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446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以PE作为保护层,以铝箔和PA膜、PVDC膜、EVOH膜、TIE膜和PET膜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阻隔层,提高板材的隔热效果;再将复合膜制备成矩形凹槽阵列结构,随后将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加入,得到第二结构体,再将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二结构体镜像放置,然后进行密封和抽真空,通过控制芯板颗粒的原料组成,能够在抽真空过程中形成纳米孔隙,利用纳米孔隙对真空气压不敏感使得板材内部存在独立的蜂窝真空单元,进一步提高板材的隔热效果;最后将一个或多个第三结构体进行多层组装进一步增加了蜂窝真空单元的数量,能够在省略遮光剂的同时降低导热系数。够在省略遮光剂的同时降低导热系数。够在省略遮光剂的同时降低导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起居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伴随而来则是建筑能耗不断攀升,能源危机甚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外墙传热面积占整个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总面积的66%以上,通过外墙体传热所造成的能耗损失约占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总能耗损失的65~75%。因此,墙体的节能是降低建筑物总能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而墙体节能主要是采用真空绝热板(VIP板),真空绝热板是基于真空绝热原理,通过抽出板内空气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并填充多种绝热材料作为骨架,降低热传导、对流和辐射换热。
[0003]随着降低能耗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真空绝热板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专利技术专利CN102587517A记载了一种真空绝热板,采用纳米二氧化硅与多尺度的膨胀珍珠岩和短切纤维按比例混合后压制制备芯材,真空封装于铝塑复合袋中制得VIP板,虽然该类VIP板成本较低,但是导热系数高,超过了10mW/(m
·
K);再如专利CN110285289A记载了一种真空绝热板,包括气体阻隔袋和芯材,其中芯材真空封装于气体阻隔袋内,芯材包括质量分数为60~95%的气相二氧化硅、3~35%的增强胶粘纤维和2~10%的辐射遮光剂,气体阻隔袋由气体阻隔膜热封边制得,而气体阻隔膜由外层的保护层、中间的阻隔层以及内侧的热封层复合而成,气体阻隔膜的保护层为PET或PA,阻隔层为镀铝PET与EVOH复合的一层或多层,热封层为LDPE,此类板材虽然导热系数低于10mW/(m
·
K),但其必须添加遮光剂才能保证其导热系数,而遮光剂的添加势必会导致成本增加,限制了工业化的发展。
[0004]因此,有必要对真空绝热板进行改性,使其在省略遮光剂的前提下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真空绝热板未添加遮光剂,但导热系数极低,保温效果好。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复合膜制备成具有矩形凹槽阵列结构的第一结构体;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表层、内层和第二表层;所述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为PE膜;所述内层为喷溅有铝箔的树脂膜;所述树脂膜为PA膜、PVDC膜、EVOH膜、TIE膜和PET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矩形凹槽阵列结构中各矩形凹槽的尺寸相同;每行相邻两个矩形凹槽的间距不低于单个矩形凹槽的横向宽度;每列相邻两个矩形凹槽的间距不低于单个矩形凹槽的纵向宽度;相邻两行矩形凹槽交错分布;
[0009](2)在所述步骤(1)得到的第一结构体的矩形凹槽中填充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
得到第二结构体;所述芯板颗粒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玻璃纤维/岩棉0~30份和憎水硅气凝胶70~100份;
[0010](3)将两个所述步骤(2)得到的第二结构体镜像放置,使两个第二结构体中填充有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的凹槽相对,然后进行密封和抽真空,得到具有上下对称凸起的第三结构体;
[0011](4)将一个或多个所述步骤(3)得到的第三结构体进行多层组装,使所述每层的凸起之间的空隙被相邻层的凸起填充,得到第四结构体;所述组装的方式为将一个第三结构体按行或按列折叠或将多个第三结构体镶嵌堆叠;
[0012](5)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第四结构体进行压制成型,得到真空绝热板。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复合膜的厚度为150~300μm。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铝箔的厚度为8~18μm。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PE膜、PA膜、PVDC膜、EVOH膜、TIE膜和PET膜的厚度独立地为20~120μm。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玻璃纤维的直径为4~5μm。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岩棉的导热系数为0.01~0.04W/(m
·
K),岩棉的密度为150~200kg m
‑3。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憎水硅气凝胶的粒径为0.1~5mm,憎水硅气凝胶的孔隙率>90%,憎水硅气凝胶的孔径为20.0~40.0nm。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芯板颗粒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玻璃纤维或岩棉15~20份和憎水硅气凝胶80~85份。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压制成型的压力为0.1~0.5MPa,压制成型的温度为100~150℃,压制成型的时间为5~15s。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真空绝热板。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膜制备成具有矩形凹槽阵列结构的第一结构体;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表层、内层和第二表层;所述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为PE膜;所述内层为喷溅有铝箔的树脂膜;所述树脂膜为PA膜、PVDC膜、EVOH膜、TIE膜和PET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矩形凹槽阵列结构中各矩形凹槽的尺寸相同;每行相邻两个矩形凹槽的间距不低于单个矩形凹槽的横向宽度;每列相邻两个矩形凹槽的间距不低于单个矩形凹槽的纵向宽度;相邻两行矩形凹槽交错分布;在所述第一结构体的矩形凹槽中填充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得到第二结构体;所述芯板颗粒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玻璃纤维/岩棉0~30份和憎水硅气凝胶70~100份;将两个所述第二结构体镜像放置,使两个第二结构体中填充有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的凹槽相对,然后进行密封和抽真空,得到具有上下对称凸起的第三结构体;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结构体进行多层组装,使所述每层的凸起之间的空隙被相邻层的凸起填充,得到第四结构体;所述组装的方式为将一个第三结构体按行或按列折叠或将多个第三结构体镶嵌堆叠;将所述第四结构体进行压制成型,得到真空绝热板。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以PE作为保护层,以铝箔和PA膜、PVDC膜、EVOH膜、TIE膜和PET膜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阻隔层,提高板材的隔热效果;再将复合膜制备成矩形凹槽阵列结构,随后将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加入,得到第二结构体,再将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二结构体镜像放置,然后进行密封和抽真空,通过控制芯板颗粒的原料组
成,能够在抽真空过程中形成纳米孔隙,利用纳米孔隙对真空气压不敏感使得板材内部存在独立的蜂窝真空单元,进一步提高板材的隔热效果;最后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结构体进行多层组装能够进一步增加蜂窝真空单元的数量,并利用复合膜的阻隔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板材的隔热效果,能够在省略遮光剂的前提下降低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均低于10mW/(m
·
K)。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绝热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复合膜制备成具有矩形凹槽阵列结构的第一结构体;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表层、内层和第二表层;所述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为PE膜;所述内层为喷溅有铝箔的树脂膜;所述树脂膜为PA膜、PVDC膜、EVOH膜、TIE膜和PET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矩形凹槽阵列结构中各矩形凹槽的尺寸相同;每行相邻两个矩形凹槽的间距不低于单个矩形凹槽的横向宽度;每列相邻两个矩形凹槽的间距不低于单个矩形凹槽的纵向宽度;相邻两行矩形凹槽交错分布;(2)在所述步骤(1)得到的第一结构体的矩形凹槽中填充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得到第二结构体;所述芯板颗粒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玻璃纤维/岩棉0~30份和憎水硅气凝胶70~100份;(3)将两个所述步骤(2)得到的第二结构体镜像放置,使两个第二结构体中填充有芯板颗粒和袋装吸气剂的凹槽相对,然后进行密封和抽真空,得到具有上下对称凸起的第三结构体;(4)将一个或多个所述步骤(3)得到的第三结构体进行多层组装,使所述每层的凸起之间的空隙被相邻层的凸起填充,得到第四结构体;所述组装的方式为将一个第三结构体按行或按列折叠或将多个第三结构体镶嵌堆叠;(5)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第四结构体进行压制成型,得到真空绝热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凯赵培培张克含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