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感应线圈结构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42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感应线圈结构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在列车车体下方左右各吊装一个该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左右接收天线分别位于左右钢轨中心正上方;能够在列车静止、直线运行或过弯时,使得两路牵引回流感应电压为0,使得两路轨道电路信号感应电压保持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感应线圈结构,能够在列车静止、运行和过弯等工况下,有效抑制牵引回流产生的干扰,并能够始终保持车载主机获得的两路感应信号大小一致;采用方便调节频响特性的设计;还在接收天线中增加用于检测天线故障的设计,以提高天线故障检测的正确性。以提高天线故障检测的正确性。以提高天线故障检测的正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感应线圈结构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行业机车信号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

技术介绍

[0002]机车信号接收天线,是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和轨道电路读取器(TCR)接收轨道电路信号的关键部件,在中国铁路行业具有大量的应用。接收天线吊装在车体下方,与钢轨中心对齐,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感应钢轨中的电流信号形成感应电压信号,发送给车载主机进行译码。目前机车信号主机和轨道电路读取器(TCR)主机多为二乘二取二双机热备的架构,因此机车信号接收天线需要提供两路冗余的感应信号,分别对应车载主机的A/B两系,两系之间可以热备切换。
[0003]钢轨除了是轨道电路信号的传输介质外,还是电力机车牵引回流的传输通道,因此车载系统应能够在列车各种工况下有效的抑制牵引回流产生的干扰,包括列车静止、列车直线运行和列车过弯等。
[0004]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对机车信号接收天线的频响特性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以便更好的设配各种复杂场景,保证信号的可靠接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四感应线圈结构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感应线圈结构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由吊装杆、尾缆、铁质卡头、铁芯、感应线圈组件、塑料外壳、填充物和定位外壳组成,
[0007]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由漆包线按照一定匝数绕制在骨架上,然后按照一定间距固定在套有定位外壳的铁芯上,铁芯两端装有铁质卡头,起到固定铁芯和吊装杆的作用;
[0008]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引线连接到尾缆上作为接收天线对外信号接口,然后装入塑料外壳中,并使用填充物进行灌封密闭处理;
[0009]实际应用中,在列车车体下方左右各吊装一个该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左右接收天线分别位于左右钢轨中心正上方;
[0010]牵引回流在左右两根钢轨中流向相同,所以在八个感应线圈中产生相同极性的感应电压;所述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在感应轨道电路信号时,由于轨道电路信号电流在左右两根钢轨中的流向相反,在八个感应线圈中产生两种极性的感应电压;
[0011]所述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能够在列车静止、直线运行或过弯时,使得两路牵引回流感应电压为0,使得两路轨道电路信号感应电压保持相等。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如下:
[0013]本专利技术的四感应线圈结构,能够在列车静止、运行和过弯等工况下,有效抑制牵引回流产生的干扰,并能够始终保持车载主机获得的两路感应信号大小一致,不会发生无故切机的情况。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机车信号接收天线,采用方便调节频响特性的设计,搭配交大思诺公司
专利技术的接收天线自动测试系统,能够快速完成定制化频响特性的接收天线设计。
[0015]此外,本专利技术提出在接收天线中增加用于检测天线故障的设计,以提高天线故障检测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四感应线圈结构的接收天线的应用连接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接收天线的定制化调节频响特性的流程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收天线的“C型”折耳俯视剖面图
[0020]图5为增加检测线圈的接收天线应用连接示意图
[0021]图6为接收天线错误连接方式

单边连接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

吊装杆、2

尾缆、3

铁质卡头、4

铁芯、5

感应线圈组件、6

塑料外壳、7

填充物、8

定位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进行详细说明。其内容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是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和轨道电路读取器(TCR)的关键零部件。由吊装杆1、尾缆2、铁质卡头3、铁芯4、感应线圈组件5、塑料外壳6、填充物7和定位外壳8等几部分组成,参见图1。感应线圈组件5由漆包线按照一定匝数绕制在骨架上,然后按照一定间距固定在套有定位外壳8的铁芯4上,铁芯4两端装有铁质卡头3,起到固定铁芯4和吊装杆1的作用。感应线圈组件5的引线连接到尾缆2上作为接收天线对外信号接口,然后装入塑料外壳6中,并使用填充物7进行灌封密闭处理。
[0025]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接收天线具备在列车静止、直线运行或过弯时,提高抗牵引电流干扰的功能和始终保持双路感应电压一致的功能;可以搭配交大思诺公司设计的接收天线频响特性自动测试系统定制设计具有特定频响特性的接收天线;还可以配合机车信号主机或轨道电路读取器(TCR)主机完成接收天线自检的功能。
[0026]所述提高抗牵引电流干扰功能实现原理如下:
[0027]参见图2,实际应用中在列车车体下方左右各吊装一个双路接收天线,左右接收天线分别位于左右钢轨中心正上方。左侧双路接收天线中四个感应线圈从左至右依次为W1

至W4

,右侧双路接收天线中四个感应线圈从左至右依次为W1

至W2

。W1

、W3

、W1

、W3

串联到一起,连接关系为W1

的右侧端点连接W3

的左侧端点,W3

的右侧端点连接W1

的右侧端点,W1

的左侧端点连接W3

的右侧端点,剩余未连接的W1

的左侧端点和W3

的左侧端点作为双路感应信号第一路的两个端点。W2

、W4

、W2

、W4

串联到一起,连接关系为W2

的右侧端点连接W4

的左侧端点,W4

的右侧端点连接W2

的右侧端点,W2

的左侧端点连接W4

的右侧端点,剩余未连接的W2

的左侧端点和W4

的左侧端点作为双路感应信号第二路的两个端点。
[0028]牵引回流在左右两根钢轨中流向相同,所以在八个感应线圈中产生相同极性的感应电压,电压值分别为V1

至V4

,例如每个感应线圈左侧端点为正极,右侧端点为负极。则按照上述连接关系,W1

、W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感应线圈结构的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由吊装杆、尾缆、铁质卡头、铁芯、感应线圈组件、塑料外壳、填充物和定位外壳组成,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由漆包线按照一定匝数绕制在骨架上,然后按照一定间距固定在套有定位外壳的铁芯上,铁芯两端装有铁质卡头,起到固定铁芯和吊装杆的作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引线连接到尾缆上作为接收天线对外信号接口,然后装入塑料外壳中,并使用填充物进行灌封密闭处理;实际应用中,在列车车体下方左右各吊装一个该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左右接收天线分别位于左右钢轨中心正上方;牵引回流在左右两根钢轨中流向相同,所以在八个感应线圈中产生相同极性的感应电压;所述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在感应轨道电路信号时,由于轨道电路信号电流在左右两根钢轨中的流向相反,在八个感应线圈中产生两种极性的感应电压;所述双路机车信号接收天线能够在列车静止、直线运行或过弯时,使得两路牵引回流感应电压为0,使得两路轨道电路信号感应电压保持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采用频响特性可调节式设计,通过对接收天线内各部件的参数进行调节,实现对接收天线频响特性的改变,以使得接收天线的频响特性满足预期;所述频响特性可调节的手段包括:调整复合铁芯的材料组成和调整感应线圈与铁芯的相对位置;调整铁质卡头的宽度;在铁质卡头两侧增加由硅钢片制作而成的“C型”折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增加硅钢片能够提升高频段频响特性,抑制低频段频响特性;增加铁片能够提升低频段频响特性,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舒民高俊强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