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强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74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板强度试验装置,优点在于增设了摆锤升降机构和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摆锤悬挂在摆锤升降机构上,摆锤释放器枢接在摆锤升降机构上,使摆锤和摆锤释放器同步升降,能够适应门板固定在不同高度;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门板整体变形程度;在门板放置好后,在控制器上设置参数,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先行记录撞击前的门板数据,然后由控制器控制牵拉器、升降驱动器和摆锤释放器,完成自动控制重复撞击后,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收集撞击后的门板数据,由控制器将撞击前、后的门板数据进行对比后,获得门板的变形数据,对变形数据进行数据拟合获得整体变形情况,获得门板的抗变形性能即门板强度。获得门板的抗变形性能即门板强度。获得门板的抗变形性能即门板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板强度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板强度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门板强度撞击试验装置中,其门板固定支架、机架、摆锤、摆锤释放器和牵拉器都是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然而由于门板较重,又不能在底部设置支撑,固定时高度很难达到一致,且固定后高度再调节也会比较麻烦;而对于变形程度的检测常采用肉眼观测,只对变形幅度看上去最大的地方进行采集,对于门板强度的判定不够准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板强度试验装置,适用于固定在不同高度的门板的强度检测,又能自动且全面的对门板的变形程度进行检测。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板强度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控制器、摆锤、摆锤释放器和牵拉器,摆锤释放器和牵拉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摆锤升降机构和用于检测门板整体变形程度的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所述摆锤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且可上下移动,摆锤悬挂在摆锤升降机构上,摆锤释放器枢接在摆锤升降机构上;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设置在摆锤升降机构下方,门板变形检测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且可上下移动;摆锤升降机构和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摆锤升降机构包括载锤支架、载轴悬臂、第一升降驱动器、第一驱动丝杆、第一同步丝杆和第一同步传动组件;载锤支架由横杆和两侧的纵杆连接组成,载锤支架两侧纵杆的端部分别与机架立柱滑动连接,载锤支架纵杆上分别固定有与第一驱动丝杆或第一同步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第一升降驱动器安装在机架上,第一驱动丝杆与第一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同步丝杆通过第一同步传动组件与第一驱动丝杆传动连接;载轴悬臂固定在载锤支架横杆下面;摆锤悬挂在载锤支架横杆的中间或者载轴悬臂的轴杆中间,摆锤释放器枢接在载轴悬臂的轴杆上;第一升降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启动第一升降驱动器驱动第一驱动丝杆和第一同步丝杆同步转动,带动载锤支架在机架立柱上下滑动,将摆锤和摆锤释放器同步调节到适合高度的位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包括滑动支架、移动小车、位移尺、第二升降驱动器、第二驱动丝杆、第二同步丝杆和第二同步传动组件;滑动支架与固定在机架两侧立柱上的滑动导轨滑动连接,移动小车安装在滑动支架上可横向来回滑动,位移尺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滑动支架两侧臂杆上分别固定有与第二驱动丝杆或第二同步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第二升降驱动器安装在机架上,第二驱动丝杆与第二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二同步丝杆通过第二同步传动组件与第二驱动丝杆传动连接;第二升降驱动器、移动小车和位移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启动第二升降驱动器驱动第二驱动丝杆和第二同步丝杆同步转动,带动滑动支架在机架立柱上下滑动,移动小车装载位移尺横向来回移动,以全面扫描门板的平面数据,控制器根据从位移尺传来的撞击前、后的门
板数据,获得门板的变形数据,对变形数据进行数据拟合获得整体变形情况,获得门板的抗变形性能即门板强度。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了摆锤升降机构和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摆锤悬挂在摆锤升降机构上,摆锤释放器枢接在摆锤升降机构上,使摆锤和摆锤释放器同步升降,能够适应门板固定在不同高度;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门板整体变形程度;在门板放置好后,在控制器上设置参数,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先行记录撞击前的门板数据,然后由控制器控制牵拉器、升降驱动器和摆锤释放器,完成自动控制重复撞击后,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收集撞击后的门板数据,由控制器将撞击前、后的门板数据进行对比后,获得门板的变形数据,对变形数据进行数据拟合获得整体变形情况,获得门板的抗变形性能即门板强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摆锤释放器包括折形连杆、抱锤架、对称设置的两块弧形抱板及抱紧气缸;折形连杆枢接在载轴悬臂上,折形连杆的枢接端设有线槽,摆锤的悬挂线从线槽中穿过;抱锤架的中部连接在折形连杆的底端,抱紧气缸分别固定在抱锤架两端向内延伸的抱杆上,弧形抱板与抱紧气缸推杆的内端固定;抱紧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摆锤通常采用沙袋,能够很好的模拟人体对门板的撞击,常规的抓手夹持沙袋,夹持面积小,容易造成沙袋局部破损,采用弧形抱板,加大与沙袋的接触面积,沙袋不易破损。
[0009]作为改进,还包括门板装载机构,所述门板装载机构包括基座、主旋转气缸、门板定位支架和两个辅助旋转气缸;主旋转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基座上,主旋转气缸的推杆与门板定位支架中间的横档铰接;辅助旋转气缸的缸体与基座前端壁铰接,辅助旋转气缸的推杆与门板定位支架的下梁铰接;门板定位支架两侧支柱上均设置有两个回旋压紧气缸,用于夹紧门板或者门板框边;机架上梁和下梁上都设置有两个旋转压紧气缸,分别用于夹紧门板定位支架的上梁和下梁;主旋转气缸、辅助旋转气缸、回旋压紧气缸和旋转压紧气缸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本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为一种门板强度试验装置,包括机架1、控制器2、摆锤3、摆锤释放器、牵拉器4、牵拉绳5、牵拉支架6、导向轮7、摆锤升降机构和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摆锤释放器、牵拉器4、摆锤升降机构和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分别与控制器2电连接;其中,机架1的高度在3米~5米,控制器2采用控制箱,控制箱固定在机架1旁,控制箱内置PLC控制器,能够根据参数设定自动控制撞击试验重复动作;牵拉支架6固定在机架1的横梁上并向外延伸3米到5米,导向轮7枢接在牵拉支架6前端的横杆上,牵拉器4采用拉绳器,牵拉器4安装在牵拉支架6上,牵拉绳5从牵拉器4的绳轮上引出并通过导向轮7后与摆锤释放器连接。
[0014]在本实施例中,摆锤升降机构包括载锤支架11、载轴悬臂12、第一升降驱动器13、
第一驱动丝杆14、第一同步丝杆15和第一同步传动组件;载锤支架11由横杆和两侧的纵杆连接组成,载锤支架11两侧纵杆的端部分别与固定在机架1立柱上的导向杆(图中未标示)滑动连接,载锤支架11纵杆上分别固定有与第一驱动丝杆14或第一同步丝杆15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16。这里,第一升降驱动器13采用私服电机,第一升降驱动器13与控制器2电连接,第一升降驱动器13的安装板与机架1立柱的上端固定,第一驱动丝杆14和第一同步丝杆15各自通过两端的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立柱上,第一驱动丝杆14与第一升降驱动器1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同步丝杆15通过第一同步传动组件与第一驱动丝杆14传动连接,第一同步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驱动丝杆14同轴连接的第一驱动轮17、第一传动带18和与第一同步丝杆15同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9;载轴悬臂12固定在载锤支架11横杆下面,载轴悬臂12包括两侧竖板和连接在竖杆之间的一根轴杆,竖板上端与载锤支架11横杆装配固定;摆锤3悬挂在载轴悬臂12的轴杆中间,摆锤释放器枢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板强度试验装置,包括机架(1)、控制器(2)、摆锤(3)、摆锤释放器和牵拉器(4),摆锤释放器和牵拉器(4)分别与控制器(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锤升降机构和用于检测门板整体变形程度的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所述摆锤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且可上下移动,摆锤(3)悬挂在摆锤升降机构上,摆锤释放器枢接在摆锤升降机构上;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设置在摆锤升降机构下方,门板变形检测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且可上下移动;摆锤升降机构和门板变形自动检测机构分别与控制器(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板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升降机构包括载锤支架(11)、载轴悬臂(12)、第一升降驱动器(13)、第一驱动丝杆(14)、第一同步丝杆(15)和第一同步传动组件;载锤支架(11)由横杆和两侧的纵杆连接组成,载锤支架(11)两侧纵杆的端部分别与机架(1)立柱滑动连接,载锤支架(11)纵杆上分别固定有与第一驱动丝杆(14)或第一同步丝杆(15)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16);第一升降驱动器(13)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驱动丝杆(14)与第一升降驱动器(1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同步丝杆(15)通过第一同步传动组件与第一驱动丝杆(14)传动连接;载轴悬臂(12)固定在载锤支架(11)横杆下面;摆锤(3)悬挂在载锤支架(11)横杆的中间或者载轴悬臂(12)的轴杆中间,摆锤释放器枢接在载轴悬臂(12)的轴杆上;第一升降驱动器(13)与控制器(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板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释放器包括折形连杆(21)、抱锤架(22)、对称设置的两块弧形抱板(24)及抱紧气缸(23);折形连杆(21)枢接在载轴悬臂(12)上,折形连杆(21)的枢接端设有线槽,摆锤(3)的悬挂线从线槽中穿过;抱锤架(22)的中部连接在折形连杆(21)的底端,抱紧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仲义蔡豪坤吴尔苗凌永军张幸志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纤维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