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链霉菌新菌株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链霉菌新菌株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放线菌是已知生物体中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细菌。迄今为止,放线菌的生活方式、形态、生理代谢活动和遗传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放线菌基因组的新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是21世纪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的前沿。20世纪50年代以来,得益于对陆生常见生境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广泛研究和筛选,许多重要的抗生素、抗肿瘤和免疫调节药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为人类克服顽固和严重的疾病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抗生素在一段时间内的广泛使用,甚至在局部滥用,导致病原体的耐药性急剧增加,甚至发展成为超级耐药菌,如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等病原菌。这些病原体对目前临床使用的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规范合理用药的同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结构化学实体来开发新型抗生素,以应对“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70年来,大量物种被分离鉴定,活性代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链霉菌新菌株,其特征在于:该链霉菌新菌株命名为链霉菌
Ⅱ‑2‑2‑
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79,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24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新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
Ⅱ‑2‑2‑
2在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上呈黄棕色,圆形,表面褶皱无光泽,中间隆起,边缘有丝状细胞,具有奶油色气生菌丝和深棕色基质菌丝,表面干燥;菌丝体直径为0.7
‑
0.9μm,孢子直径为0.4
‑
0.6μm,革兰氏染色呈紫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新菌株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样:采集自宁夏盐碱地的土壤样品;(2)稀释:在9mL无菌水中加入1g土壤样品和适量玻璃珠,振荡10min,静置30s,制成土壤原液,稀释度记为10
‑1,吸取1mL土壤原液的上清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稀释度为10
‑2,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到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稀释液,至稀释度为10
‑4;(3)涂布:用移液枪分别吸取100μL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加入100mg/L无菌重铬酸钾的高氏1号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5
‑
7d;(4)筛选:观察菌落的生长状态,在超净工作台中挑取培养基中生长出的新菌落,进行分离培养;经多次平板划线后获得纯种链霉菌
Ⅱ‑2‑2‑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新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II
‑2‑2‑
2由一条4409970bp的线性DNA染色体组成,G+C含量为66.43%,包括3974个预测编码基因,72个tRNA和10个rRNA基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新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II
‑2‑2‑
2有五个参与已知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基因簇,包括LAP、RiPP
‑
lik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波,胡运琪,吴秀丽,贾荣亮,马晓莉,南泽东,李舂龙,郭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