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33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0
本申请提供了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包括吊机、传感器以及采集控制系统;构建数字孪生数字空间,数字孪生数字空间包括数字孪生虚拟模型,数字孪生虚拟模型是根据吊机的实体设备建立的三维模型;通过数字孪生映射模型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孪生虚拟模型之间的映射,构建吊机数字孪生系统,吊机数字孪生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平台,以对吊机运行参数进行监控。通过采用上述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装置,解决了无法对吊钩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吊钩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吊钩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海上风力发电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其具备发电稳定性强、电网接入方便以及节约土地占用面积等多方面优势。海洋风电平台是用来进行海上风电场基础运输、起重、装配以及维护的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海洋风电平台上的海上重型吊机是海洋风电平台的重要设备之一,一般安装在海洋风电平台桩腿的固桩室上,它负责海洋风电平台的货物装卸与人员运送,吊机的起重能力与其起重高度直接决定了海上风机的量级。
[0003]目前,操作人员是在驾驶室中控制吊机,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吊机的运行状态,由于受到观察角度以及海上气候条件的影响,造成操作人员无法对吊钩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变频重型绕桩吊机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物理空间,所述物理空间包括吊机、传感器以及采集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吊机上,所述采集控制系统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吊机运行参数,并将采集到的吊机运行参数传输至数字孪生数字空间;构建数字孪生数字空间,所述数字孪生数字空间包括数字孪生虚拟模型,所述数字孪生虚拟模型是根据所述吊机的实体设备建立的三维模型;通过数字孪生映射模型实现所述物理空间与所述数字孪生数字空间之间的映射,构建吊机数字孪生系统,所述吊机数字孪生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平台,以对吊机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进行监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构建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利用CAD软件对吊机进行等比例三维建模,获取吊机几何模型;为所述吊机几何模型添加刚体、网格碰撞器以及物理材质,获取吊机物理模型;基于所述吊机物理模型以及吊机中各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关系,构建数字孪生虚拟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包括运动控制模型;所述基于所述吊机物理模型以及吊机中各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关系,构建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包括:基于所述吊机中各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关系,确定吊机中各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层级;基于所述运动层级,确定反映所述吊机中各机械结构之间的运动约束关系的运动控制模型;利用所述运动控制模型控制所述吊机物理模型实现机械运动,以构建数字孪生虚拟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运动控制模型控制所述吊机物理模型实现机械运动,以构建数字孪生虚拟模型的步骤包括:利用运动控制模型对所述吊机物理模型的主副钩升降运动、吊臂变幅运动以及回转平台回转运动进行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数字孪生数字空间,还包括:构建三维可视化平台;将所述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导入所述三维可视化平台,以实时呈现吊机运行参数。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雯王佳相秦昊刘智张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