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15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蒸汽线、废水线和第一碱液线均与第一重废水处理罐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的上部与尾气线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的出水口与氨汽提塔连接,氨汽提塔的底部经出水泵与第二重废水处理罐连接,第二重废水处理罐分别与次氯酸钠线、第二碱液线以及酸液线连接,第二重废水处理罐的出水口经送水泵与合格废水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用1.4MPa的蒸汽,在高温高压工况下将氰根分解成NH3,然后经氨汽提回收装置,有效利用废水中的N元素,最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进一步处理废水达到小于0.5ppm的要求,能够实现废水中的氰根离子达标排放。的氰根离子达标排放。的氰根离子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丙烯腈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生产丙烯腈生产工艺大多采用丙烯、氨、空气氧化法,原料丙烯、氨和空气在钼铋系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丙烯腈、氢氰酸、乙腈、丙烯醛、丙酮、水等产物;丙烯腈系统产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根离子,约为200ppm,而对外排废水中的氰根指标中要求要小于0.5ppm,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传统的破氰方法为次氯酸钠破氰或者臭氧破氰,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或臭氧,破坏其中的氰根离子,达到破氰目的;然而,目前传统的办法根本无法达到处理合格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能够实现废水中的氰根离子达标排放。
[0004]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所述的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包括蒸汽线、废水线和第一碱液线,蒸汽线、废水线和第一碱液线均与第一重废水处理罐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的上部与尾气线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的出水口与氨汽提塔连接,氨汽提塔的底部经出水泵与第二重废水处理罐连接,所述第二重废水处理罐分别与次氯酸钠线、第二碱液线以及酸液线连接,第二重废水处理罐的出水口经送水泵与合格废水线连接。
[0006]优选地,蒸汽线内通有1.4MPa的蒸汽,第一碱液线内通有32%NaOH溶液,第二碱液线内通有NaOH溶液,酸液线内通有硫酸溶液。
[0007]优选地,废水线和第一碱液线均经换热器与第一重废水处理罐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的出水口经换热器与氨汽提塔连接,换热器优选板式换热器。
[0008]优选地,氨汽提塔的顶部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氨水罐连接。
[0009]优选地,氨汽提塔的底部连接有再沸器,再沸器分别与低压蒸汽和蒸汽冷凝罐连接。
[0010]优选地,出水泵还与氨汽提塔的下部连接。
[0011]优选地,送水泵还与第二重废水处理罐的上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先用1.4MPa的蒸汽,在高温高压工况下将氰根分解成NH3,将氰根从200ppm降至20ppm,然后经氨汽提回收装置,有效利用废水中的N元素,最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140g/L)进一步处理废水达到小于0.5ppm的要求,能够实现废水中的氰根离子达标排放,同时能够实现破氰需要的蒸汽和次氯酸钠用量最低化控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蒸汽线;2、第一重废水处理罐;3、尾气线;4、废水线;5、第一碱液线;6、换热器;7、氨汽提塔;8、低压蒸汽;9、再沸器;10、蒸汽冷凝罐;11、冷凝器;12、氨水罐;13、出水泵;14、次氯酸钠线;15、第二碱液线;16、酸液线;17、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8、送水泵;19、合格废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所述的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包括蒸汽线1、废水线4和第一碱液线5,蒸汽线1与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连接,废水线4和第一碱液线5均经板式换热器6与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的上部与尾气线3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的出水口经板式换热器6与氨汽提塔7连接,氨汽提塔7的顶部与冷凝器11连接,冷凝器11与氨水罐12连接,氨汽提塔7的底部连接有再沸器9,再沸器9分别与低压蒸汽8和蒸汽冷凝罐10连接,氨汽提塔7的底部经出水泵13与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连接,出水泵13还与氨汽提塔7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分别与次氯酸钠线14、第二碱液线15以及酸液线16连接,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的出水口经送水泵18与合格废水线19连接,送水泵18还与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的上部连接。
[0018]蒸汽线内通有1.4MPa的蒸汽,第一碱液线内通有32%NaOH溶液,第二碱液线内通有NaOH溶液,酸液线内通有硫酸溶液。
[0019]工作时,废水和32%NaOH溶液换热后进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内,然后通入1.4MPa的蒸汽,先用1.4MPa的蒸汽在高温高压工况下将氰根分解成NH3,将氰根从200ppm降至20ppm,然后经氨汽提回收装置,有效利用废水中的N元素,最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140g/L)进一步处理废水达到小于0.5ppm的要求。
[0020]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线(1)、废水线(4)和第一碱液线(5),蒸汽线(1)、废水线(4)和第一碱液线(5)均与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的上部与尾气线(3)连接,第一重废水处理罐(2)的出水口与氨汽提塔(7)连接,氨汽提塔(7)的底部经出水泵(13)与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连接,所述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分别与次氯酸钠线(14)、第二碱液线(15)以及酸液线(16)连接,第二重废水处理罐(17)的出水口经送水泵(18)与合格废水线(1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生产废水双重破氰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水线(4)和第一碱液线(5)均经换热器(6)与第一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平周文祥李成龙曹玉栋李大为张泽南于立茂刘学文胡壮崔双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