上设有若干组锁定孔,锁定孔中配合有锁定螺栓,锁定螺栓的自由端依次穿过背板上的锁定孔、安装座上的通孔后从L型托板竖直板的正面穿出且经锁定螺母固定。
[0013]上述结构中,L型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座与立柱安装形成H型或门型结构的支撑构件,立柱通过导杆与安装座之间形成可以上下滑动定位调节,从而能更贴合螺旋面板的支撑。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升降水台蓄满水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基础舞台排水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基础舞台排水后且升降舞台升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升降舞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螺旋面板与一段支撑架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基础舞台1、中心区域11、外环区域12、螺旋走道2、高位端21、低位端22、中心通道23、升降舞台3、子舞台31、上面板321、下底座322、伸缩板33、主支撑板331、边板331a、中心连接轴331c、加固板331b、上连接轴331d、下连接轴331e、副支撑板332、固定铰接支座341、活动铰接支座342、导轨343、液压缸35、活塞杆351、螺旋面板4、支撑架5、支撑构件51、L型托板511、水平板511a、竖直板511b、立柱512、背板512a、安装座512b、滑槽512c、导杆513、锁定孔514、锁定螺栓5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

6所示是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其包括基础舞台1和升降舞台3,基础舞台1按照沿其中心原点到外边缘的方向进行划分形成中心区域11和外环区域12,中心区域11为蓄水腔,该蓄水腔内设有一段螺旋走道2,螺旋走道2沿着蓄水腔内壁由下向上呈螺旋式上升形成且该螺旋走道2的最高点低于或等于蓄水腔的蓄水水位线,再者,螺旋走道2的高低位端21、22与升降舞台3的升起状态或压缩状态对应设置,也就是说,当蓄水腔中灌满水时,至少呈现出将螺旋走道2隐藏于其中的一种景象。螺旋走道2的中心部留有可供升降舞台3上下移动的中心通道23,基础舞台1的外环区域12内具有连接蓄水池和蓄水腔用的水流通道以及还设有用于导通或断开蓄水池、蓄水腔之间连接的启闭阀门,打开阀门,蓄水腔中的水迅速从水流通道回到蓄水池,蓄水池可以独立设置,螺旋走道2的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包括基础舞台和升降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舞台按照沿其中心到外边缘的方向进行划分形成中心区域和外环区域,中心区域为蓄水腔,该蓄水腔内设有一段螺旋走道,螺旋走道沿着蓄水腔内壁由下向上呈螺旋式上升形成且该螺旋走道的最高点低于或等于蓄水腔的蓄水水位线,螺旋走道的中心部留有可供升降舞台上下移动的中心通道,基础舞台的外环区域内具有连接蓄水池和蓄水腔用的水流通道以及还设有用于导通或断开水流通道的启闭机构,螺旋走道的低位端与演员后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舞台表演的升降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舞台包括子舞台,子舞台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升降支架包括呈上下平行对应分布的上面板和下底座,子舞台安装于上面板上,上面板和下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一组伸缩板,一组伸缩板包括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形成纵截面呈X型铰接结构,X型铰接结构的上部与上面板铰接,X型铰接结构的下部与下底座连接,该下部的两侧均具有连接脚,下底座上设有对应的两侧铰接支座,分别为固定铰接支座和活动铰接支座,活动铰接支座装配于导轨上,该导轨固装于下底座上,下底座上还设有驱动活动铰接支座沿着导轨做靠近或远离固定铰接支座运动的动力机构。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巧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宋城演艺谷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