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供电系统及电动工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308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系统、供电系统及电动工具系统,其中系统包括:壳体,端子部,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切换结构,其中,端子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电池包相匹配;输入端与端子部电连接;切换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用以向外部输出能量;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一电压;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二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改善由于现有的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电路唯一所致的只具备一种输出电压的问题。一所致的只具备一种输出电压的问题。一所致的只具备一种输出电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系统、供电系统及电动工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系统、供电系统及电动工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以及家电等电气装置或设备,大都需配置独立电源。然而,对于现有的电池组其内部电路连接关系是固定的,即电池包与电池包之间的串联或者并联电路连接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供电电源只能提供一种输出电压。从而导致当需要更换电池包之间的串联或并联的连接关系时,便需要重新配置电源,该做法费时费力,并对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系统、供电系统及电动工具,以改善由于现有的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电路唯一所致的只具备一种输出电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系统,包括:壳体,端子部,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切换结构,其中,端子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电池包相匹配;输入端与端子部电连接;输出端用以向外部输出能量;切换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输出端电连接;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一电压;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二电压。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系统还包括背带,壳体安装于背带上。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腔,第二电池包腔以及第三电池包腔;端子部包括:第一插片座,第二插片座以及第三插片座;第一插片座设置于第一电池包腔中;第二插片座设置于第二电池包腔中;第三插片座设置于第三电池包腔中;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插片座,第二插片座以及第三插片座电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切换结构包括第一切换部及第二切换部;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切换部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且第二切换部与第二输入端断路,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一电压;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切换部与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且第一切换部与第一输入端断路,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二电压。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单压电池包能对外输出一种电压,单压电池包上设置有单压电池包端子,单压电池包端子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及一个负极端子;双压电池包能对外输出两种电压,双压电池包上设置有双压电池包端子,双压电池包端子包括两个正极端子以及两个负极端子;第一插片座与单压电池包端子相匹配,第二插片座与单压电池包端子相匹配,第三插片座与双压电池包端子相匹配。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插片座与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插片座与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插片座与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插片座与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插片座与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插片座与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切换部的接线终端与第一输入端的接线终端相匹配,第二切换部的接线终端与第二输入端的接线终端相匹配。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切换结构包括:支撑体及滑杆;支撑体与滑杆固定连接;第一切换部设于支撑体的一侧,第二切换部设于支撑体的另一侧。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切换结构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设于滑杆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壳体,端子部,电池包,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切换结构;其中,端子部设于壳体上;电池包安装于壳体内,并与端子部电连接;输入端与端子部电连接;输出端用以向外部输出能量;切换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输出端电连接;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包括:一个双压电池包。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压包包括:两个单压电池包。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压包包括:两个单压电池包及一个双压电池包。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压包包括:一个单压电池包及一个双压电池包。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包括:壳体,端子部,电池包,输入端,输出端,切换结构,适配器,第一工具以及第二工具;其中,端子部设置于壳体上;电池包安装于壳体内,并与端子部电连接;输入端与端子部电连接;输出端用以向外部输出能量;切换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输出端电连接;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适配器上设置有适配界面,适配器配置与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工具上设置有第一工具界面,第一工具界面与适配界面结合时适配器与第一工具电连接;第二工具上设置有第二工具界面,第二工具界面与适配界面结合时适配器与第二工具电连接;第一工具与第二工具的工作电压不同。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系统还包括:电源线,电源线配置将适配器与输出端进行电连接。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系统还包括插线座,插线座上设置有插拔部及推拉部,插拔部配置将输出端与适配器进行电连接;推拉部套接于插拔部上,推拉部内设置有使切换结构位置发生变化的推块;推拉部上设置有按压件及限位件,限位件设于按压件上。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插线座设于电源线的端部。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按压件上还设置有第一标识区及第二标识区。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工具的工作电压为第一电压,第二工具的工作电压为第二电压。
[0024]本专利技术系统,壳体用于安装电池包,端子部用于与电池包电连接,切换结构的位置不同时,输出端能够配置输出的电压亦不同,从而实现了输出端能够配置输出两种电压。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易于操作等优点。同时,本系统在放入电池包后能够对外提供两种不同的输出电压,满足两种不同工作电压的工具,增大了供电系统的适用范围,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电源只能输出一种电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整体结构装配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结构爆炸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正视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俯视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端子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单压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双压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插片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插片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切换结构与安装座的装配图;
[003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切换结构与安装座的俯视图;
[003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切换结构与安装座的爆炸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端子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电池包相匹配;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端子部电连接;输出端,用以向外部输出能量;切换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一电压;当所述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出端配置输出第二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腔,第二电池包腔以及第三电池包腔;所述端子部包括:第一插片座,第二插片座以及第三插片座;所述第一插片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包腔中;所述第二插片座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池包腔中;所述第三插片座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池包腔中;所述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插片座,所述第二插片座以及所述第三插片座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所述切换结构包括第一切换部及第二切换部;当所述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切换部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且所述第二切换部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断路;当所述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切换部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切换部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断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单压电池包能对外输出一种电压,所述单压电池包上设置有单压电池包端子,所述单压电池包端子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及一个负极端子;双压电池包能对外输出两种电压,所述双压电池包上设置有双压电池包端子,所述双压电池包端子包括两个正极端子以及两个负极端子;所述第一插片座与单压电池包端子相匹配,所述第二插片座与单压电池包端子相匹配,所述第三插片座与双压电池包端子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片座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插片座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插片座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插片座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插片座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插片座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部的接线终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的接线终端相匹配,所述第二切换部的接线终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接线终端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包括:支撑体及滑杆;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部设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切换部设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桃严安霍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