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雷视融合的铁路危情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雷视融合的铁路危情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幅员辽阔,铁路运营线路长,沿线自然和人文条件十分复杂,而铁路作为最具可持续性的交通运输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我国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铁路危情监测系统对侵入铁路运营线路的目标进行监测,自动识别危及行车安全的目标,对入侵的行为或过程进行记录,以保障铁路安全。
[0003]传统的危情监测技术技术已无法满足国铁集团零漏报、低误报、全天候的要求。国铁集团对危情监测系统要求零漏报、低误报,并且能够实现全天候自动监测,目前在铁路运营线路实际使用的产品,无法满足以上要求。
[0004]目前铁路周界入侵使用的产品主要包括,振动光纤、电子围栏、红外对射三类产品,以上产品均存在误报率高、无法判断目标入侵之后的行为、无法兼顾对铁轨线路的监测等问题。
[0005]双电网采用物理防护+电网检测的方式识别异物入侵,只能应用于公跨铁、桥梁等场景,存在施工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雷视融合的铁路危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S1.对雷达和相机进行联合标定,获取所述雷达和相机在不同姿态下的标定参数;步骤S2.所述雷达获取监测区域当前帧的点云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若是,则给出所述障碍物的第一类别和第一置信度;步骤S3.所述相机根据所述点云数据中的障碍物位置信息加载所述标定参数,以调整所述相机姿态,对障碍物进行拍摄,获取所述障碍物的图像数据;步骤S4.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若是,则给出所述障碍物的第二类别和第二置信度;步骤S5.判断所述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是否一致,若是,则输出所述障碍物数据,若否,则比较所述第一置信度和第二置信度的大小,输出较大者对应的所述障碍物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视融合的铁路危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标定参数包括:所述相机相对于所述雷达的旋转量和平移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雷视融合的铁路危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获取雷达和相机在不同姿态下的标定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建立转化矩阵M,将所述点云数据(x,y,z)映射为图像数据(u,v):其中,f
u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翔,王成,武玉琪,何圣熙,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