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2773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为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编译码方案,所述编码方法包括第一对信源信号进行极化码的编码设计,先对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个用户的数据用户之间信道进行估算,再使用确定码字的长度以及码率来设计信息位以及冻结位,经过极化码编码后得到最终的极化码码字,然后同时进行调试发射;所述译码方法是在接收基站点C处,对于同时接受到的来自发射端点的极化码信号,以极化码联合物理层网络解码算法进行物理译码,将同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率高且译码性能好。效率高且译码性能好。效率高且译码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是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非正交多址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SCMA检测和极化码译码的因子图合并使得检测和译码之间的概率信息可以互相传递,提高收敛速度。现有技术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一个用户时,将别的用户信息当做是干扰信号处理,因此用户间的干扰还是十分严重,并且译码器还是原有译码器,只是做了一个信息的迭代。
[0003]此外,在非正交多址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各个用户先发送信息到接收端,以及对方节点。在第二个时隙,将互相发送的信息与原始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异或值发送给目的节点。目的节点能解码出自己的值以及对方第一个时隙的发送值。由于现有技术首先需要发送节点都是全双工的模式,因此不仅发送到接收端还得发送给对方节点,其次次方案需要两个时隙才能完成译码,并且此方案只能在双用户模式下进行,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为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编译码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法包括第一对信源信号进行极化码的编码设计,先对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m个用户的数据U1(n),

,U
N
(n)用户之间信道进行估算,再使用确定码字的长度以及码率来设计信息位以及冻结位,经过极化码编码后得到最终的极化码码字X1(n),

,X
N
(n),然后同时进行调试发射;所述译码方法是在接收基站点C处,对于同时接受到的来自发射端点{1,

,N}的极化码信号,以极化码联合物理层网络解码算法进行物理译码,将同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包U1(n),

,U
N
(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非正交多址信道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该基站对应的m个发送用户,每个用户进行极化码编码后,将自己的编码码字i∈(1,2,

,N)同时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叠加信息进行解码从而获得信源发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用户在发送信息前,先进行极化码编码,根据信道环境,确定编码过程中用于放置信息位的比特、用于放置冻结位的比特,以确定各用户的信源比特并利用码长为N的极化码编码矩阵得到每个用户各自的编码码字自的编码码字并同时发送给接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作为接收端进行译码时,基站根据发送的用户数量m,以及每个用户发送的信息长度N,在接收端构造出一个码长为mN的极化码译码器,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极化码联合物理层网络解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从而获得码长为mN的初始解码概率值,再带入译码器解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码联合物理层网络解码算法对双用户通讯进行译码时,过程如下,用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平谢肇鹏陈锋林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