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源技术发展,高性能的电源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电源的动态特性例如建立时间与过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不同的电源拓扑其提高动态性能的方法也不同,提高电源动态特性从系统上而言就是提高增益穿越频率,即系统通带带宽。通常方式利用零极点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来提高系统的带宽,带宽越大,动态响应速度越快。而环路补偿器一般有三种:单极点补偿,双极点单极点补偿以及三极点双零点补偿,极点数量多可以保证系统稳定。
[0003]目前,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以频域方法添加零极点环路补偿电路,从而提高电源动态特性的方案,然而该方案可能额外干扰电源系统传递函数,对动态特性的提高局限性较大,而且还存在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显著改善现有补偿电路对电源系统产生干扰的问题,而且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部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外部补偿系统,所述外部补偿系统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一电源系统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监听到所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根据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基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根据所述优化后零极点从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中确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补偿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上位控制端和零极点测量设备,所述上位控制端和所述零极点测量设备均与所述第一电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所述零极点测量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回读数据,基于所述回读数据计算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基于预先配置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其中,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包括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补偿系统还包括外部补偿结构,所述外部补偿结构包括电连接的下位控制端和外部补偿电路,所述下位控制端与所述上位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外部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基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的步骤,包括:对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生成该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配置指令,并将所述配置指令发送至所述下位控制端;其中,所述配置指令包括与候选电容值对应的电容调整指令,和,与候选电阻值对应的电阻调整指令;通过所述下位控制端,将所述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容值调整至所述候选电容值,以及将所述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阻值调整至所述候选电阻值;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袁晓航,田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