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模板在使用时,需要在底部使用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
[0003]在现有的支撑结构中有以下几点弊端:1、现有的支撑结构的高度大多不便调节,调节时间长,而楼层内的高度有所不同,导致支撑结构不能适应多个场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实用性差;2、现有的支撑结构大多不具备防滑功能,导致建筑模板易发生走动,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圆柱面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L形板(2),四个所述L形板(2)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6),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第二空心杆(12),所述第二空心杆(12)的内腔设置有升降部件(9),所述升降部件(9)延伸至第二空心杆(12)的上端,所述第二空心杆(12)的外圆柱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空心杆(3),所述第一空心杆(3)的外圆柱面右侧穿插活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延伸至第一空心杆(3)的内圆柱面左侧,所述转动轴(11)的外圆柱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伞齿(10),所述第一伞齿(10)位于第一空心杆(3)内,所述第一伞齿(10)与升降部件(9)相啮合,所述第一空心杆(3)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4),所支撑板(4)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垫(5),所支撑板(4)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第二螺栓(7),四个所述第二螺栓(7)均延伸防滑垫(5)的上端,所述防滑垫(5)通过第二螺栓(7)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岁军,刘嘉男,李宏山,赵国勇,姚添其,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