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作为现阶段使用最频繁的混凝土胶凝材料其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2020年水泥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53.84%,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达到了12.3亿吨,占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量的83.11%。目前解决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过高问题主要途径之一是采用新型的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实现从源头控制碳排放。
[0003]粉煤灰、硅灰和矿渣这些火力发电、金属冶炼等工业行为产生的大量工业副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土壤与水质污染,但这些副产品在碱性或者酸性激发剂作用下具有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潜能,利用碱激发剂提高矿渣、粉煤灰等粉末的活性,进而聚合形成具有Si、Al、O三维网状键接结构的无机胶凝材料。与普通水泥相比,地聚物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抗冻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但是传统碱激发剂中的Na2O
·
nSiO2在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单位体积质量计,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20mm,所述再生细骨料的粒径为0.08~5mm,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质量比为0.8~1.6: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的粒径为0.05~5mm,所述橡胶颗粒的表观密度为1110~1150kg/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棕壳的粒径为5~20mm,所述油棕壳的表观密度为1320~1380kg/m3。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为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合,所述矿渣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5.5~70%,所述粉煤灰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70%,所述硅灰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地聚物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的粒径为7~10μm,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10~16μm,所述硅灰的粒径为0.1~0.3μm。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概,郭永昌,林嘉祥,杨嘉霖,吴沛宗,陈钰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弘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