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的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的为一种电源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电源自“磁生电”原理,由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烧煤炭、油渣等产生电力来源,常见的电源是干电池(直流电)与家用的110V
‑
220V交流电源。目前,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能,如果不能很好的驱散这些热量,使得热量聚集,会干扰到电源的正常工作,而一般传统的电源散热往往大多采用风扇风冷散热,但仅仅通过风扇的方式,无法充分的将热量散热,影响电源正常运行,也减短了电源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源的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主壳体、散热扇、电池板、电池板安装板、导热硅胶片、安装架、缓冲弹簧、电池板驱动电路板、水箱、水泵、半导体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主壳体(1)、散热扇(3)、电池板(5)、电池板安装板(6)、导热硅胶片(8)、安装架(9)、缓冲弹簧(10)、电池板驱动电路板(11)、水箱(12)、水泵(13)、半导体制冷片(14)、控制器(15)和温感元件(16),所述主壳体(1)的一端设有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内侧固定有散热扇(3),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设有两个平行的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靠近其上下两端处均设有内部空心的电池板安装板(6),所述电池板安装板(6)的两端与两个安装架(9)滑动连接,所述电池板安装板(6)的内侧设有电池板安装位(7),所述电池板安装位(7)内固定有导热硅胶片(8),所述电池板(5)端部安装在电池板安装位(7)内且与导热硅胶片(8)接触,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位于电池板安装板(6)的上方固定有通过导线与电池板(5)连接的电池板驱动电路板(11),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水箱(12),所述水箱(12)的内部固定有水泵(13)和半导体制冷片(14),所述水泵(13)的输出端通入顶部的电池板安装板(6),两个电池板安装板(6)通过软管连通,底部的电池板安装板(6)通过软管与水箱(12)连通,所述安装架(9)靠近两端处套接有与电池板安装板(6)外侧接触的缓冲弹簧(10),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外壳(18),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明,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