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纸控制方法及打印机技术

技术编号:330262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纸控制方法,打印机的打印工作包括多次循环的给纸动作;将一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相对于目标进纸量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后续给纸动作的进纸量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给纸控制方法,将进纸量差值补偿到后续给纸动作中,进而动态且连续的消除进纸量误差,不会造成进纸量误差的累计,能有效减小进纸距离误差,提高打印画像精度,并且该给纸控制方法对进纸精度的要求低,进纸控制更加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该给纸控制方法的打印机,打印画像精度高,打印效果更好。打印效果更好。打印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纸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
,具体涉及一种给纸控制方法,还涉及应用该给纸控制方法的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喷墨打印机在打印时通过马达转动驱动进纸,其进纸量主要由使用的喷嘴数以及画像成形需要的打印次数决定。如此在进行打印时,则需要循环进行“用纸运送

用纸停止

打印”动作,进而通过多次循环的给纸动作完成打印工作,相应的一次给纸动作的驱动过程是“加速驱动

等速驱动

减速驱动

停止驱动”,如此循环直至当页纸张的打印工作完成后,再输出纸张。在进纸的过程中,纸张的位置控制通过编码器的读取而进行控制,如果纸张输送距离不稳定,则会对打印画像造成影响,基于对打印画像的精度要求,相应需要稳定的给纸驱动精度。而打印机在实际工作时,由于机械差偏差、负载差、马达能力差等因素,以及负载基于打印机长久使用的老化而产生变动等原因,在进行给纸驱动时,纸张的实际的停止位置可能与目标位置不同。另外,造成纸张停止位置误差的因素还包括纸张的弹回动作,即驱动电机停止后,纸张会出现稍微后退的现象。基于这些因素,如果对纸张的目标输送距离产生误差,则会导致打印画像出现白线或黑线的情况。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311981C(申请号为200410086608.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打印机和进纸控制器》,其中公开的方案中,进纸机构的运动由编码器产生的边沿信号计算进纸机构的速度。根据计算的速度,对于从仅在停止位置之前的编码器信号边沿的探测到停止位置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的时间,产生用来停止进纸机构的控制信号。该方案中,通过精确的计算来控制进纸速度,虽然通过精确的进纸速度计算能够提高进纸的稳定性,但是计算相对复杂,且仍无法避免前述原因造成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将进纸量差值补偿到后续给纸动作中,进而在保证基本的进纸精度情况下即可有效减小进纸距离误差,提高打印画像精度的给纸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打印画像精度高的打印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给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印机的打印工作包括多次循环的给纸动作;将一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相对于目标进纸量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后续给纸动作的进纸量中。
[0007]简单地,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进而控制下一次给纸动作。
[0008]为了避免给纸速度改变时,基于进纸量差值ΔL补偿造成的打印图像的变形,在打印机进行每次给纸动作时,检测获取能够表征给纸动作快慢的给纸速度;
[0009]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与当次给纸动作的给纸速度相同的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
[0010]为了更准确的表征给纸动作的快慢,所述给纸动作依次包括加速驱动阶段、等速驱动阶段、减速驱动阶段以及停止状态阶段,用于表征一次给纸动作快慢的给纸速度为该次给纸动作等速驱动阶段的控制速度。
[0011]优选地,对于一次给纸动作,按照目标进纸量Lm控制进纸,完成当次给纸动作后,获取当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L;
[0012]计算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Lm-L,进而确定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Lm=L0+ΔL,其中L0为设置的初始目标进纸量。
[0013]优选地,所述进纸量为进纸距离。
[001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应用如前述的给纸控制方法。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给纸控制方法,将进纸量差值补偿到后续给纸动作中,进而动态且连续的消除进纸量误差,不会造成进纸量误差的累计,能有效减小进纸距离误差,提高打印画像精度,并且该给纸控制方法对进纸精度的要求低,进纸控制更加简单。
[0016]而应用了该给纸控制方法的打印机,打印画像精度高,打印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给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给纸控制方法的进纸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本实施例中的给纸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打印机的给纸控制中,特别适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给纸控制。
[0021]本实施中的给纸控制方法如下。
[0022]打印机的打印工作包括多次循环的给纸动作,通过多次循环的给纸动作,进而配合字车组件进行打印工作,直至完成打印工作。而一次给纸动作包括“用纸运送

用纸停止

打印”这些动作,而在进行给纸动作时,基于机械差偏差、负载差、马达能力差、等因素,以及纸张停止前的弹回动作,均会使得纸张的实际进纸距离和目标进纸距离之间产生差异。本实施例中,将一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相对于目标进纸量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后续给纸动作的进纸量中,而进纸量差值ΔL在后续给纸动作中的补偿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可以直接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进而控制下一次给纸动作。还可以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按照不同的比例情况补偿入后续各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本实施例中的进纸量为进纸距离。
[0023]为了尽快可能减小进纸误差,避免进纸误差的连续累计而造成打印图像出现误差,本实施例中则采用前者方法,即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如图1所示,具体地,对于一次给纸动作,按照目标进纸量Lm控制进纸,
完成当次给纸动作后,获取当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L。计算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Lm-L,进而确定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Lm=L0+ΔL,其中L0为设置的初始目标进纸量。进而在进行下一次给纸动作时,其目标进纸量为补偿了进纸量差值的目标进纸量。
[0024]如图2所示,举例说明该目标进纸量的计算方法。设置初始目标进纸量为100,如果第一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为95,则计算第一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100-95=5,相应确定第二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Lm=100+5=105,而如果第二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为99,则计算第二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误差ΔL=105-99=6,进而确定第三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Lm=100+6=106。如此类推,进而实现给纸控制。
[0025]该给纸控制方法动态且连续的消除进纸量误差,不会造成进纸量误差的累计,能有效减小进纸距离误差,提高打印画像精度,并且该给纸控制方法对进纸精度的要求低,进纸控制更加简单。
[0026]但是打印机在进行打印工作时,可能存在给纸速度变化的情况,如黑色墨汁打印和彩色墨汁打印交替进行时,则会出现给纸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印机的打印工作包括多次循环的给纸动作;将一次给纸动作的实际进纸量相对于目标进纸量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后续给纸动作的进纸量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进而控制下一次给纸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打印机进行每次给纸动作时,检测获取能够表征给纸动作快慢的给纸速度;将当次给纸动作的进纸量差值ΔL补偿入与当次给纸动作的给纸速度相同的下一次给纸动作的目标进纸量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纸动作依次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岡正典宫本浩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