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269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包括上薄板和下薄板,所述上薄板的表面开设有咬合槽,下薄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咬合块,且咬合块的外表面与咬合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咬合块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中包括转动板和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屋面技术领域。该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通过设置有上薄板和下薄板,利用咬合块与咬合槽的咬合,并通过限位组件中复位弹簧的复位性,对上薄板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性防水、排水功能,杜绝了由系统螺钉固定方式所造成的漏水隐患,同时可以根据所需长度进行咬合距离的调节,以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以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以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屋面
,具体为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屋面系统又称高级金属屋面系统(金属幕墙系统可参考选用),是以具有自保性防腐能力、轻质、高强、耐久的钛锌、铜、钛、镀铝锌彩板等金属薄板及铝合金、不锈钢薄板作为面材的建筑屋面系统,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铝合金、钛锌、铜、不锈钢、钛、镀铝锌彩板等薄板的金属屋面系统。
[0003]现有的金属屋面系统多数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不仅存在安装拆卸不便的情况,而且两个薄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遇到下雨情况时,容易造成屋面漏水、生锈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金属屋面系统安装拆卸不便,且容易存在间隙受到雨水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包括上薄板和下薄板,所述上薄板的表面开设有咬合槽,所述下薄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咬合块,且咬合块的外表面与咬合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咬合块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中包括转动板和转动杆,所述咬合块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与放置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与放置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贯穿槽的内表面与复位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延伸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06]优选的,所述上薄板和下薄板的表面均设置有基材层、隔热层和耐腐蚀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与隔热层的底部通过粘结剂固定粘接,所述隔热层的顶部与耐腐蚀层的底部通过粘结剂固定粘接。
[0007]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中包括聚丙烯纤维层、硬脂酸镁层、玻璃纤维层和二氧化硅层,所述聚丙烯纤维层的顶部与硬脂酸镁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硬脂酸镁层的顶部与玻璃纤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纤维层的顶部与二氧化硅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中包括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环氧树脂层、醇酸树脂层和聚氨酯树脂层,所述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的顶部与环氧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层的顶部与醇酸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醇酸树脂层的的顶部与聚氨酯树脂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通过设置有上薄板和下薄板,利用咬合块与咬合槽的咬合,并通过限位组件中复位弹簧的复位性,对上薄板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性防水、排水功能,杜绝了由系统螺钉固定方式所造成的漏水隐患,同时可以根据所需长度进行咬合距离的调节,以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14](2)、该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通过设置有基材层、隔热层和耐腐蚀层,利用粘接剂在上薄板和下薄板表面均匀的涂抹,晾干后投入使用,从而可以提高该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的隔热性和耐腐蚀性,以此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立体结构分解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基材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隔热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耐腐蚀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上薄板、2

下薄板、3

咬合槽、4

咬合块、5

限位组件、51

转动板、52

转动杆、53

放置槽、54

贯穿槽、55

复位弹簧、56

限位板、6

基材层、7

隔热层、71

聚丙烯纤维层、72

硬脂酸镁层、73

玻璃纤维层、74

二氧化硅层、8

耐腐蚀层、81

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82

环氧树脂层、83

醇酸树脂层、84

聚氨酯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包括上薄板1和下薄板2,上薄板1和下薄板2均为以具有自保性防腐能力、轻质、高强、耐久的钛锌、铜、钛、镀铝锌彩板等金属薄板及铝合金作为金属屋面材料,上薄板1和下薄板2的表面均设置有基材层6、隔热层7和耐腐蚀层8,隔热层7中包括聚丙烯纤维层71、硬脂酸镁层72、玻璃纤维层73和二氧化硅层74,聚丙烯纤维层71的顶部与硬脂酸镁层72的底部固定连接,硬脂酸镁层72的顶部与玻璃纤维层73的底部固定连接,玻璃纤维层73的顶部与二氧化硅层74的底部固定连接,耐腐蚀层8中包括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81、环氧树脂层82、醇酸树脂层83和聚氨酯树脂层84,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层81的顶部与环氧树脂层82的底部固定连接,环氧树脂层82的顶部与醇酸树脂层83的底部固定连接,醇酸树脂层83的的顶部与聚氨酯树脂层84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基材层6、隔热层7和耐腐蚀层8,利用
粘接剂在上薄板1和下薄板2表面均匀的涂抹,晾干后投入使用,从而可以提高该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的隔热性和耐腐蚀性,以此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基材层6的顶部与隔热层7的底部通过粘结剂固定粘接,隔热层7的顶部与耐腐蚀层8的底部通过粘结剂固定粘接,上薄板1的表面开设有咬合槽3,下薄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咬合块4,咬合块4与咬合槽3之间实现滑动卡接,且咬合块4的外表面与咬合槽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咬合块4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中包括转动板51和转动杆52,咬合块4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53,转动杆52的两端与放置槽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动板5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薄板(1)和下薄板(2),所述上薄板(1)的表面开设有咬合槽(3),所述下薄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咬合块(4),且咬合块(4)的外表面与咬合槽(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咬合块(4)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5)中包括转动板(51)和转动杆(52),所述咬合块(4)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53),所述转动杆(52)的两端与放置槽(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51)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54),所述转动杆(52)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55),所述复位弹簧(55)的两端与放置槽(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贯穿槽(54)的内表面与复位弹簧(5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51)的延伸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无限制热膨胀双立边咬合结构的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薄板(1)和下薄板(2)的表面均设置有基材层(6)、隔热层(7)和耐腐蚀层(8),所述基材层(6)的顶部与隔热层(7)的底部通过粘结剂固定粘接,所述隔热层(7)的顶部与耐腐蚀层(8)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江谭亚林郑孝谨陈锋王国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拓金属结构屋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