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34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属于智能消费设备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包括处理器和位于软床上表面的检测触点,检测触点包括由压电材料制成的接收膜和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受压杆;接收膜贴合于皮肤表面以接收肌紧张反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受压杆顶部突出于软床上表面以接收被抵接皮肤处的肌肉硬度,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软床表面各处的波动幅度;它可以实现智能分析使用者适合何种睡姿,在使用者熟睡时对睡姿进行调整,在保证使用者睡眠的情况下,对使用者的睡眠健康进行精准调控。对使用者的睡眠健康进行精准调控。对使用者的睡眠健康进行精准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消费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

技术介绍

[0002]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了每个人适合的睡姿。
[0003]由于肌肉习惯等因素,人在熟睡时会自动调整至习惯的睡眠姿势,但往往习惯的睡眠姿势是不健康的,会加重睡眠的不适感,长期如此会加重人的疲劳感。
[0004]不同人对应的健康的睡姿如下:孕妇适合左侧卧;婴儿适合趴卧、打鼾者适合左侧卧或右侧卧、脖颈背患病者适合左侧卧或右侧卧、胃食管反流患病者适合上垫高仰卧、腰患病者适合下垫高仰卧。
[0005]现有的可调整睡姿的智能家具,只单纯设定一种卧姿判定为健康睡姿,无法符合所有人的健康睡眠需求,且其在调整睡姿时容易将睡眠状态的人吵醒,不仅无法调整睡姿一使睡眠状态更好,反而使得使用者难以入睡,具有反面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它可以实现智能分析使用者适合何种睡姿,在使用者熟睡时对睡姿进行调整,在保证使用者睡眠的情况下,对使用者的睡眠健康进行精准调控。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包括处理器和位于软床上表面的检测触点,检测触点包括由压电材料制成的接收膜和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受压杆;接收膜贴合于皮肤表面以接收肌紧张反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受压杆顶部突出于软床上表面以接收被抵接皮肤处的肌肉硬度,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软床表面各处的波动幅度。<br/>[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采集层、软垫层和基座层;采集层沿长度方向依序分为头颈区、躯干区和胫股区,检测触点均匀分布于头颈区、躯干区和胫股区内,采集层的基质为柔性材料;软垫层包括与采集层抵接的且受处理器控制形变的弹性部件;基座层为刚性部件;不同区内的检测触点的受压杆突出高度不同,所述高度由处理器预设。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的预设基准为人体背侧曲线各处距离采集层表面的距离。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受压杆于采集层内垂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滑动受处理器控制驱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体检臂套;体检臂套固定设置于躯干区宽度方向的外侧;体检臂套分为上臂套和下臂套,上臂套和下臂套转动连接;下臂套为固定件,且内壁设有检测点,检测点用于收集脉搏信息,脉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处理器;上臂套为转动
件,所述转动受处理器控制驱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体检手环;体检手环与处理器通过网络连接;体检手环套设于人体手腕处,采集脉搏信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辅助采集件,辅助采集件采集软床使用者的声音信息、图像信息或身体状况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辅助采集件与处理器电性连接,辅助采集件采集的信息由处理器收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业步骤包括:S10、使用者裸露背侧皮肤后仰面躺于采集层上,各个与人体皮肤抵接的受压杆采集受力大小数据,各个与人体皮肤抵接的接收膜采集肌紧张反射频率数据;受力大小数据和肌紧张反射频率数据均反馈至处理器;处理器判定利于使用者健康的睡姿,睡姿种类包括左侧卧、右侧卧、上垫高仰卧、下垫高仰卧、趴卧;S20、处理器根据脉搏信息和/或辅助采集件采集的信息判断使用者是否入睡,若入睡则进入S30,若未入睡则循环S20;S30、处理器根据头颈区、躯干区和胫股区内所触发的检测触点的数量和位置,判定使用者使用的睡姿,并与利于使用者健康的睡姿进行比较,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循环S30;若不同则进入S40;S40、处理器根据躯干区被触发的检测触点,判定使用者所处的身体轴心;根据身体轴心位置及利于使用者健康的睡姿,处理器判定使用者应触发的检测触点数量和位置;S50、处理器驱动弹性部件在竖直方向上形变,驱使使用者身体移动,并覆盖全部应触发的检测触点;弹性部件的形变幅度为0.5~1.5cm/s;处理器根据辅助采集件采集的信息实时判断使用者是否被惊醒;若是则停止形变并返回至S20;若否则弹性部件继续形变至全部应触发的检测触点被覆盖并进入S60;S60、在使用者睡眠状态下,处理器根据检测触点收集的受力大小数据和肌紧张反射频率数据,并以初始设定的阈值对比进行判断使用者睡眠时是否舒适;若是则返回S30;若否则使用者覆盖的受压杆42以0.2~0.5cm/s的形变频率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微调,直至使用者睡眠时舒适,并返回S3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0中,受力大小数据和肌紧张反射频率数据均每秒采集N次,每秒内数据的波动值为X;在开始采集数据后,处理器限定在M秒内,所有X的总和等于或小于限定阈值后,再经过Y秒被采集的受力大小数据和肌紧张反射频率数据的平均值为正确数据,正确数据被处理器采纳用于判定利于使用者健康的睡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处理器判定利于使用者健康的睡姿的因素包括由辅助采集件向处理器输入的打鼾状况、怀孕状况、年龄状况、患病状况。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肌肉硬度和肌紧张反射频率,有利于判断使用者使用作为支撑面的部位,以确定适合的、健康的睡姿。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检测触点、收声器、视觉摄像头、体检臂套等来判定使用者的身体状况,以精确地、实时地分析适合的、健康的睡姿。
[0019]本专利技术弹性部件的形变幅度为0.5~1.5cm/s,动作轻柔,不易惊醒使用者,且弹性部件的形变在使用者睡着以后再进行,有效保证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0020]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触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臂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流程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采集层1、头颈区11、躯干区12、胫股区13、软垫层2、基座层3、检测触点4、接收膜41、受压杆42、体检臂套5、检测点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4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采集层1、软垫层2和基座层3。
[0024]采集层1表面设置多个检测触点4,采集层1的基质为柔性材料;采集层1沿长度方向依序分为头颈区11、躯干区12和胫股区13;头颈区11、躯干区12和胫股区13各自的检测触点4皆为均匀分布。
[0025]检测触点4包括由压电材料制成的接收膜41和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受压杆42;接收膜41贴合于皮肤表面以接收肌紧张反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受压杆42顶部突出于软床上表面以接收被抵接皮肤处的肌肉硬度,并传输至处理器;接收膜41为压电薄膜传感器,且呈吸盘状;受压杆42为顶端呈圆头的塑料杆;接收膜41固定设置在采集层1上表面,受压杆42穿过接收膜41中心向上突出;由于脊柱或软组织产生病变或疲劳时,对应部位的肌肉会变硬,以保护该处的神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位于软床上表面的检测触点(4),检测触点(4)包括由压电材料制成的接收膜(41)和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受压杆(42);接收膜(41)贴合于皮肤表面以接收肌紧张反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受压杆(42)顶部突出于软床上表面以接收被抵接皮肤处的肌肉硬度,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软床表面各处的波动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采集层(1)、软垫层(2)和基座层(3);采集层(1)沿长度方向依序分为头颈区(11)、躯干区(12)和胫股区(13),检测触点(4)均匀分布于头颈区(11)、躯干区(12)和胫股区(13)内,采集层(1)的基质为柔性材料;软垫层(2)包括与采集层(1)抵接的且受处理器控制形变的弹性部件;基座层(3)为刚性部件;不同区内的检测触点(4)的受压杆(42)突出高度不同,所述高度由处理器预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的预设基准为人体背侧曲线各处距离采集层(1)表面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受压杆(42)于采集层(1)内垂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滑动受处理器控制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体检臂套(5);体检臂套(5)固定设置于躯干区(12)宽度方向的外侧;体检臂套(5)分为上臂套和下臂套,上臂套和下臂套转动连接;下臂套为固定件,且内壁设有检测点(51),检测点(51)用于收集脉搏信息,脉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处理器;上臂套为转动件,所述转动受处理器控制驱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体检手环;体检手环与处理器通过网络连接;体检手环套设于人体手腕处,采集脉搏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采集件,辅助采集件采集软床使用者的声音信息、图像信息或身体状况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辅助采集件与处理器电性连接,辅助采集件采集的信息由处理器收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软床,其特征在于:作业步骤包括:S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赛可度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