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302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具有产品进口、产品出口、冷却介质进口、冷却介质出口,产品进口与产品出口之间形成产品侧,冷却介质进口与冷却介质出口之间形成介质侧;第一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产品侧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介质侧的压力;冷却介质供给管线,与冷却介质进口相连,冷却介质供给管线上设有第一阀;冷却介质回收管线,与冷却介质出口相连,冷却介质回收管线上设有水泵;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水泵、第一阀通信连接,能够在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控制第一阀关闭并控制水泵的泵送流量增加。时控制第一阀关闭并控制水泵的泵送流量增加。时控制第一阀关闭并控制水泵的泵送流量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流体食品生产过程中,流体的降温冷却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即冷却介质(冰水、冷却水)与产品利用不锈钢板隔离并完成热量交换,通常不锈钢板片仅有0.4mm-0.7mm的厚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因CIP(原位清洗,酸洗、碱洗等)、热水消毒等工艺要求,造成板片热胀冷缩、酸碱腐蚀,进而造成板片损伤,随着板片的使用年限增加,存在板片泄露(沙眼或龟裂)等情况,当板片泄露后,且通常情况下板换产品侧压力小于介质侧压力,导致冰水、冷却水等介质进入产品中,造成严重食品安全风险和重大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板式换热器当板片泄露后会导致冷却介质进入产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杜绝冷却介质进入产品的冷却换热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具有产品进口、产品出口、冷却介质进口、冷却介质出口,所述产品进口与所述产品出口之间形成产品侧,所述冷却介质进口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之间形成介质侧;第一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产品侧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介质侧的压力;冷却介质供给管线,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相连,所述冷却介质供给管线上设有第一阀;冷却介质回收管线,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所述冷却介质回收管线上设有水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泵、所述第一阀通信连接,能够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阀关闭并控制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增加。
[0005]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供给管线包括与冷却介质源相连的第一管线、与所述第一管线相连的冷却介质缓冲罐、与所述冷却介质缓冲罐相连的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上设有所述第一阀。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为第一自动角座阀。
[0007]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缓冲罐设有连续式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管线上设有自动调节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连续式液位传感器及所述自动调节阀通信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缓冲罐内设有低液位开关和高液位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低液位开关、所述高液位开关通信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管线上位于所述自动调节阀的上游位置处设有第二自动角座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自动角座阀通信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管线上位于所述第二自动角座阀的上游位置处设有过滤器、和/或第一手动阀、和/或第一保温件。
[0011]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供给管线还包括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线相连,所述第三管线与所述第一管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自动角座阀与所述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三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自动角座阀的下游处,所述第三管线上设有第三自动角座阀。
[0012]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回收管线上设有压力表、和/或温度表、和/或第二手动阀、和/或第二保温件、和/或管道视镜、和/或单向阀。
[0013]可选地,所述产品出口处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技术提供的冷却换热系统,通过在换热的产品出口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冷却介质进口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该冷却换热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当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时,也即冷却介质进口处的压力大于或等于产品出口处的压力,此时冷却介质有进入产品的风险,因此,控制器控制第一阀关闭,使冷却介质不再进入换热器中,并控制水泵变频工作,使水泵的泵送流量增加,将换热器中的冷却介质抽出,从而可快速降低介质侧的压力,杜绝冷却介质进入产品,避免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风险和重大质量事故。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换热器;101、产品进口;102、产品出口;103、冷却介质进口;104、冷却介质出口;2、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二压力传感器;4、冷却介质供给管线;401、第一管线;402、第二管线;403、冷却介质缓冲罐;404、第一自动角座阀;405、连续式液位传感器;406、自动调节阀;407、低液位开关;408、高液位开关;409、第二自动角座阀;410、过滤器;411、第一手动阀;412、第一保温件;413、第三管线;414、第三自动角座阀;415、排地阀;5、冷却介质回收管线;501、压力表;502、温度表;503、第二手动阀;504、第二保温件;505、管道视镜;506、单向阀;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4]实施例
[0025]在流体食品生产过程中,流体的降温冷却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即冷却介质(冰水、冷却水)与产品利用不锈钢板隔离并完成热量交换,通常不锈钢板片仅有0.4mm-0.7mm的厚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具有产品进口(101)、产品出口(102)、冷却介质进口(103)、冷却介质出口(104),所述产品进口(101)与所述产品出口(102)之间形成产品侧,所述冷却介质进口(103)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104)之间形成介质侧;第一压力传感器(2),能够检测所述产品侧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3),能够检测所述介质侧的压力;冷却介质供给管线(4),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103)相连,所述冷却介质供给管线(4)上设有第一阀;冷却介质回收管线(5),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104)相连,所述冷却介质回收管线(5)上设有水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所述水泵、所述第一阀通信连接,能够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检测到的压力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阀关闭并控制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管线(4)包括与冷却介质源相连的第一管线(401)、与所述第一管线(401)相连的冷却介质缓冲罐(403)、与所述冷却介质缓冲罐(403)相连的第二管线(402),所述第二管线(402)上设有所述第一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为第一自动角座阀(4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缓冲罐(403)设有连续式液位传感器(405),所述第一管线(401)上设有自动调节阀(406),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连续式液位传感器(405)及所述自动调节阀(406)通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缓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张世新李培军于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