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331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5
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包括本体、面板、冷阀芯、热阀芯、上盖、水嘴、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阀座Ⅰ、阀座Ⅱ、出水座分别穿过孔Ⅰ、孔Ⅱ、孔Ⅲ使用两个锁紧螺母与面板连接;所述孔Ⅰ、孔Ⅲ处分别设置环形凸起Ⅰ、环形凸起Ⅱ;所述冷阀芯使用上盖螺母Ⅰ安装在所述冷阀芯安装腔内;所述热阀芯使用上盖螺母Ⅱ安装在所述热阀芯安装腔内;所述冷阀芯、热阀芯上分别连接一个把手;所述水嘴下段套装O型圈安装在所述混合出水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独立的面板,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将本体和面板连接,需要更换面板时,只需在台面上操作,松开锁紧螺母以及水嘴螺母即可将面板取下进行更换,更换的一些列操作均可在台面上完成,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双把手龙头产品,在其安装在台面上后,当需要更换面板外观件时,不能直接在台面上更换面板等外观件,需要关闭进水,然后将整个龙头从台面上拆卸下来,再拆卸龙头来替换面板;更换完毕之后再将整个龙头固定到台面上;由于龙头本体是依靠台面下的紧固件来固定,台面下的空间小。因此现有的双把手龙头更换面板外观组件,操作难度大、耗时长。有些龙头虽可实现台上台下分开装配,但是面板与龙头本体或台面需要通过螺钉固定,水嘴与水嘴固定座之间需要通过螺丝固定,把手与转轴之间需要通过螺栓固定,整个龙头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在台面上操作进行更换面板外观件的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包括本体、面板、冷阀芯、热阀芯、上盖、水嘴、把手,本体设置带外螺纹的阀座以及出水座,阀座设有两个,分别为阀座Ⅰ、阀座Ⅱ,阀座Ⅰ、阀座Ⅱ内分别开设冷阀芯安装腔、热阀芯安装腔,出水座内设混合出水腔,冷阀芯安装腔、热阀芯安装腔、混合出水腔之间开设水道联通,冷阀芯安装腔、热阀芯安装腔下端分别开设冷水进水水道、热水进水水道,面板上开设孔Ⅰ、孔Ⅱ、孔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阀座Ⅰ、阀座Ⅱ、出水座分别穿过孔Ⅰ、孔Ⅱ、孔Ⅲ使用两个锁紧螺母与面板连接;所述孔Ⅰ、孔Ⅲ处分别设置环形凸起Ⅰ、环形凸起Ⅱ;所述阀座Ⅰ置于所述环形凸起Ⅰ内;所述阀座Ⅱ置于所述环形凸起Ⅱ内;所述冷阀芯使用上盖螺母Ⅰ安装在所述冷阀芯安装腔内;所述热阀芯使用上盖螺母Ⅱ安装在所述热阀芯安装腔内;所述冷阀芯、热阀芯上分别连接一个把手;所述水嘴下段套装O型圈安装在所述混合出水腔上。
[0005]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还设置两个带外螺纹的支脚。
[0006]进一步,所述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还包含一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相匹配,底板上开设通孔Ⅰ、通孔Ⅱ,底板从下向上套装在支脚上,与所述面板卡接。
[0007]进一步,所述面板的孔Ⅱ处还设置一个凸起Ⅲ;所述凸起Ⅲ内部开设阶梯通孔Ⅲ,阶梯通孔Ⅲ与所述孔Ⅱ相通;所述阶梯通孔Ⅲ上段开设凹槽Ⅰ,凹槽Ⅰ上安装耐磨套Ⅰ;所述水嘴上套装C形卡环,通过C形卡环的上端面与阶梯通孔Ⅲ的端面配合,C形卡环的下端面与本体出水座的端面的配合进行上下限位。
[0008]进一步,所述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上还设置一个水嘴螺母;所述水嘴螺母内部开设阶梯通孔Ⅳ,阶梯通孔Ⅳ的下段设置一段内螺纹,水嘴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出水座相连;所述阶梯通孔Ⅳ的上段开设凹槽Ⅱ,凹槽Ⅱ内安装耐磨套Ⅱ;所述水嘴上套装C形卡环,通过C形卡环的上端面与阶梯通孔Ⅳ的端面配合,C形卡环的下端面与本体出水座的端
面的配合进行上下限位。
[0009]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呈圆柱形,其内开设阶梯通孔

,阶梯通孔

的上段设置内六角扳手位,阶梯通孔

的下段设置内螺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独立的面板,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将本体和面板连接,需要更换面板时,只需在台面上操作,松开锁紧螺母以及水嘴螺母即可将面板取下进行更换,更换的一些列操作均可在台面上完成,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图4为采用带凸起Ⅲ的面板的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剖视图;图5为采用不带凸起Ⅲ的面板的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本体立体图;
[0012]图7为本技术本体剖视图;图8为带凸起Ⅲ的面板立体图;图9为带凸起Ⅲ的面板剖视图;图10为不带凸起Ⅲ的面板立体图;图11为不带凸起Ⅲ的面板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水嘴螺母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锁紧螺母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0013]如图所示: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包括本体1、面板2、冷阀芯3、热阀芯4、水嘴5、把手6,本体1设置带外螺纹的阀座以及出水座11,阀座设有两个,分别为阀座Ⅰ12、阀座Ⅱ13,阀座Ⅰ12、阀座Ⅱ13内分别开设冷阀芯安装腔121、热阀芯安装腔131,出水座11内设混合出水腔111,冷阀芯安装腔121、热阀芯安装腔131、混合出水腔111之间开设水道联通14,冷阀芯安装腔121、热阀芯安装腔131下端分别开设冷水进水水道15、热水进水水道16,面板2上开设孔Ⅰ21、孔Ⅱ22、孔Ⅲ2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阀座Ⅰ12、阀座Ⅱ13、出水座11分别穿过孔Ⅰ21、孔Ⅱ22、孔Ⅲ23使用两个锁紧螺母7与面板2连接;所述孔Ⅰ21、孔Ⅲ23处分别设置环形凸起Ⅰ211、环形凸起Ⅱ231;所述阀座Ⅰ12置于所述环形凸起Ⅰ211内;所述阀座Ⅱ13置于所述环形凸起Ⅱ231内;所述冷阀芯3使用上盖螺母Ⅰ31安装在所述冷阀芯安装腔121内;所述热阀芯4使用上盖螺母Ⅱ41安装在所述热阀芯安装腔131内;所述冷阀芯3、热阀芯4上分别连接一个把手6;所述水嘴5下段套装O型圈安装在所述混合出水腔111上使用C形卡环9固定。
[0014]所述本体1上还设置两个带外螺纹的支脚17。
[0015]所述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还包含一底板8;所述底板8与所述面板2相匹配,底板8上开设通孔Ⅰ81、通孔Ⅱ82,底板8从下向上套装在支脚17上,与所述面板2卡接。
[0016]如图8、图9所述面板2的孔Ⅱ22处还设置一个凸起Ⅲ221;所述凸起Ⅲ221内部开设阶梯通孔Ⅲ222,阶梯通孔Ⅲ222与所述孔Ⅱ22相通;所述阶梯通孔Ⅲ222上段开设凹槽Ⅰ2221,凹槽Ⅰ2221上安装耐磨套Ⅰ2222;所述水嘴5上套装C形卡环9,通过C形卡环9的上端面与阶梯通孔Ⅲ222的端面配合,C形卡环9的下端面与本体出水座11的端面的配合进行上下限位。
[0017]如图2、图5所述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上还设置一个水嘴螺母10;所述水嘴螺母10内部开设阶梯通孔Ⅳ101,阶梯通孔Ⅳ101的下段设置一段内螺纹,水嘴螺母10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出水座11相连;所述阶梯通孔Ⅳ101的上段开设凹槽Ⅱ102,凹槽Ⅱ102内安装耐磨
套Ⅱ103;所述水嘴5上套装C形卡环9,通过C形卡环9的上端面与阶梯通孔Ⅳ101端面的配合,C形卡环9的下端面与本体出水座11的端面的配合进行上下限位。
[0018]所述锁紧螺母7呈圆柱形,其内开设阶梯通孔

71,阶梯通孔

71的上段设置内六角扳手位72,阶梯通孔

71的下段设置内螺纹。
[001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包括本体、面板、冷阀芯、热阀芯、上盖、水嘴、把手,本体设置带外螺纹的阀座以及出水座,阀座设有两个,分别为阀座Ⅰ、阀座Ⅱ,阀座Ⅰ、阀座Ⅱ内分别开设冷阀芯安装腔、热阀芯安装腔,出水座内设混合出水腔,冷阀芯安装腔、热阀芯安装腔、混合出水腔之间开设水道联通,冷阀芯安装腔、热阀芯安装腔下端分别开设冷水进水水道、热水进水水道,面板上开设孔Ⅰ、孔Ⅱ、孔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阀座Ⅰ、阀座Ⅱ、出水座分别穿过孔Ⅰ、孔Ⅱ、孔Ⅲ使用两个锁紧螺母与面板连接;所述孔Ⅰ、孔Ⅲ处分别设置环形凸起Ⅰ、环形凸起Ⅱ;所述阀座Ⅰ置于所述环形凸起Ⅰ内;所述阀座Ⅱ置于所述环形凸起Ⅱ内;所述冷阀芯使用上盖螺母Ⅰ安装在所述冷阀芯安装腔内;所述热阀芯使用上盖螺母Ⅱ安装在所述热阀芯安装腔内;所述冷阀芯、热阀芯上分别连接一个把手;所述水嘴下段套装O型圈安装在所述混合出水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两个带外螺纹的支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体式龙头组合结构还包含一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相匹配,底板上开设通孔Ⅰ、通孔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宏吴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浩业联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