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03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包括防护前盖(1)、第一刀具(2)、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底座(5)、握把(8)、限深机构(9)和第二刀具(39);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包括去皮下壳(10)、去皮上壳(11)、梯形导轨槽(44)、卡槽(45)、限位块(46)、限深固定块(47)和连接块(48);第一刀具(2)包括第一刀片(34)、刀具固定圆柱(30)、定位直槽(31)、固定板(37)、平键槽(38)和第一刀具转动轴(35);第二刀具(39)包括第二刀片(40)、定位槽(42)和第二刀具转动轴(43),该装置具有两种刀具个性化去皮,提升茯苓去皮干净率和去皮工作效率。茯苓去皮干净率和去皮工作效率。茯苓去皮干净率和去皮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中医临床配方中,茯苓的配伍率高于70%。我们日常食用的茯苓以茯苓丁、茯苓片的形式为主,是去掉茯苓皮后的白色菌核经过切制、干燥加工而成。茯苓皮是茯苓菌核的干燥外皮,呈不规则的片状,体软质松,略有弹性,外表面是棕色或深至黑褐色,有瘤状突起物,质量约占单个茯苓总重的6%。根据产区生产以及市场要求,去皮可以极大地提升茯苓的色泽、品相,提高其附加值。
[0003]传统去皮加工过程中,茯苓采集后要经数次“发汗”或蒸制处理后才进行去皮加工。产区为了获得质量上乘的白色茯苓内核,一般会人工手持刀具通过2~3次去皮工序,将茯苓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赤茯苓随茯苓皮一并去掉。因茯苓品质随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茯苓去皮量最少占单个茯苓质量的5%,最大可至25%,总体平均去皮量约10%。产区人工去皮时,需要经过三道工序,且要求去皮损失率低于10%。熟练人工去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防护前盖(1)、第一刀具(2)、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底座(5)、握把(8)、限深机构(9)和第二刀具(39);其中,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包括去皮下壳(10)、去皮上壳(11)、梯形导轨槽(44)、卡槽(45)、限位块(46)、限深固定块(47)和连接块(48);其中,去皮上壳(11)的顶部为一水平面,其前部和后部由所述顶部平面向下延伸;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的下方设有卡槽(45),所述卡槽(45)与去皮上壳(11)连接;所述梯形导轨槽(44)包括顶部平面和前后两侧平面,所述梯形导轨槽(44)的顶部平面位于卡槽(45)的底部平面之下,所述梯形导轨槽(44)的前后两侧平面位于去皮上壳(11)的前后两侧壳体内部并贯穿所述去皮上壳(11)的前后两侧壳体,所述梯形导轨槽底部平面设有直槽(58);去皮上壳(11)的卡槽(45)的底部平面的下表面的右中部设有限深固定块(47);去皮下壳(10)的顶部为一水平面,其前部和后部由所述顶部平面向下延伸;去皮下壳(10)的前后两侧壳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块(46);去皮下壳(10)的顶部平面的下表面的右端左部设有连接块(48);去皮下壳(10)插入梯形导轨槽(44),并能够沿梯形导轨槽(44)进行左右方向运动;连接块(48)与电动推杆(51)的顶端左部连接,去皮下壳(10)在电动推杆(51)的带动下能够沿梯形导轨槽(44)相对去皮上壳(11)向左移动;第一刀具(2)包括第一刀片(34)、刀具固定圆柱(30)、定位直槽(31)、固定板(37)、平键槽(38)和第一刀具转动轴(35);其中,平键槽(38)位于刀具固定圆柱(30)的内孔圆周,刀具固定圆柱(30)通过平键与第一刀具转动轴(35)相连接;沿刀具固定圆柱(30)的圆柱体的延伸方向平行设有定位直槽(31),第一刀片(34)的底部装入定位直槽(31),第一刀片(34)与刀具固定圆柱(30)上的固定板(37)固定连接;第二刀具(39)包括第二刀片(40)、定位槽(42)和第二刀具转动轴(43),其中,第二刀片(40)的刀体安装面与第二刀具转动轴(43)通过位于第二刀具转动轴(43)左端的定位槽(42)进行定位;第一刀具转动轴(35)或者第二刀具转动轴(43)与直流电机(49)相连接;限深机构(9)包括“凸”形限深环(56)、连接轴(55)、限深弹簧(54)和固定外壳(53),其中,“凸”形限深环(56)的顶端中部与连接轴(55)的下端连接;连接轴(55)的上端穿过固定外壳(53)底端中部的通孔和限深弹簧(54)以及固定外壳(53)内侧配合,连接轴(55)的轴肩压缩限深弹簧(54),固定外壳(53)的底端对连接轴(55)轴肩进行限位;固定外壳(53)的顶部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限深固定块(47)相连接;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包括套环(28)、连接绳(25)和皮革带(24),其中,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两侧的套环(28)与握把(8)两侧的周槽(29)转动连接,套环(28)与连接绳(25)的内端相连接,连接绳(25)的外端与皮革带(24)相连接;防护前盖(1)位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左侧,防护前盖(1)能够将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以及刀具整体遮盖;
握把(8)的中心部位通过螺栓安装有直流电机(49),电动推杆(51)位于直流电机(49)的左上部,固定于握把(8)内部;直流电机(49)的转轴穿过握把(8)左端平面的第一通孔(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安王文杰吴敏姜大龙王荣炎张雄楚高磊李爱潮崔得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